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国医 > 第二十一章 给我一个纨绔

第二十一章 给我一个纨绔

早朝回来的李靖吃过午饭,躺在卧榻上睡了个午觉,下午,周大柱去别的府上讲授课业,家里的小姐公子都闲下来,李靖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儿子女儿还有易坤叫在一起,临行一次小测验,测验的题目:默写《道德经》。

易坤很感谢公元二十一世纪后世大学里的给他教医古文的那个教授,名叫郑大伟,大概五十多岁,花白头发,中等个头,平时穿一身灰麻色西服,配上一双黑色皮鞋,让那个老头子看上去很精神。

再有两三年他就要退休了,他说话犀利节奏快,但却又能把每一个字都说得很清楚,他是某师范大学毕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到易坤所在的中医高等专科学校教《医古文》,几十年如一日,对《医古文》颇有造诣。

受老师的影响,易坤对《医古文》的学习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有的篇章他不但能背下来,还能用繁体汉字默写出来。

不就《道德经》吗,老子的著作,在幼托里带孩子经常背,很熟悉了。一字不落,易坤从“道可道,非常道”一直写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李靖不服气,坤子真是天才?

又给易坤设了几道关口,让他默写《诗经·关雎》,没有难倒易坤。

当然,易坤最熟悉的就是这一篇,谈恋爱的时候可有用了。说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能撩倒一排美女。

让他默写《千字文》,没有难倒他。《千字文》四个字一句很好记,带幼托里的孩子时易坤背的朗朗上口。

很幸运,李靖没有让他默写《孝经》,《孝经》里好像文言文语句比较长,易坤最不喜欢给背,也不擅长背。

想不到在公元二十一世纪后世的一点儿用功,到了大唐,竟然用上了排场,李靖给易坤赏赐了三十文铜子儿。

不为别的原因赏赐易坤,因为在默写《道德经》时,易坤是第一个高质量完成任务的,一字不落,一字不错。又出了几道题,易坤都利索地答上了。

公元二十一世纪后世里,历史教科书里讲到唐朝的经济时,无法避免的一个知识点就是开元通宝,前几天从夫子周大柱手里接过来一枚看过了,今天易坤有幸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开元通宝钱,心中特别兴奋。

看见易坤手里的三十个开元通宝钱,李德謇问都不问,过来就要抢,易坤把手攥得紧紧的,李德謇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钱还是在易坤的手里。

见钱眼开,李德謇的姐妹们也不会视而不见,他们见到易坤手里拿着一串钱,在李德謇的带领下,追着易坤的后腚,说不给钱,今天就不会放过他,把代国公府讲授课业的地方当成了嬉戏追逐打闹的天堂。

往日到了下午这个时候,是李德謇这个公子与他的一群姐妹们自由活动的时间。

一般的情况下,李德謇不惜与他的这些姐妹们一起耍,他的这些姐妹们弹琴舞蹈写诗,没有一样是他喜欢的项目,他只好一个人去喂他的那只鹰隼,或者约了一起的玩伴儿到东西二寺游荡一圈儿。

那是过去李德謇的自由,从今天就该结束了,李靖突然奇想,从今天开始,他要求易坤要给李德謇教教《道德经》、《诗经》等这些启蒙学知识,别人家的孩子到了这个时候,像《孝经》等这样的知识已经不屑一顾了,他们已经开始涉猎更加更深的知识,像以《论语》为代表的四书五经,女儿们也要参加学习,时间范围是一个时辰。

“我怕教不好,连累了是德謇的学业,也耽误了小姐们的学业。”易坤不是真怕耽误了李德謇和小姐们的学业,通过这几天的观察,他是担心李德謇是个纨绔。十几个小姐们哪里是学习,基本上是在陪李德謇讲排场。

真正学习的时候,周大柱在在上面念,开始授课的前一刻钟,她们还能张嘴念,到后头就不能专心了。乘夫子周大柱不注意时相互偷偷聊天的,又互相不满的,你瞪我一眼,我瞥你一眼,我指指你,你剜剜我。

