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武侠小说 > 一个萌新闯江湖 > 第六十四章 朝堂争论

第六十四章 朝堂争论

这天杀的陆云,好端端的将军之子不当,跑来这里作妖。

也怪自己一时贪图功,居然听信了吴余年的话,当天把府衙内所有人手都都调出城外去围剿匪患,说什么这丰州城内有他吴家不会出什么乱子,剿了山匪这丰州内外可太平数十年,自当会受到朝廷重视,奈何命运如此捉弄人发生了如此大的乱子。

书写完毕,丰州太守便差人火速送往驿站,八百里加急送往京都。

这件事牵扯到大舜四大家中的吴家,还有陆将军的之子,自己一个太守已是无能为力。

奏章送走之后这丰州太守也像脱了一层皮一样,瘫坐在椅子上,在自己的管辖内,发生如此大的事,等待自己的下场也可想而知了......

京都!

朝堂之上,群臣一脸肃穆。

“众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啊?”朝堂之上舜帝一脸威严的询问着群臣。

“回陛下!微臣觉得此事还当谨慎处理!”

“何尚书此言差矣!”此时一个声音洪亮低沉的声音传遍整个朝堂之上。

只见他银须白面,双耳垂肩,一双眼睛黑如深潭。

朝堂众人一听就识得此乃吴相国,只见他微眯着双眼,看都没有看一眼何尚书继续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此惨绝人寰的命案何尚书却还要谨慎,这是何道理?”

何尚书一听这吴相国如此发问,赶紧对着舜帝说道:“回陛下!这陆云乃陆将军之子,一个将军之子之子怎会奔赴乐城和丰州杀这些个不相干的人,我想此时必有内情,请陛下明鉴。”

“正因为这陆云是陆将军之子,乐城沈崇文的命案,陛下已经宽容仁慈,未曾通缉陆云,此时又闹出丰州吴家一百三十六口灭门惨案,接连两庄,举国震惊,朝廷在无有什么动作,还怎么平民愤,定安宁!?”

何尚书见吴相国步步紧逼。

可兹事体大自是也不肯退让,继续开口道:“陆云乃陆将军之子,陆将军此时还镇守北境,如若咱们此时通缉逮捕陆云,此事必会扰乱将军心神,到时怕会夜游在袭击北境,怕是影响边境安稳。”

吴相国冷哼看想了何尚书,眼神冰冷如霜。

开口说道:“就是要为了边境的安稳才应该早做处理,一个将军,不管教好自己的儿子安心在北境镇守,却放任自己的儿子回京都,第一时间却没来京都面圣,此乃大不敬,枉为人臣。

还游走乐城,丰州到处行凶,触犯大舜律法,枉为大舜子民。

陆将军对自己的儿子都如此管教无方,纵子作恶,在继续放任不管的话,还怎么治军?治军不严还怎保我北境安稳?”

此话一出朝堂群臣纷纷沉默,都不敢发一言。

人人都知道这吴国相在这朝堂上向来对陆镇上陆将军府颇有微言,此时又是这等事,哪怕有心想替陆云开脱也无从开口!

何尚书只能一脸铁青的站在那里,气喘吁吁的说不出一句话来!

舜帝听到此处看着下面的群臣也是面部表情,未做任何反应。

毕竟此时双方说的都各有道理,一时间难以抉断。

“陛下!微臣有一提议!”此时程尚书见状赶紧开口说道。

“爱卿,请讲。”

程尚书上前一步,此时他心中得意看,他知道等待他的的机会来了。

只见他不紧不慢的说道:“微臣觉得,何尚书,和吴相国说的都有些道理,不对陆云通缉又恐民怨沸腾,可真的通缉陆云又怕扰乱陆将军之心神影响边境安稳!”

听了这话舜帝也是眉头一紧,看着程尚书。

其他群臣一听此等废话还要用你说,现在龙颜不悦我看你接下来能说出什么良言,若是在说继续废话,怕是龙颜大怒,看你如何收场。

程尚书一见舜帝如此神情更胸有成竹,赶紧说道:“臣有一提议,不如先通缉捉拿陆云回京都,在遣派人把陆老将军从北境也调回京都,让陆老将军一起监察此案,一则可以安抚民心,二则事关陆老将军之子陆云,免得此事有什么纰漏,陆老将军为人相信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儿子徇私。”

重臣一听都心中嘀咕,这是什么提议,那北境岂不无人镇守,不是白白送了夜游,原以为有何高见,如此愚蠢也不知道怎么做到尚书之位的。

吴相国未做任何反应。

可何尚书听这里一时焦急急忙开口道:“此时不可,陆老将军若回调,那北境当如何?”

程尚书回道:“禀陛下,由于陆老将军威震四海,夜游连年惨败,夜游现已经派人来我大舜求和途中,来我京都之后相信北境自当可以安宁。”

何尚书一脸凝重接话道:“人人都知夜游嗜血好斗,从未听过他们会议和,况且就算议和,也不可能把长风军调回,如果夜游变脸,岂不成把我大舜门户敞开给夜游了。”

“何尚书说的有道理,所以只需把陆老将军调回京都就好,长风军依旧驻守在北境,岂不解决了这个问题。”

群臣一听都是脸色一变,只有后吴相国安然坦之。

何尚书一听一脸怒气对着程尚书呵斥道:“一派胡言,军中怎可一日无将。”

众臣也都是一片哗然!眼看着这两位尚书就在这朝堂之上吵了起来。

只见程尚书对于这何尚书对自己的危言号不在于,连看都未曾看一下何尚书。

只见他面向舜帝声如洪钟的开口道:“启禀陛下,微臣举荐一人。”

众臣齐齐的望向程尚书。

“吴长夕之子吴庸自小熟读兵法,武艺卓绝,此子乃上将之才,当可胜任北境长风军将军之职。”

此话一出众臣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这程尚书铺垫了半天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

这朝堂之上谁都知道,这吴庸乃吴相国子侄。

这步棋走的实在是高,不仅帮陛下解决了难题,又给吴相国送了个大礼!

如若吴庸真的去了北境,那岂不是吴相国在这朝中的势力在无人可抗衡,哪怕陛下没有启用吴庸,这也是对吴相国示好,在吴相国哪里这份人情也是有的,这程尚书的官运自此算是畅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