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国医 > 第八章 狗官

本来李勣与李靖谈论最凶的话题就是易坤这小子不知道是走狗屎运还是比常人要聪明百倍,他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秘密,就说这茶叶,味道沁人心脾,李勣喝过易坤亲自给他泡的一盅茶,便表示非常认同李靖所说的话,这东西他以前从来没有喝过,真的有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劲儿,问李靖还有多少,尤其在易坤面前以李伯伯自居,询问茶叶还有多少,如果多的话,能不能送他一些,让他以后每天都能品尝清香之味。

为了一张嘴,尉迟敬德在易坤面前以伯伯自居,这时又冒出一个李伯伯,下次还会冒出不知道一个王伯伯还是张伯伯来。

一想起这么多的伯伯,易坤心里就不坦然,该高兴还是该悲哀呢。

李靖向易坤使眼色,易坤懂这个眼神的意思,不就是暗示茶叶还有没有,能不没再送李勣一些。

同姓李,又称兄道弟,李靖与李勣之间的关系,难道真是一个娘生的兄弟?

上学时历史教科书上没有李勣,李靖也没有,只提了房玄龄与杜如晦,他们两个是李二陛下的左膀右臂,人称房谋杜断。

不如干脆问一问李靖,如果李勣是他亲兄弟,易坤准备多送李勣一些茶叶,如果不是,那就少送一些,甚至借口不送。

来到大唐,易坤发现,茶叶这东西乃是稀有之物,不是什么人想喝就能喝上的。

易坤还有一份深藏的心思,李靖根本无法预知,谁是这大唐的主宰啊?那还用问吗,自然是李二陛下,他是天子,一手遮天,赏罚生杀大权集于一手。

易坤要留一大部分茶叶给李二陛下,万一有机会见到他,拿什么做见面礼,就拿这茶叶作为奉上的第一贡品。

只可是一开始没有想得那么周全,为了巴结大帅李靖和那些将军们,花生米和葵花籽都送他们吃得一个渣滓都找不到了,这两样东西如果还有,呈给李二,肯定会产生更加不一样的效果。

算了,不想了,失去的不再回来,但是茶叶这一关要把握好,不能再有闪失。

易坤差点儿被李靖踢了一脚,李勣也觉得易坤这小子想法太多了,同姓就是兄弟啊,那天底下姓李的人无数,他们两个的兄弟姐妹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今天来个兄弟,明天来个兄弟,他们两家的大门早被踩坏了。

为了让易坤这小子彻底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李勣把他的家底都漏出来。

他原来不姓李,他姓徐名世勣,字懋(mao)公,隋末的时候本来是曹州一响当当大地主,坐拥良田千万顷,家里有积粟万石,妻妾成群,成百上千的仆人听他使唤,家里实在富得流油,他就干脆干起了放高利贷的营生,高利贷让他赚了好多利润,好日子过得他都腻了,达则兼济天下,于是乎决定做些好事,又做起了施舍穷人的德操。

李勣对他自己的这一招颇自鸣得意,因为他觉得施舍穷人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陶醉。

隋炀帝那个滚蛋昏庸无道,赏罚不明,惹得天下大乱,盗贼四起,让他的好日子不能再继续下去,他只好流落他乡,加入到了反叛隋炀帝的行列中。最先跟从瓦岗寨翟让,后来又跟了李密,李密降唐后,窦建德扣押了他的父亲,一生跟随这些人,最后弄得他无家可归,父亲也被窦建德杀害。

自从与秦叔宝、程知节一起追随了一代英雄秦王李世民,从此生活有了着落,高祖皇帝赐他姓李,封曹国公,标志他从此具有了高贵的皇家姓氏。

从此以后,他有了新的名字李世勣。

当今陛下登上帝位后,任何与皇帝有关的字都要避讳,李世勣成了李勣。

李勣激动地讲演完毕,大概嗓子讲得都快冒烟了,呡了一口茶,润润喉咙,李勣不得不承认,这茶叶就是好,润喉咙要比喝白开水管用得多,有股凉爽的感觉。

易坤无知的发问,李靖要动动手脚,对他略施薄惩。李靖马上又不忍心惩罚易坤了,他想到了女儿李雪颖,想到坤子这小子被突厥人糟蹋过一回,到现在浑身是伤,坤子这小子伺候他一直伺候得那么仔细小心,从来没有人像这样伺候过他,别看他在军营里威风八面,回到家里,在红拂女面前,他只有阿谀奉承的份。

一想到这些事,李靖马上舍不得出手了,哪怕是一点点的薄惩,他都不愿意施加于易坤。

李勣最终把话题从茶叶又转到他与李靖的关系上,不是兄弟,胜似兄弟,这就是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你说亲不亲。

