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大唐最强狂少 > 第五十五章 帝心?很难懂么?!

第五十五章 帝心?很难懂么?!

见场间一众大佬意见一致,李世民满意的微微颔首,又看向大殿正中的李临,温和笑道,

“子义,你看如何?”

李临微微拱手,笑答道,

“陛下及众位大人的爱护之意子义心中明白,自然不敢有违……”

李世民笑道,

“不过半年时间而已,眨眼即过,你也不必着急。

说起来,此犁既然是你所改进而成,便干脆为它赐个名字,以便史书之记载今日盛事!”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瞬间再次静寂下来。

房玄龄、孔颖达对视一眼,心中各自惴惴,

“子义虽然惊才艳艳,但是终究和陛下相处时日太短,只怕难以明白陛下的心意啊……”

长孙无忌面带微笑,注视着李临的同时,眼角余光划过了对面的李绩,想要看看他会不会为自己的儿子ting身而出。

可惜,李绩依然只是垂首静坐,仿佛一个木头人一般,并没有丝毫反应。

长孙无忌双眸微眯起,心道,

“难道李懋功早已预料到赐名一事,提前做好了布置?”

在场的大佬都是和暴龙李一起从刀山血海里滚过来的,彼此之间无比熟稔,在李世民提出赐名的瞬间,便明白其中深意。

他们的这位陛下因为得位不正,故而最是在意自己的名声,想要成为“千古一帝”名垂青史,让后人沐浴在他的光辉之下,从而忽略那些旁枝末节。

而现在李临献的曲辕犁乃是能够提升整整一倍耕作效率的“神器”,必然会被史官在史册之大书特书,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纵然到了千百年后,曲辕犁也必定会被后人敬仰尊崇,他又岂能放弃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扬名机会?

只是曲辕犁毕竟是李临鼓捣出来的东西,现在又处在公众场合之中,好面子的暴龙李自然干不出强行命名的蠢事,只得送出这一句话,希望李临的聪慧不会让他失望。

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清楚,李世民想要的就是一句“请陛下赐名”,李临自然也想到了。

但是想到,并不代表一定要做到。

他与李世民四目相对,坦然笑道,

“子义遵旨!”

一众大佬俱是一愣,长孙无忌更是zui角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

李临与孙思邈为长孙皇后会诊,的确对他长孙一族有恩,但是他长孙无忌与李绩却是妥妥的政敌!

如果李临只是一个富家翁,长孙无忌自然不会多加理睬,甚至可以安排族内的生意和李临接洽,给他一些便利。

但是如今看来,李临简在帝心,很可能迈入朝堂,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李绩的强助!

敌人的强大就是自己的危险,这可不是长孙无忌想要看到的局面了……

现在正好,李临没有读懂帝心,居然真的接过了取名之任,一旦稍有偏差,必然引得李世民不喜,那么献犁的功劳自然大打折扣!

这也省去了他亲自出手,引起旁人诟病的麻烦。

只是,一心观察李世民表情的他却没有注意到,对面的李绩依然面色淡然,甚至和他一样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

到底是李临的亲生父亲,虽然彼此之间并不亲昵,但是对李临终究还是有些了解的……

李绩垂首盯着面前的佳肴,内心却在疯狂冷笑,

“不懂帝心?!

论起对帝心的了解,老子都比不那混蛋小子!”

御座之前,李世民没有听到自己想要听到的话语,但却极其难得的没有发怒,反而问道,

“看来子义已有准备,不知所取何名?”

李临朗声道,

“贞观犁!”

长孙无忌:“?!”

一众大佬:“?!”

李绩:“厉害!”

李世民身形微微一震,随即双眸之中陡然绽放出两团无比璀璨的光华!

贞观犁!

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名字么?!

还有比这个名字更能让后世之人记住这个闪耀盛世的名字么?!

还有比这个名字更能让后人铭记他李世民的丰功伟业么?!

“李世民缔造贞观盛世,出贞观犁,大兴农耕……”

想到史书之将要对自己进行的赞扬,李世民只感觉自己浑身下三万六千个毛孔同时舒展开来,简直飘飘欲仙!

一旁的长孙皇后站起身形,带着其他四妃一起朝李世民行礼贺道,

“贞观犁出世,泽被苍生,福荫万民,千百世之后,天下子民也必然感念陛下仁德爱民之心,臣妾为苍生贺!为大唐贺!为陛下贺!”

殿中一众大佬这才回过神来,齐齐起身,再次朝李世民躬身行礼,朗声贺道,

“臣等为苍生贺!为大唐贺!为陛下贺!”

一股激荡环宇的气势瞬间扩散开来,带的那些纨绔们也被尽数感染,主动起身,为这一曲吟诵添了第三重奏,

“为苍生贺!为大唐贺!为陛下贺!”

气冲牛斗的恭贺声中,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行抑制住自己心中那无比狂暴的喜悦之情,朗声道,

“众卿平身,且先入座!”

“臣(妾)等遵旨。”

李世民看向仍然一脸云淡风轻的李临,笑而摇头,

“子义请先入座,待宴席散后,你我君臣再好好一叙。”

李临拱手一礼,

“遵旨。”

待李临回到自己的座位之后,暴龙李又对戴胄笑道,

“戴卿,明日早朝便将此事提出,而后过政事堂,即日颁令天下,开始全面使用曲辕犁。”

戴胄容道,

“臣遵旨!”

稍作停顿,李世民又指了指殿中那架曲辕犁,对身旁的王德吩咐道,

“将这一架曲辕犁收入宫中藏宝阁,以紫檀架载之,其钉一名牌,书李子义之名姓以及今日时辰,以作纪念。”

王德躬身应命,带着两个小太监便将曲辕犁抬回了后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