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狰狞的大宋朝 > 第四十八章:争论

第四十八章:争论

“你说这堰塞湖结构不稳,可有根据?”

一声暴喝之后,任仲秋冲陆俭问道。

陆俭不知道自己只是提个意见,这知州大人怎么如此激动,但他还是按捺住性子,解释道:

“这用不着什么根据,大人您想,山体垮塌下来的泥土,都是稀松的,也就是说,拦住这些洪水的,是稀松的泥土。

试问,就连专门用岩石堆砌,修建得严丝合缝的堤坝,尚且有被洪水冲垮的可能,那么这些本来就是稀松泥土形成的堤坝,会受得住洪水的冲击么?

万一上游再有洪水冲来,说不得就得将拦截花山坝湖泊的泥土给冲垮。”

“有道理!”

陆俭话说完,蔡卞和杨时当即附和。

纪庄的脸唰的一下就白了。

任仲秋的脸色也很不好看,可是他不知道如何反驳陆俭。

“那你说要疏通这堰塞湖的水,该如何疏通?”他提问道。

疏通堰塞湖水的办法,后世有很多,但大都依赖于科学技术,这些技术,在宋朝当然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效率快的方法,基本上都不能用,陆俭提议,逐步挖堤,让湖水慢慢的降。

“世间之事总有意外,你既然说堰塞湖结构不稳,堤坝不够牢固,你这样逐步挖堤。

万一湖水在流动的时候冲走堤坝的泥沙,说不定瞬间就会溃堤,倒时洪水淹没下游村镇,谁来担责?”

任仲秋指出陆俭办法中的弊端。

陆俭承认,会有这种可能,但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虽然有风险,但值得一试,我们可以先转移下游的百姓,这样一来,即便溃堤,也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既然你没有绝对的把握,那何必去疏通这河道?咱们从上游重挖一条河道,截断泗水,这样花山坝的湖水就不会上涨,也不会冲垮堤坝。

只要暂时稳住那山体垮塌形成的堤坝,久而久之,泥土凝实,自会牢固。”

任仲秋说道。

陆俭却不同意:

“正如任大人所说,世间事都有意外,依照我的方法有溃堤的可能,难道依照大人您的方法,就一定不会出现溃堤的可能么?

再说,我们挖堤疏导湖水,虽然不能避免所有风险,但至少我们掌握了主动,可以将危害降到最小。

若我们不疏导湖水,那必然身陷被动,谁知道它哪一天会溃堤,若是其突然溃堤,下游百姓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必然受灾,到时水漫四野,又该如何补救?”

陆俭说出自己的担忧。

“那只是你的猜测,万一不会呢?”任仲秋喝道。

“虽然这只是猜测,但难保不会成真,凡事未虑胜,先虑败,任大人不应太过乐观。”

“放肆!”

陆俭话音落下,任仲秋当即怒声呵斥。

“你是什么东西,黄口小儿,也敢来教训本官!?”

见陆俭执意要疏通河道,还将自己每一句话都给抵回来,任仲秋心内恼怒不已。

说不过,他就想用身份来压。

“你一市井小民,怎敢在诸位大人面前指指点点,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给我滚出去!”

任仲秋盛气凌人的骂道。

被陡然呵斥,陆俭还未说话,杨时先咳嗽了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满。

“任大人,陆俭只是与你议论,不必生气吧。”

被杨时这么一说,任仲秋却还怒气不减:

“杨大人,我等朝廷命官议事,他来参与,本就不合规矩,下官让他出去,并无不妥。”

陆俭是自己带来的,任仲秋这么说,显然连自己面子也不顾忌,杨时心中,不满更甚,笑了笑,道:

“任大人还不知道,陆俭献策有功,昨晚本官已任命其为京西路治水副使,我等议事,他有权参与,提出意见,也是分内之事。”

杨时的话,掷地有声。

“什么?”

任仲秋当即吃了一惊,不仅是他,徐州众官员都面露惊容。

由不得他们不惊,因为陆俭年龄太小了,不过十七岁,竟然被任命为治水副使。

这虽然不是一个职官,没有品级,但却拥有特权,而且权力极大!

从副使之名,就能看出来。

在治水一事上,他的权力仅次于杨时。

而且,他们还意识到一个问题,任仲秋刚说陆俭是市井小民,杨时便把他治水副使的身份说出来,这是在赤果果的打脸啊.........

不少官员眼睛有意无意的看向任仲秋,都不免替他感到尴尬。

任仲秋心内,更是糟糕无比。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小子竟然被杨时任命为治水副使!

陆俭若真的是治水副使,那他在治水之事上提出的意见,分量可比自己的话重多了。

自己天衣无缝的安排,难道就要被这黄口小儿破坏么?

