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放歌 > 第29章 丽人行2

第29章 丽人行2

王君可出门的时候,带了一贯钱,还有五颗珍珠,酒后打算交给杜甫。

杜甫啃鸡腿啃得很香,估计是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食物,又抓起大羊排啃咬,满嘴油腻,完全没有刚才的斯文。

王君可也吃了几块,接着两人喝酒,有说不完的话,“兄弟,你够意思!”

“哥哥,你咋不早点来找我。”

“兄弟,我杜甫一生有几个朋友,其中,太白是我最敬重的,现在,还有你,来,跟哥干一个!哥高兴呢,你不摆架子,哥也是去碰碰运气,看看我的眼力怎么样,谁知这么投缘,来,兄弟,再干一个!”

王君可被杜甫搂着脖子,两人对饮一杯。

真是尽兴,王君可突然吟诵起杜甫写过的诗篇,就是那首《丽人行,唯有这首诗,才配得上此时的境况。

杜甫也是第一次见到王君可酒后吟诗,赶紧掏出笔墨,开始记录,他感觉,这些诗怎么这么熟悉,就像是在心底很久,但他暂时却写不出来。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哥啊!这就是你写的诗,写得太好。”王君可吟诗完毕,又端起一个酒杯。

可是酒已经没有了。

杜甫疑惑,这怎么说是他写的?明明是王君可刚刚吟诵出来的。

“店家,快把酒拿来!”

宁小二跑了上来,“王公子,确实对不起,酒已经被你们喝完了,你们喝了两坛,下面的王府侍卫也喝了两坛。”

“何不去外面买?”

“王公子,今天酒坊关门,酒都被春游的人带走了,想买也买不了。”

王君可有点懊恼地挥挥手,不尽兴。

“哥啊,对不住了,没酒了。”

“兄弟,哥比什么都高兴,你酒后写出这样的诗篇,必将千古流芳。”杜甫搂住王君可的脖子,脸贴着他的脸。

“不对,不对,这是你写的诗,是你的《丽人行,不许说是我写的。”

“哥感谢你,想用这种法子帮助哥,哥缺少的不是诗。”

“行,我知道,当我是兄弟不?”

“我们如此尽兴,如此投缘,当然是兄弟。”

王君可从挎包中拿出五颗珍珠,“哥,这是娘娘赏赐的一小部分,兄弟我不就是写了一首夸耀她的诗吗,你看看,这吃的,喝的,穿的不就都有了,哥,我的好杜哥,放下一点身段,放下一点姿态,要想有点作为,不侍奉一下这些权贵,能有作为的机会吗?不要太在乎过程,在乎我们能不能做事的结果。”

王君可把珍珠塞进杜甫的包里,又拿出一贯铜钱,“记住兄弟的话,再有才,不为人所用,或自己不用,都是巨大的浪费,所以,兄弟今天读了那首诗,你去参加诗会,说不定就有出头之日。”

杜甫紧紧捏住他的手,这真是好兄弟啊,不仅给他珍珠,给他钱,还替他写了一首无人能比的好诗,这真是好兄弟。

“兄弟,不多说了,下次,一定一醉方休,把哥哥的好哥哥李白也请过来,咱们三个在月下饮酒,对影成三人,不,对影成六人,不醉不休。”

杜甫也是喝到刚刚好,收拾好笔墨,带着王君可写得诗词,去参加曲江边的上巳诗会。

杨家四姐妹除了杨玉环,就是虢国夫人最为风骚,长相仅次于杨玉环,经常招蜂引蝶。

即使有夫君,还跟远房堂兄杨国忠玩暧昧。

这次受邀从洛阳来到长安,别是一番风光,凭借姐姐玉环的光环,她深受李隆基的关照和厚爱,赏赐不少的奇珍异宝。

此时是三月份天气,和风徐徐,这位贵妇人早就换掉厚厚的锦袍,穿上一件粉白的丝质长衫,胸口开得非常低,她好奇地打量着长安的繁华,跟洛阳又是另一番风景。

朱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骡马,客商,还有异域来的留学生,让她倍感好奇,那些西域来的鼻梁真高,能力肯定不错,要是能够?虢国夫人想到这里,脸色兴奋的发红。

这几日一直在杨国忠的府上,被那些趋炎附势的人纠缠,搞得很没兴致,今日三月三,上巳节,据说还有一个诗会,看看能不能遇到人才出众的大才子。

前面的雕鞍宝车是大姐韩国夫人的,回头向她招了招手。

马车足足走了两个时辰,才到了曲江池边,游人很多,都身穿盛装,红男绿女,在曲池边戏水。

诗会是由长安城的几个富商联合举办,召集佳人才子聚集在一起,品茶论诗,观赏美景。

杨家三姐妹下了车,前面有侍从开道,后面有奴仆跟随,身材一个个都那么出挑,高矮一样,骨肉匀称,神态娴雅,穿着华丽的绣罗衣裳,为和风吹拂,个个都是丽人。

杨氏三姐妹天生丽质,不施粉黛,打扮更是精巧,头戴翠微,珠压腰衱,衣裙飘飘如花海,配珠挂翠显光华,举办的官吏和富商马上跪迎,然后将她们领到最中心的位置,众心捧月一般。

接着盛来山精海味,紫驼素鳞,瓜果点心。

这满桌的美味,虢国夫人只是看了一下,厌厌的不肯动筷子。

今天的主持官员是礼部的一个郎官,代表朝廷参加这样的活动,出席这样的诗词盛会,看到好的诗作是要带回去呈给皇上看的。

那些士子,有名的诗人在曲池边的垂柳下苦苦思索,这一次一定要名扬天下,写出一首绝妙好诗。

牛察和吴有德也混迹其中,李肃义病倒在床已经近二十天,他们俩也没去看过,都是猪朋狗友,有得人玩就行了。

“牛兄,今日你可一展身手,那个可恶的王君可竟然没来,这是个好机会。”

“吴兄,这次非比往常,你没看到来的三个贵妇人是谁,那可是贵妃娘娘的亲姐妹,只要跟她们搭上,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那中间的粉白丝衣的女子最美,你看她频频看我,真是够诱人的,就像一颗熟透的水蜜桃,我真想扑上去啃咬一番。”

“你瞎说,她是在看我呢,小美女,我的诗作一出,你就会跪舔我啊!”

两人正在意淫,旁边走来一个衣着破烂的读书人,衣着虽然简朴,但此人的神情让人觉得,他谁也瞧不上。

这人如此超凡的气度,让牛察和吴有德感到很有兴趣,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想吃天鹅肉?能啃得动不?

“有德,那是杜甫,长安著名的大诗人,跟李白齐名,完了,他怎么来了,我们哪里还有戏。”

“牛贡士,不要长他人威风,你看他都那么老了,一脸愁苦,好像谁都欠他钱似的,别怕,就凭我们这风流的体态,他也比不上啊!”

杜甫并没有理会二人的话语,也没有在意其他贵公子投来不屑一顾的眼色,他傲然处在这个衣冠楚楚的士子群中,即使灰布土衫,也依然掩饰不了他昂然的气度。

“时间已到,请各位士子将诗作呈上,等候礼部侍郎和其他几位主持的点评。”

写诗的中青年士子有上千人,纷纷呈上自己的诗作,耐心等待点评。

杜甫没有写诗,他不屑于奉承杨氏三姐妹,只是因为看到了王君可的大作,顺便带了过来,他将《丽人行送了过去给收诗稿的,便坐在江边一块石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