弄来弄去原来是我想错了,不过这样更好,既然你们不是亲兄弟,任凭你们两个如何信口雌黄,我只抓住一点,你们两个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既然没有血缘关系,那就不是亲兄弟了,我就有我的策略。

易坤已经预谋好了,假如他们是亲兄弟,他有一大包,里面总共有三十小包,就送给李勣五小包茶叶,当然他已经喝了一小包,就再送四小包。假如不是的话,他就不想送了。

不过现在看在李靖的面子上,就送李勣一小包得了,算是一个小小的见面礼。

李勣睁大了眼睛,心想,这家伙也太抠门儿了吧,只有这么一点儿,够喝几顿,让他挤牙缝,这不是在吊他的胃口吗。

李靖也睁大了眼睛,坤子这是怎么了,刚开始他不是这样的人啊,给大家送来世上少有的新奇吃物,又是茶叶,又是花生米,又是葵花籽,如今一点也茶叶还这样扣扣索索。

易坤马上给李靖使了个眼色,李靖似懂非懂,既然这小子给他使眼色,他想看看,坤子这小子要在他和李勣面前耍出什么幺蛾子。

李靖是行军大元帅,除了大元帅还有五个小元帅,李勣是其中之一,易坤应该称呼李勣为元帅,既然李勣以伯伯自居,易坤就尊称李勣一声李伯伯:“不是小侄小气,实在是这茶叶这东西太稀奇了,简直就是稀世珍宝,您是不知道,我历经千辛万苦,几乎赔上一条命,只弄到了这样五小包,其中一包给了大帅,一包给了尉迟伯伯,一包给各位将军放大锅里熬了,集体分享,一包刚才泡给了你们两位元帅,剩余的一包又奉送到您的手上,现在再没有第六包了。”

听到这话,李靖的表情啼笑皆非,心想,坤子啊坤子,你学会撒谎了,据老夫所知,你的茶叶比这多吧。

也许李靖真怕他自己把持不住自己,露了坤子这家伙所设的迷局,他做了一个假动作,打喷嚏,阿嚏阿嚏阿嚏,连续三个响亮的动作,才算把他难堪的表情掩饰过去。

李靖很难能想通,坤子这家伙在他面前何等的大方,在尉迟敬德的面前也不小气,为何李勣到了,他就如此这般?李勣就在面前,他不能直接问明坤子这是何意,只好把心里的疑惑暂时隐藏起来,等李勣出了帅帐,他一定要坤子给他一个确切的答复。

只有六包,这包还这么小,这么好喝的东西,给他自己都不留一包,易坤这臭小子的豪爽大方随我李勣的气度,李勣当年拯贫救困时就像这样大方,而且易坤提到,这茶叶是他几乎赔了性命换来的,看来当真是稀奇珍宝。

李勣听到这个消息,看看李靖,似乎要李靖证实一下,易坤这家伙所言是否属实,是否真的如他所言,只有六包,是他用命换来的。

李靖本来是个憨厚老实之人,他看看李勣,压抑住他心里的慌乱,坤子太能诓了,把他也诓进去,现在要他这个大帅一起参与撒谎骗李勣,于心何忍啊,这可是他第一次骗人,这与他这个大帅的本性不符。为了坤子,他只好说这东西,确实只有六包,而且他把其中一包已经喝了,反正作为大帅他只得到了这样的一包。

李勣高兴,李靖毕竟算是易坤的岳丈,只得到了易坤的一包茶叶作为见面礼,他初次与易坤见面,只是一面之缘,易坤就送他这么贵重的一包茶叶,还给他泡了一包茶叶,得到了与李靖这个大帅一样的待遇,看来他在易坤对他的态度,是多么得友好。

李勣想到这里,把他的一片心思当面说出来:“坤子,你是大帅的半个女婿,是大帅的人,你对我的友好,其实可以看做是大帅对我的友好,在这大唐,与我关系好的几个,掐指一算,就那么几个,秦叔宝算一个,程咬金算一个,王伯当算一个,这其中,与我关系最密切的当属王伯当,由于战乱,他已经不在人间了。

你与大帅也是像秦叔宝程咬金王伯当一样的可交之人。

礼尚往来,我怎么感谢你这个臭小子与大帅呢?

这一次,我就干脆赠送大帅一个天大的礼物,以表达大帅与坤子对我的友好之情。

我想询问大帅当下对攻打突厥有何打算?”

