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叱咤大唐 > 第四十二章 裴谦

第四十二章 裴谦

秦琬诧异地看着侯塞雷,没想到他能提出结义的建议。

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社会,想过得好,总得找到有共同需求的人结为伙伴,抱团对抗世道的恶意。

大唐的团体区分得更是明确。

皇家是一个独立的团体,屹立于整个大唐的最顶端。

其下有勋贵集团和士族集团。

这二者交杂不清,无法完全能区别开来。

比如说长孙家,既份属勋贵集团,又是传统士族集团的一员。

至于士族集团情况更加复杂,总体来说大唐的士族集团主要分为关陇士族、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

关陇士族又分关陇军事集团和非军事集团,山东士族的名片就是五姓七望,江南士族稍微势弱,多是从两晋甚至后汉时期遗留而来。

以上便是大唐社会上层的结构,中层则是名望不显但家道殷实的官宦人家,其下则是农、工、商。

诸如秦琼、程咬金,虽然现在都是战场上挣富贵的厮杀汉,但家族却是累世为官的。

他们的地位原本不上不下,虽然几代人都吃皇粮,但还算不上士族。

像五姓七望这样的士族是看不上他们的,但是他们又在隋末动乱的年代里立下了战功,成为了隐隐可以和士族抗衡的新兴勋贵。

士族集团除了关陇军事集团,大多不掌兵权,尤其是五姓七望,诗书文华自然以他们为尊,用一句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可是他们可以攫取的政治权利已经到了顶点,如果再想多要权利,那就会触及皇家的底线,后果就是皇家猛烈而血腥的反弹。

所以他们将目光转向兵权,企图在向无建树的军事方面,在皇家允许的范围内,取得些成绩。

同时,勋贵集团大部分成员因战功起家,在功成名就后,多数勋贵一代代又向文官转变,从士族集团手中抢夺政治权利。

因此,勋贵集团和士族集团天然是相辅相成又相互抗衡的存在。

秦琬等人自然是属于勋贵集团,只是他没想到侯塞雷看起来憨憨的,竟然能想到结义这样报团取暖的方式。

众人对此都没有异议,他们的父辈都是在乱世上过刀山下过火海的,深知伙伴的重要性。

香案摆下,各种物品备齐,众人对天盟誓,结为异姓兄弟。

秦琬年岁最大,被推举为众人的大哥。

长孙冲排行第二,程处默排行第三,依次往下是李崇义、尉迟宝琳、段瓒、刘仁实。。。

李承乾是老幺,侯塞雷是倒数老二。

众人神色振奋,觉得自己像话本里的豪侠一般,也有结拜兄弟了。

秦琬则诡异的看着李承乾,历史上他和勋贵的关系可没有这么好。他谋反的时候,除了侯君集情况特殊之外,只有杜荷等三两只小杂鱼跟他闹腾。

而现在他和诸位官二代结为兄弟,这些少年背后代表的可是一股极其庞大的势力,他们又都是家中嫡长子,以后是要顶门立户的。

李承乾赚大了!

以后甭管是李泰、李恪还是李治,要想和李承乾争夺太子的宝座,只有三种情况:一是李承乾自己作死;二是李世民力挺他们某一人;三是找到能和李承乾背后势力抗衡的靠山。

历史上李承乾之所以铤而走险造他老子的反,就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李泰的压力,觉得自己太子的宝座不保。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根本原因是力挺他的势力太少。

勋贵们一心跟随李世民,李世民又正当壮年,谁会去搭理名义上大唐第二人,实际上是所有官员攻击对象的李承乾?

士族集团更不可能搭理他,士族牛气冲天,连皇帝都爱答不理,皇太子算什么?等你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我再正眼看你。

于是,当李泰招揽了几个百无一用的书生,编写了一部《括地志,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后,立刻就不淡定了。

腰杆子不够硬,没有安全感啊!

于是一只脚已经踩在皇位边缘的李承乾,干了他一生中做的最愚蠢的事——造反!

秦琬看着一脸雀跃的小正太李承乾,心里无比感慨,或许有一日,李承乾会明白,武德九年蓝田县一行,是改变他命运的一刻!

众人互相行了礼,算是定下了大义名分,也都熟络起来,秦琬少不得要好好招待一番。

程处默急得不得了,“怀玉哥哥,上酒啊,这么好的菜没有酒,实在太可惜了。”

秦琬无奈笑了笑,这个小酒鬼酒瘾这么大。

不过好在大唐的酒水度数很低,适量喝一些倒也无妨。

于是吩咐下去,好酒好菜整起来。

另一边崔宏家中,崔宏正在接待长安的来客,秦琼夫人秦裴氏派来的裴谦。

裴谦原本是个孤儿,后来被河东裴氏收养,做了秦裴氏的小厮兼玩伴。他虽然不是真正的裴氏族人,但秦裴氏一家也从未把他当外人,久而久之,在外场的时候,他便自称裴氏远亲,倒也没人反驳。

裴谦自幼和秦裴氏一同长大,名为主仆,实为朋友,尤其年幼对身份没有认知时,更是亲如兄妹。

随着年岁渐长,两人知晓了男女有别,不复幼时亲密。但秦裴氏愈发温婉可人、青春靓丽,朝夕相处之下,裴谦理所当然的起了爱慕之心。

但是不论两人关系多么好,他们的身份始终天差地别,裴谦自知这辈子绝不可能同秦裴氏在一起,也就把心思埋在心底,不曾吐露半分。

但是当秦裴氏嫁给秦琼时,他却毅然决然陪同秦裴氏一道进了秦家。

秦琼常年征战在外,内宅之事都交付秦裴氏,秦裴氏自然倚重裴谦,故而裴谦在秦府也算半个当家人,说话极有分量。

他这次来蓝田县,便是因为秦裴氏得知了秦琬的存在,派他到崔宏这打探消息。

崔宏抓着鸡爪,神色淡漠,“逊之兄今天到我这里有何贵干?”崔宏十分看不上他,并非因为他出身低下,而是因为他自认裴氏族人,加上获得秦裴氏和崔裴氏的看重,自持身份高贵,常常看轻两个姑爷。

裴谦的神色更加淡漠,责问道:“志广,你把大娘子坑惨了,还问我来做什么?”

崔宏嗤笑一声,“我与大姐向无纠纷,怎么就坑害他了?”

裴谦面露怒色,眼神灼灼盯着崔宏,“秦叔宝出身小门小户,又是一介武夫,不知大家族的尔虞我诈还情有可原。可你崔志广出身清河崔氏,怎能不知道大家族内部的纷争?你把秦叔宝遗落的儿子给寻回来,这不是在坑害大娘子吗?”

崔宏哼了一声,弄清了他的歪心思,“父子团聚乃是天伦,叔宝丢了儿子,秦琬没了父亲,都是人间惨剧,我既然得知了叔宝儿子的下落,自然是要知会他,让他们父子团聚的。大姐知书达理,眼见他们父子重逢,只会倍感欣喜,怎么会因为这件事而苦恼?”

裴谦握紧拳头狠狠砸在桌上,“你一口一个秦叔宝,他们父子团聚是美满了,可你考虑过大娘子吗?那小子是秦琼的儿子,却不是大娘子的儿子。况且大娘子身怀六甲,你寻回了秦琼的儿子,让大娘子腹内的孩子以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