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姝懿帝姬 > 第三章大厦将倾

第三章大厦将倾

关上房门,不谶快走了几步,跪在床前,“爹,不孝儿子回来了。”说罢,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妹妹,父亲可有什么话留给我?”不谶有些期许,毕竟关系再怎么僵,也不会不留下只言片语。

等了许久,他见舒怡也没有开口,不由得泪眼婆娑地回头寻求答案。舒怡的心碎了,因为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说。想来想去,她还是开了口,“哥,父亲说,他错了。”

不谶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没想到曾经的父亲还能认错,他苦笑了一下。“哥,父亲还说四叔的事就让他过去吧。毕竟血浓于水......”话还没说完,果然就触碰到他的痛处。

“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是父亲的做事风格啊。当年母亲大伯父一家逼得上吊了,现在他又让四叔给毒死了。真是好有爱心啊。来,你给我说说......”不谶有些疯癫了,眼睛双目如铜铃,冒出吃人的寒光,一把要把父亲从床上拉起来,好好去讨个说法。

舒怡赶紧把哥哥推到一边,把父亲的遗体护在身后,“哥,都过去了。我们没有家了,没有爹娘了。我们就完成他的遗愿吧......”舒怡也不知道该怎么平复哥哥的怨气。

“你......也是,没有母亲的死怎么能有这么大家业。你会不会晚上做噩梦?”舒怡不再回答了,她知道现在这个家危机四伏,哥哥也只是一时怨念,所以任由他去发泄。

看着想要拂袖而去的哥哥,舒怡也没有阻拦,轻声说道,“哥,爹现在要密不发丧,我打算趁天黑移到冰室去。你若是心情好点,可以来冰室找我。”

不谶立在门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你找我副官去,把四叔一家放了吧。”

舒怡长长松了一口气,还好哥哥是个大度的人,只是现在情况这么乱,四叔一家还是不能放出来,免生事端。等陈国进了城,再看情况而定。

舒怡趁着下午,有空赶紧去订哥哥和自己的衣服,既有喜服也有丧服,还有哥哥过冬的衣服。她想想又喊来管家,让他把家中的现有银钱和铜钱统计出来,留了三个月的支出,其余的拿去偷偷地分批次换成金玉首饰。所有齐国的银票和凭证什么,也安排江午带人去邻近城邦换成金银玉,这些易于携带的东西。一通安排下来,她真得头痛欲裂,按照这个进度,怕是没有半年也得是三个月,才能全部兑换成。她把玩着玉笔洗,盘算着以后的日子,越想新越烦。干脆起身去院子里转转,放松一下。

舒怡有些想妹妹了,于是从东厢房穿到了西厢房。西厢房是个独立的小院,房前挖了一口浅浅荷叶型小池塘。池边有些不太高的芦苇丛,这个季节正是绿意盎然。她走过去,掐了些带芦花细绿杆,坐在池边大石头上认真地编了起来。突然,一阵微风拂过,参天的樱花树舞动起她的枝丫,落红纷飞,香气迷人。她的眼睛有些湿润了,突然想起了娘教那首歌谣,也想起妹妹从小到大奶声奶气地撒娇卖萌。她凭着记忆开始哼唱了起来。似乎是时光逆转,好像那时候妹妹才5岁,弟弟也不过7岁刚刚送去了私塾。弟妹两个为了抢一个苹果,动起来手来,打得你死我活。妹妹自然是抢不过的,坐在地方嚎啕大哭,脸也被抓破了。小娘气得拿着树枝追打着弟弟,她则是搂着妹妹,哄着她,给她也是做了这么一个花环。转过年来,小娘突然莫名起来的病重不治了,她也是这样哄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把泪水和苦痛深深地咽进肚子了。她也曾经是经历过失去母亲滋味,所以肩负起母亲的角色。比起大哥来,弟妹跟自己更加亲近,尤其是弟弟。弟弟总是说大哥跟父亲一样对自己过于苛责,所以鲜少来往,有什么事情都愿意与舒怡去说。

月牙门前,有人鼓起了掌。舒怡赶紧抹掉眼泪,恢复一副冰冷面孔。

“余音绕梁啊!”来人正是公子右玄。见舒怡一脸警觉,眼睛又是哭得红肿,不由得觉得好笑,“我刚刚在府内闲逛,看见有人唱歌,就好奇过来看看。”

舒怡冷冷一笑,“公子,这里是西厢房,住的都是女儿家,这么私闯,怕是不妥吧。”舒怡直接怼了回去。

“是,在下唐突了。只是好奇心太重,妹妹不要见怪。”右玄听舒怡这么一说,觉得确是不妥,赶紧道歉。

“算了。我家中院落多,道路复杂,公子最好不要乱走,以免找不到回去的路了。”舒怡想想也犯不着为了这事,把关系闹僵,只是出言警告他。

一直跟着右玄的江府下人,这才寻了过来,一看大小姐也在,吓得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因为有外人在,舒怡也不好做的太难看,只是让下人把人送回客房。下人大气不敢出,赶紧唯唯诺诺的领着公子离开。

“你家小姐,惩罚平日严格?”回去的路上,右玄有些过意不去,看这个小丫鬟也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丫鬟也不敢乱说话,赶紧点点头。右玄倒也没有再为难丫鬟,却也想得明白,家中无长,只能假装凶悍,用些手段镇得住府里上下。而自己的母妃在府里,不也是这样,群狼环伺。

舒怡见右玄走远了,转身到屋内,把屋内打扫一番。又穿过抄手,来到西北角的阁楼,这里便是不伤的屋子,也是泗水城风光最好的地方。江府本就坐落在城中的山丘之上,而这个楼又是有着四层之高,最上层是不伤的书房。每日晨曦出现,第一缕阳光自海面而来,不伤会拿着书卷,坐在书桌之上,大声诵读。四条奔涌而来的江水,争先恐后汇入泗水河,又从这里流入东海,完成自己的使命。也真是如此,江上鱼获丰富,漕运兴旺。江边的叫卖声,吆喝声,也因为天初亮,人烟少传的很远。不伤喜欢这种烟火气,经常一个人坐在阁楼上发呆。所看所想,必然要落在纸上,所以不伤的诗画声名远播,多少人慕名而来,也有多少人想要招揽麾下。其实,舒怡一直在替他谋划着出仕之路,只是他一直都在抗拒,他更愿意的是过一种潇洒随意的人生,不被世俗所羁绊。姐姐的好意,他也是懂得,只不过他不愿,所以不喜欢姐姐的过于市侩和现实。

舒怡随手翻开他的书,旁边是朱笔写得密密麻麻的批注。摩挲着熟悉的笔记,舒怡有些难过。她有时候会自责,所有肮脏不见光的人和事,都是经过她的手,从来不愿让他看见半分阴影,什么都替他想好,做好。可是,这个家日后终究也要靠他撑下去,她也是要嫁人离开的。少了几分历练怎么去对付明枪暗箭,踩狼虎豹。她开始担心起来,弟弟在都城金汤池的日子了。妹妹虽然娇气一些,但是鬼主意多,又知道分寸,自然是不会吃什么亏。可是,不伤不一样,人有些脾气和性子。

想到这些,舒怡不由得叹了口气。窗外,夕阳下,余晖撒入屋内。舒怡伸出手到窗外,指缝间露出点点光点,自嘲的笑了,有些人和事总想着抓住,却往往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