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西游医圣 > 第010章 结交医圣

第010章 结交医圣

建安初年后的十年,天下有三分之二人口被疫病所感染,其中伤寒类疾病占七成。

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处理公务闲暇时,就在太守府堂上坐诊,为百姓看病,救了许多黎民苍生的性命。

因此有这么一个典故,称行医为“坐堂”,许多医馆药铺也以“堂”命名。如《大宅门》中百草厅白家老号的原型,即今天享誉中外的“同仁堂”。

张仲景还有一部医书流传千古,名《伤寒杂病论》,分伤寒与杂病两部分,其中杂病篇也称《金匮要略》。

此书是张仲景一生行医经验之精华,是一部集大成的医学著作,记载了许多方剂,系统地分析了伤寒感热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及处理方法。

并创造性地确立了伤寒类疾病“六经”(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与“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辩证论治原则理论,可谓继往开来,惠及后世。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术,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那么,何为圣?

张仲景又当不当得“医圣”的称号呢?

古人所推崇的圣人,标准还是很高的,并非什么人都能当得,仅仅有拔尖的专业水平,卓越的社会贡献还不够,还要有一颗仁者之心。

他们认为“圣(聖)人”以口耳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有“土德”,即厚德载物,心系苍生。

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抛去张仲景的业务水平,他总是在为最底层的百姓谋生存,广积善因,不求回报,仅这一点就难能可贵。

张仲景曾给同行沈槐看病,据说这位沈槐也是一位医生,却没有子嗣,更不曾收徒,整天惆怅后继无人,忧患成疾。

张仲景给他开的药方很奇特,用五谷杂粮做成一斤重的药丸,涂上朱砂让病人一顿食用,但这东西怎么吃得下?

这可惹得沈大夫笑话,逢人便嘲笑张仲景,从来没听过用五谷杂粮做大药丸的!

他一心认为这事儿可笑,反而将自己心中的忧虑抛诸脑后。

于是,这位沈大夫的病就慢慢好了。

过了一段时间,张仲景来拜访他,便说:“恭喜先生气色渐佳,末学斗胆出此荒诞之方,只为纾解您的郁气。”

沈槐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

张仲景又说:“我等行医,为给苍生祛病延年,我们这些末学后进都愿意请教先生的医术,您又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很感动,从此把自己的全部医术传授给张仲景。

传说,张仲景卸任长沙太守时,正赶上隆冬腊月,寒风刺骨,雪花纷飞。

他见到许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蔽体,耳朵都被冻掉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于是,他寻了一些温补的药食同源之材,包在面皮里,制成驱寒的药膳方,并让弟子空地搭棚,架起大锅煮,然后施舍给沿路的挨饿受冻的百姓。

因为药膳形状像耳朵,又能防止耳朵冻伤,人们称之为“焦耳汤”,后来慢慢演化成我们今天过年都要吃的饺子。

如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饺子,种类和口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这种济世情怀。

时值春耕,本来是播种的季节,但因为当时战乱灾情,很多人流离失所而无法务农。华南的流民听说张仲景开设粥铺,纷纷来投奔。

当时官吏建议发放干粮。

而张仲景认为,这些人因为长期没吃东西,直接吃粗硬的干粮会噎死,于是将平补气力的黄芪,与平补津血的大枣和稻米熬粥,供流民食用。

张仲景用这种药粥救了无数人的命,人们脾胃渐和,有了气力,又可以重新去种地了。

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是否都有真实的历史记载,亦或是民间传闻,不得而知,但有时候百姓口碑不亚于汗青竹简。

而几乎在同一时期的华北大地,也有一位姓张的历史名人四处治病救人,但他的目的并不单纯。

被他救治的人,都成了他的信徒,对他奉若神明,甘愿为其赴死。

终有一朝,他对自己太平道的信徒振臂一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便将无数愚民推入刀山火海,只为实现他自己的政治野心。

而这一呼,史称“黄巾起义”,也将前后四百年的大汉王朝推向深渊。

他就是张角。

相比较,对于珍视每一个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张仲景,此刻李涵愿深深鞠躬,尊称他一声:“医圣!”

………………

张仲景之所以伟大,不但是因为他有高明的医术,更因为他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

如今,李涵也拥有了这种驱除病毒的能力,甚至更胜一筹,但他是有私心的,只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惩戒那些他所厌恶的人。

他自问不具备张仲景那种伟大的情怀,所以他才会特别的敬佩张仲景。

至于华佗……

虽然李涵也很佩服华佗的高超医术,但能和他成为朋友就最好,如果不能,也无所谓了。

在历史上,华佗是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

张仲景原本对在场的这些小辈是不感兴趣的,不过他听到李涵竟然要开医药店,又这么崇拜自己,心里也高兴,忍不住跟他闲聊起来。

李涵发觉,张仲景体内竟然没什么负能量,看来他成为仙界中人后,不但医术更加精湛,心地也更正大光明。

至于华佗,给李涵的感觉就是深不可测,因为李涵根本看不穿华佗,也无法从他身上吞噬负能量。

看来,李涵的吞噬能力虽然厉害,但也不是万能的,至少对张仲景这种圣人无效,对华佗这种猛人也难以发挥作用。

看来,他必须修炼到更高境界,甚至是渡劫成仙之后,那种吞噬能力才可以对华佗发挥作用。

李涵向张仲景讨教了很多医学上的难题,直到篝火晚宴快结束了,他才意犹未尽的打住话题。

“以后去了仙界,可以来找我,随时欢迎。”张仲景微微一笑,挥挥手,与华佗一起,踏云而去。

“真是高人啊!”李涵赞叹。

“你真的打算开医药店?”胡美玉将信将疑。

李涵嘿嘿笑道:“先开着吧,我总不能每天待在家里,啥事不干。再这么下去,就算别人不说我是废物,我也觉得自己快要发霉了。”

其实,他的那种神奇能力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吞噬一切负能量,但如果他不经常喂饱它的话,很可能他自己会被那种能力吞噬掉。

所以,他必须不断努力地去寻找负能量,才可以让自己一直活下去,同时继续提升自己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