有时候周大柱看见了,刚开始会打手掌心,后来打手掌心也没多大作用了,虽然还会打手心,但更多的,周大柱就给李靖和红拂女反应情况,李德謇虽然纨绔,李靖还是有办法的,他总能用威严威慑住,女儿们,李靖没办法,红拂女也惯着,最后李靖恐怕是输了,女儿们把学习当成了业余爱好,更多的时候,她们跟随红拂女跳舞唱诗弹琴。李靖把重心放在李德謇的身上,随时会训导,对女儿们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是太过分基本上过问。

再说李德謇这家伙,不要看他整日在听周大柱教授学业,可是呢,百屁都不懂,不管夫子周大柱念多少遍,他都记不住,据说手掌心经常红红的,易坤来到代国公府的这几天,基本每天李德謇都会被夫子周大柱打手掌心,还有因偷吃他丢弃的丹药触犯他老子李靖底线被皮鞭狂揍过一次。

还有李德謇这家伙不知道从哪儿探听到的,每次夫子周大柱打完他手掌心,李德謇这家伙下课后,会屡屡不平,骂夫子周大柱就是个老王八,不得好死,生出的孙子没腚眼之类的脏话。

他会一本正经地对易坤讲,坤哥,周夫子真是个窝囊废,学那么多知识有啥用,据说周夫子就是前隋朝的科举状元,可一肚子墨水有什么用,才做了几天县令,差点儿被乱贼给杀了,最后把自己藏在士兵的尸体堆里逃得生,混进长安,靠教一点儿课业赚几个铜子儿,养活一家老小。

每天不到一个时辰从他代国公府拿去五个铜子儿,拿就拿去呗,反正我代国公府虽比不了尉迟叔叔的吴国公府富裕,也比不了房叔叔的魏国公富裕,也没办法比房叔叔的齐国公富甲一方,还有像候叔叔潞国公、李叔叔舒国公,都不敢与他们比,但区区五个铜子儿,对代国公府来说,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拿钱没什么,他都不计较,可为什么还要打手心,有时候打得像肿了的熊掌一样。

父亲母亲不仅不责怪,还夸周夫子做的好,做的对,顺便又赏给几个铜子儿。

这什么世道,打人的还有理了,正应了那句不好听的话,吃屎的有理拉屎的无理。

反正他也不怕,学什么学,李德謇这三字,早就会写了,还能写的飞扬跋扈。

长安的学校,以国子学和太学最负盛名,国子学专门为朝中有权有势的亲王郡王国公三品以上的官员子孙而设,太学专门为五品以上官员子孙而设。

管理国子学与太学的头头儿国子祭酒,多次在家父李靖面前提起,要他早日进入国子学接受课业,家父李靖脸皮薄,怕他只会写三个字的人进去了丢了代国公的面子,没有答应国子祭酒的请求,等学业稍微长进再进去不迟。

朝廷有惯例,封了国公的三品大员,可以允许子孙一人做官,陛下已经答应家父李靖,等他学业有进以后,给他一个从四品的将作少匠的官职,这可是一个京官,专门管理京城土木建造的差事,可是一个发财的肥缺,多少人想争都争不来……

李德謇在讲,易坤在听,李德謇越讲嘴上的力量越强,易坤越听越觉得世间不公,这什么世道啊,看来公元二十一世纪后世的历史教科书也有夸大其词的一面,还说什么李二时候的科举制度使得多少平民百姓可以“朝位田舍郞,暮登天子堂”,原来有失偏颇,科举考试考中的那些平民百姓最多做个县令就不错了,比如周夫子,所谓高官厚禄,原来在大唐是世袭制的。

再看看此刻正吹得手舞足蹈兴致勃勃的李德謇,易坤真不知道评价他什么好,李靖要他教李德謇学习识字,把整个一个纨绔交给他,让他怎么去教?

以易坤看,一个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