李靖长叹一声,发表了他的看法,陛下已经派唐俭、安修仁前往颉利大营商议突厥归降之事,陛下有圣旨,让我们暂时按兵不动,如果打听到颉利确实有归降的诚心,有意让我们去迎接颉利。

以我的拙见,定襄之战,浑河之战,碛口之战,我军势如破竹,颉利连连败退,颉利这个老狐狸,根本没有真心实意归降我大唐的诚心,强大的时候就来攻打骚扰我大唐,失败的时候就想到装孙子,他想借唐俭、安修仁与他商议归降的机会,延误我大唐军队的战机,扰乱我们的视线,破坏我们的正确判断,以假归降为借口拖延时间,从而乘机北逃,逃到铁勒九姓胡人那里,重新整顿兵马,等兵强马壮之时,又会发动对我大唐的新一轮侵扰,这分明是狼子野心。

唐俭、安修仁与颉利商议突厥归降我大唐之际,颉利必然放松对我们的警惕,如果乘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突然发动出击,一战可擒颉利,根本不用唐俭与安修仁这两个小丑在颉利面前唇枪舌剑图费口舌,一点儿好处讨不到不说,如果被人家就地擒住,作为人质,押往铁勒九姓胡人那里,那我们等于坐失良机,悔之晚矣。

老夫所虑者,副帅张公瑾对老夫提到了,如果我军现在贸然出击,激怒了颉利,颉利一气之下,杀害了唐俭、安修仁二位使臣怎么办?他们是陛下派来的钦差大臣,不容有失。万一唐俭、安修仁有失,朝中御史大夫再添油加醋一番,陛下怪罪下来,这一壶骚尿,够老夫喝一壶。

“大帅英明神武,与懋公我的想法一模一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一仗,弄好的话,肯定是个痛快仗,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这次大好的机会,这么好的形势,我真想与突厥好好干一仗。大帅待懋公甚厚,坤子对懋公甚厚,只要大帅有这个决心,懋公愿意与大帅共同进退,不管结果如何,懋公发誓愿意与大帅承担抗旨不遵的罪名,陛下要杀头,懋公愿意陪着你。”李勣边说边拉住李靖的手,义愤填膺,就差拿刀捅自己的胸口了,李靖也被李勣感动得快要流泪,紧紧抓住李勣的手,彼此拉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各自松开,坐下来。

易坤看不下去了,你们要联合就联合呗,何必这样庄重,弄得我心里也有打仗的**了。

易坤太崇拜他自己了,他怎么就那么幸运呢,背包里正好有一包茶叶。一包公元二十一世纪后世几毛钱的茶叶,经他一张嘴东拉西扯几句,便成了稀世珍宝,就让李勣掏心掏肺,对他说心里话,对李靖吐肺腑之言,甚至甘冒杀头大罪。

看到李靖李勣两个将手牢牢地拉在一起的时候,一副严肃的表情,易坤突然有种想笑的冲动。没想到他的一包茶叶,在公元二十一世纪才几毛钱,却把大唐的两位大将军拉在一起,促成了一次全面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要小看这后世几毛钱的一包茶叶,不亚于一剂物理粘合剂的作用啊。易坤不敢笑出来,这么严肃的场合,自己怎么能如此扫兴。

易坤想笑的冲动之余,便是敬慕之情,对像李靖李勣一样的大唐将军们的敬慕之情,大唐将士的勇敢的担当意识不是一般地强大,若没有这般勇敢的担当意识,他一包几毛钱的茶叶也不会发挥那么大的作用。

坤子,你小子也应该学习行军布阵之道,等我们都老了,大唐靠谁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还不得不靠你们这些后辈。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做的时候,你应该模仿和学习,李勣坐下后,殷切地观望易坤。

易坤心领神会,李勣想让他以后做将军,统领百万大军,为大唐效力。

开什么玩笑,易坤说,他这辈子命里不是做将军的材料,没有当官儿的命。

谁说不行,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小子一点儿抱负都没有吗?我们都老了,你小子靠谁吃饭,靠什么本事养活孩子老婆,靠什么感恩你那世外高人的师父,靠什么感激大帅……你小子必须努力学习,争取将来做官儿。

李勣的话太多了,易坤的耳朵嗡嗡直响,没办法,只有答应李勣,有的是抱负,努力学习,将来争取做官儿。

李靖兴致勃勃地看着易坤,李勣看到易坤被他说服了,满脸都是自信。

易坤的思维有时候是逆向的,他看看李靖,又看看李勣,扑哧一声。

你小子有病吗,笑什么笑?李靖严肃地盯着易坤,教训了一顿。

话到嘴上,不吐不快,万一做个狗官儿怎么办?

易坤这句话吐出来,李靖刚才还一副严肃的表情,这下也控制不住他自己了,仰面朝天,大笑不止。

李勣倒没有笑,他说,想做狗官儿,你小子还没那个本事。

易坤假设,万一有一天他有幸做了大唐的狗官儿,不知道能干些什么坏事,说这话的时候,易坤带着一脸的坏笑。

李靖一咕噜从帅椅上坐起来,指着易坤,义正言辞,不许做狗官。

易坤收了笑脸,连忙改口,只是开个玩笑而已,李靖这才又坐回到帅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