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拎着菜刀闯春秋 > 第九章 拔刀术

第九章 拔刀术

卫府,陈丙双手捧着一块刻有“卫士”二字的牌匾乐得合不拢嘴。卫士即卫国之士,无论文武,只要入士就会获得一块这样的牌匾光耀门楣,卫府此时便有三块。当日酒宴结束,卫侯将王封单独留下,彻夜长谈,谈话内容连城主卫忠也不知晓,五鹿城民只知道在封赏仪式上,陈丙与王封一武一文双双入士,卫府三士同门,声势一时无二,而造就这一切的王封却在五鹿城内消失了踪影,让不少想要拜会的人士大失所望。

“封哥,你看我这样授粉对吗?”无论城内如何暗流涌动,城外一如既往的宁静祥和,卫郑正挽着裤腿踩在泥泞的田里,两手掐着两朵菜花完成王封布置的任务。听到卫郑的叫喊,王封将草帽从脸上拿下,不情不愿的走出树荫,如果不是卫侯有托,这炎炎烈日他躺在屋内睡觉多舒坦。

“没错,很简单的,别紧张。”王封瞥了一眼,他前世只在课本上以及学校农训时接触过种田,但这半吊子水平在古代已经够用。

“您老人家是不紧张,我不行啊。”卫郑看着王封的身影小声嘀咕道,干预收成是老天爷的事情,他虽然身份尊贵,也是肉体凡身,万一老天不高兴一道雷劈下来,他去哪说理去。

光看卫郑现在的模样,绝没有人能将其与卫国未来的国君联系到一起,酒宴当晚长谈结束后,卫侯唤出公子郑,嘱托他与王封一起督造水车,并学习农耕,好好体会民生疾苦,将来做一代明君,颇有几分交代后事的意味。卫侯没有明说,王封却知道此时卫国国都楚丘正在酝酿一场政变,卫侯一定也是有所警觉才瞒过众人将公子郑带出国都,按照历史的进程,这次政变最终会被镇压,因此王封并没有过于担心。

“灶台上有饭食,你自己热一下吃,我进城一趟,明晚回来。”留着卫郑继续在田里劳作,王封打了个哈欠,朝五鹿城的方向出发,第一批水车应该已经制造完毕,王封此行便是要去验收并分配到各村的。日头下赶路格外疲惫,王封走得大汗淋漓,不得不找片树荫休息片刻。

“就你小子,鬼鬼祟祟的,说,我家鸡是不是你偷的。”

王封被一阵争吵声吸引,不远处的村口一名村民正扯着一位身着怪异的年轻人,拉扯之下几根鸡毛从年轻人的包裹中掉落,找到证据的村民愈发气愤,大喊着让人过来抓贼。

“钱,鸡……我给过。”年轻人被当作贼人,急得面色通红,指着鸡毛断断续续地解释。年轻人衣着口音怪异,但看起来不像恶人,王封起身走上前,拦住了围过来的村民。

“你们还不快来帮忙!”拉扯中的村民见迟迟没人前来,转头看到王封将众人拦住,忍不住破口大骂:“你小子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王封无奈地掏出一块令牌向四周晃了晃,冲面前的村民问道:“怎么回事?”前一秒还在发怒的村民瞬间变得恭顺,指着地上的鸡毛说道:“回大人,这小子昨日便游荡于此,拿着一堆废物想与我换鸡,我没同意,今早起来发现鸡窝内数目不对,便想与他理论清楚。”

“你说你给过钱了?”王封将令牌收回,这块令牌是士的证明,对于村民来说,那可是了不起的大人物,自然不敢造次,耐心等待大人主持公道。

“钱我放在鸡窝旁边了昨晚。”没人逼迫,年轻人说话顺畅许多,但语序依然怪异。

你来自齐地?”王封突然问道,齐地之言多倒装,王封前世便是齐鲁人士,听年轻人说话不觉有些亲切。

“在下姜魁,自齐地东海之滨游历至此,绝非歹人。”姜魁腰挎长刀,面对村民围堵,却始终没有拔刀出鞘的迹象,因此对于姜魁所言,王封自是相信。

“大人,不要听信这小子瞎说,他放的这哪是钱啊!”被偷鸡的村民见王封错信贼人,不由有些着急,大着胆子争辩道。看见村民拿出来的贝壳,王封有些失笑,齐地滨海确实有将贝壳当作货币的情况,但在五鹿显然没人愿意接受这种货币。

“老伯抱歉,这些钱就当我替他买下这只鸡可好?”村民本不是胡搅蛮缠之人,见王封自降身份道歉,又愿意出钱补偿,哪有不答应的道理,欣然收下钱银遣散乡邻,恭敬地施礼告辞。

“还跟着我干嘛?”王封走了几步,发现姜魁跟在身后,停下脚步问道。

“多亏公子相助,在下正在思索如何报答。”

举手之劳王封并未往心里去,听姜魁如此说,摆摆手道:“路遇难事拔刀相助,此乃君子所为也,公子不必挂怀。”

“路遇不平拔刀相助……”见姜魁陷入思考,王封笑了笑打算离开,身后的姜魁突然问道:“可是没见你拔刀啊。”王封惊得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正欲好好和姜魁解释一番什么叫做类比句,就听到姜魁继续说道:“解围之恩无以为报,既然公子提到拔刀,在下便教公子一门拔刀术吧。”姜魁说完,也不问王封意见,将包裹放于路旁,提刀侧立,一阵微风吹动发梢与刀缨,竟真有几分高手气质。

“拔刀术讲究一击毙命,精髓在于“拔”字。腰部与腿部发力,利用拔刀时的弧度,制造强大的爆发力。”姜魁提着刀缓步前行,只见刀光掠过,其身旁的一棵小臂粗细的树轰然倒地。王封看得瞠目结舌,小跑到树旁,刀口平整,若非亲眼所见,绝难相信是人力所为。

“弧刀强力,可正面对敌抢占先手,短刀隐蔽,适合暗中出击偷袭致命。你不精武学,我建议你寻一柄短刀,专精偷袭,不求对敌但求保命。”姜魁收刀而立,他只携带一把弧刀,不便给予王封练习,只好从地上捡起一截断枝递给王封。

“这柄刀可否。”王封没有接树枝,却是从怀中掏出一柄短刀。

“好刀,有此刀傍身,配合拔刀术,面对常人公子可自保有余。”齐魁接刀细观,只见此刀宽如手掌,通体反光,刃口锋利,吹毛可断,轻叩刀背有清脆之音,绝非凡物。这把刀是前世王封祖母出嫁时,请当地铁匠打造而成,钢口极佳,随王封一起穿越而来,王封随身携带用以防身,眼下却正好可以用于学习拔刀术。

面对宝刀,齐魁艳羡不已,却无觊觎之心,将菜刀还给王封,悉心讲解拔刀术,有奇遇降临,王封也不着急赶往五鹿。二人教得仔细,学得用心,只用了一下午,王封便将拔刀术学会,接下来只需时常练习,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