任仲秋不甘心,不禁思量起来。

“想不到杨大人才来一天不到,竟然连副使都任命好了,杨大人做事,果然雷厉风行。”

陆俭提出的方法,可以解决他查看不到堤坝的问题,蔡卞当然是不反对的。

“本官认为陆俭说得对,正是因为花山坝湖泊危险,我们更应该掌握主动,这逐步挖堤之法,可以实施。”

蔡卞将此事拍板下来,纪庄身子一抖,差点就要吓尿,任仲秋急忙上前:

“大人,事关重大,且慢决定。”

“怎么,任大人还不同意么?”蔡卞皱眉。

任仲秋极力反对疏通花山坝湖泊一事,已经让他心生怀疑。

任仲秋虽然不同意,但他也不敢明说,刚才与陆俭的争论,他已然落了下风,要是再争论,只会让人怀疑。

此刻的他,不是想说服蔡卞和杨时相信自己,他只是想为自己争取一点时间。

面对蔡卞询问,他惭愧的拱手:

“先前是本官失态了,原本只是普通的辩论,没想到成了意气之争,让两位大人见笑。”

蔡卞和杨时都有些惊讶,没想到任仲秋竟肯拉下脸来承认错误,就连陆俭也觉得不可思议,对方本没有必要向他示弱的。

承认错误之后,他对陆俭的态度似乎也好了起来。

“下官并非不同意陆副使的提议,只不过花山坝一截,地形复杂,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为慎重起见,下官希望杨大人和陆副使能去看了周边地势之后,再做决定。”

任仲秋的话,让众人再次一惊。

“查探地形之后再做决定?”

杨时挑起眉头,和蔡卞对视一眼。

任仲秋的这句话,是没有任何毛病的,也听不出来有什么企图,见他一脸真切,像是真的为了大局着想。

杨时思虑半晌,微微点头:

“任大人说得有道理,要做决断,还是得先看过地势才行,袖手空谈,哪怕有万言,也恐不得其法。”

说完,他对陆俭道:“不如我们今天就先去查探一下地形,到底使用什么方法,等回来之后再议?”

“一切都听大人安排。”

陆俭当然没意见,但他心中疑惑,先前与他争论得那么厉害的任仲秋,怎么会突然提出这个建议。

最重要的是在这种时候提出,他若是早早提出的话,不就可免了那一番争论了么?

他不由偷偷看了一眼对方,可对方除了一脸真诚,什么都看不出来。

“蔡大人,疏通湖泊一事,不急在一时,不若等我们查探地形,回来之后,再做定论?”

杨时对蔡卞道。

蔡卞点了点头,虽然不想耽搁太久,但疏通湖泊毕竟事关重大,能实地考察,是最好的,他可没有理由阻拦。

“杨大人不辞辛劳,本官自然无意见,那这件事,就等你们回来再议。”

杨时做事,丝毫不拖泥带水,见蔡卞答应,他当即便带着陆俭退出议事堂,准备趁着时间还早,今天就去查探地形。

杨时和陆俭离开之后,蔡卞开始与众人讨论安置难民,并选新址建城一事,大概讨论了一个时辰,议事才解散。

“大人!”

任仲秋一出来,韩令言便立刻走到他身边。

“他们已经去勘察地形了,若是地形与那小子提出的方法并不冲突,咱们该怎么办?”

花山坝湖泊被疏通,那什么秘密便都藏不住了,韩令言很担心。

任仲秋脸色阴沉,不过还未慌乱,现在的一切,都还在他掌控之中。

“别急,我故意提出让他们去查探地形,是为了给我们腾出时间。”

“哦?大人心中已有计策?”

见到任仲秋这么说,韩令言面露欣喜,急忙问道。

“那小子被任命为治水副使,并非杨时心血来潮,从他之前提出的束水冲沙法来看,可见他是有真本事的。”

任仲秋并没有贬低陆俭,他足够尊重自己的对手。

“正因如此,所以杨时对他极为信任,而他所提出的方法又恰巧可以解决蔡卞的问题,所以蔡卞也倾向于他。

既然两人都相信他,那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改口,同意我的办法。”

“改口?可该怎么让他改口呢?”韩令言问。

“找他谈,当面谈!”

任仲秋道。

韩令言吓了一跳:

“啊?大人,这么做会不会有风险?”

“单独与他交谈,别让人听到,不会有什么风险的。”

韩令言还有些担心:“可是他怎么会听我的呢?”

这话让任仲秋当即给了他一个白眼:“是不是太久没干事,现在连威胁人都不会了?”

韩令言这才反应过来:“哦,大人的意思,还是得使点手段?”

“不仅要使,手段还得狠!这小子敢与我争论,可见是个有胆识的,手段弱了,我怕你镇不住他。”

任仲秋神色凝重的吩咐道。

韩令言当即点头:“大人放心,下官会拿捏好分寸的。”

韩令言办事,任仲秋一直都比较放心,见他明白了自己的话,他也不再啰嗦。

“对了,蔡卞等会儿说不定会向难民询问下邳河防堤坝一事,我吩咐你的事,都安排好了吧?”

“回大人,下官昨儿半夜就把咱们的人安置在难民营中了,他们知道该说什么,不会出问题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