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放歌 > 第17章 说书艺人的天花乱坠

第17章 说书艺人的天花乱坠

马已经在大门口,徐冰牵着马,让王君可骑上去。

“今天本少爷不骑马,你牵着吧。”

王君可准备跑步去,他的姿势在两个跟随的眼里,有点怪异,小舅爷最近怎么回事?

以前不会作诗的,现在能做出洛阳纸贵的好诗。以前白吃白喝,现在舍得掏钱了。以前从不走路的,现在开始跑步了。

小舅爷是不是溺水还阳后,脑子有毛病了?

跟在后面的两人很纳闷,小舅爷脑子进水了。

“崔一万的事情搞定没有?”

王君可边跑边问。

“我们一句话的事,他还敢说什么?”

“走,先看看效果如何?”

到了东市,真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商客,市民,公子王孙,太太小姐,贩夫走卒,士子僧道到处选购。

现在是繁忙的时候。

清风茶楼前面。

崔一万拿着个破碗,在一个较为开阔的地方开始说书了。

有闲有钱的市民和客商看他又说书了,停留脚步开始倾听。

咚咚咚!他先敲了三下,然后亮了下嗓子,声音气息还是很洪亮,在远处都能听到。

“诸位看官,今儿个说的不是书上的,不是瞎编的,是说额大唐的一位俊俏书生,他有仁有义,有才有貌,风度翩翩,才高斗。

就咱们这长安城,除了那些公子王孙,除了那些大官富甲可以比之外,额崔一万,还真是没碰到这么号人。

这是额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那位客官要问了,你说的这人是谁?

慢着,咱先卖个关子,等额说完,你也就明白了——”

王君可在人群背后听到崔一万在吹捧,这家伙还真是能逗人胃口,不直接说名字,担心把人吓走。

“这个风流书生,他身高尺,唇红齿白,黑发如漆,眼如明珠,气宇轩昂。

你看他,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真乃个貌比潘安,颜赛卫阶。

他出口成章,下笔成诗,才高斗,一出门,水果盈车,一回府,美女景从。

那位客官不要着急,很快就说到正点子上。

就在那一日,天色阴沉,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仙客来祝掌柜的驮马系在树上,只听得泼剌!一声响,一道雷电闪,他的马被劈死。

祝掌柜也不容易,驮马值五千钱,那是他的命根子,被雷劈了,是吃饭的家伙啊,正在哭泣悲伤。

来了一位风度翩翩少年郎,祝掌柜,从前在你店里吃饭,忘带钱,今儿个你遭难,我于心不忍,他掏出五千钱给祝掌柜,莫悲伤,你有情,我有意,昨儿个我花你一千钱,今儿个我还你五千钱。

钱不多,是心意,但可以,偿损失。

有些客官可能猜到是哪位公子,先别忙着走,这里还有更新鲜的。

只见公子爷走进怡红院,那是公子王孙才能去,怡红院,有花魁,叶小倩,赛天仙,能弹琵琶,能写诗,能跳歌舞,能织布。

别看是青楼女子,她出淤泥而不染,堪比那白莲出清水,如有人,能作诗,动芳心,她愿意,见个面,弹琵琶,喝清茶,观明月,度春宵。

一月一次斗诗会,从无士子能做对。

各位看官,额说的这个公子爷,出手不凡,一篇长乐歌词,让长安纸贵,额读几句各位听听,是怎么个好法——汉皇重色思倾国——”

崔一万把王君可的诗作一念,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叫好声不绝。

“诸位看官,这就是我长安第一风流才子,一曲长乐歌,打动美人心,据说一夜七次,风流才子又得了一个名号,七夜郎!”

“我草!怎么可能一夜七次,我听说是一次七夜。”他的头上挨了一击,“蠢货!那不是更厉害?你应该说七夜一次。”

“这位兄弟,不要纠结细节,现在额崔一万来说重点的,风流才子为了东市的商家,想到以后你们有可能病了,失财物了,只要你花一千钱,他就偿还五倍,你再也不要担心受损失。

买保单,找君可,有损失,找君可,额说的这个风流才子,他就是长安鼎鼎有名的大善人王君可。”

“切!”“卵蛋!”“直娘贼!”“鸟人!”“什么说书人,浪费我的时间。”“王君可怎么不被雷劈死?”

责骂的都是一群读书人,王君可已经成为他们的公敌。

“王君可是长安最大的祸害!世人皆知,白吃白喝白嫖不给钱!”这个尖尖的声音是李肃义的。

王君可看了看他的背影,好啊,这就是好朋友,背后拆台,等下看我怎么整治你。

“我作证,我作证,王公子确实偿还我五倍的钱,我当初想,他为什么在小店不多吃点,多花点,要不然我还赚了。”仙客来的祝掌柜破着鸭嗓子喊着作证。

“王公子确实很帅的,那天我看他骑在马上,真的是貌比潘安。”有几个少奶小姐在互相议论着。

人群将要散去,王君可不能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他从人群中挤过去,那些发现是他,纷纷躲避。

大祸害来了!

王君可来到崔一万身前,低声说了声,“孺子可教也。”

然后面对大家,双手一伸,“诸位街坊,商家,请听我一言。”

正主儿来了,且听他说些什么?

王君可拿过破碗,也咚咚咚敲了三下。

“诸位商家,诸位街坊,都说道,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谁也不敢担保今天还好好的,明儿个就可能撒手人寰,丢下那孤儿寡母,悲悲戚戚,好不凄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有生老病死,都逃不过这个坎,请听我歌一曲,此名《好了歌。”

“天啊!他还会说唱?他怎么会这个?他怎么还会这个呢?”

“别打岔!听他唱!”

有人制止那打岔的,出声的。

王君可借用了曹雪芹的《好了歌来卖保单,雪芹大哥,对不住了。

他又敲了几下破碗。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要想今后没烦恼,唯有保单少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要想今后没烦恼,唯有保单少不了!唯有保单少不了啊!少不了!”

王君可的声调阴阳顿挫,极有节奏,说唱悠扬,每说唱一句,就敲一下,到最后,越来越快,这种节奏带动看客的情绪,一个个跟着点着头。

等王君可将“唯有保单少不了”唱完两遍,都如痴如醉,恍如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