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大唐最强狂少 > 第四十九章 功在千秋!

第四十九章 功在千秋!

时值初秋,长安城外的田野之中已经初现一片金黄之色,沉甸甸的粮食即将成熟,看得田间的农户开心不已。

戴胄一身便服,坐着一辆租来的驴车,慢悠悠的行走在田间小路之,一边呼吸着凉爽的秋风,一边欣赏着这难得的美景。

对于他这个掌管全国田地、赋税的民部尚书来说,还有什么比这片即将丰收的田野景色更加美好的事物?

小半个时辰之后,他按照拜帖的记载,来到了英国公府下的一片庄子之中。

未等他下车,便见英国公府的李威引了过来,拱手施礼道,

“李威见过戴尚书!”

戴胄摆了摆手,笑道,

“老夫是便服出行,自然不必摆那官架子……

你家三郎何在?”

李威恭敬道,

“三少爷正在田间等候大人,请大人跟我前来……”

戴胄眉头一挑,显然对李临在田间等候他有些惊异,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车夫在庄子中稍作休息,便随着李威一同入了庄子外的田地之中。

李临正站在田埂之看着自家老爹的部曲在田中耕作,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不由转过身来,对行来的戴胄拱手一礼,笑道,

“戴尚书,有礼了……”

戴胄下打量了李临片刻,抚须赞道,

“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单单这份谪仙风姿,便不知要折煞多少世人……”

李临坦然笑道,

“虽然这是大实话,不过能从一向严于律己的戴尚书口中说出,终究还是让我有了一些久违的自豪之感……”

戴胄哑然失笑,

“子义当真是个妙人……

只是不知,今日约老夫来此,是有何事相商?”

李临笑道,

“不为其他,只是有有一物想请戴尚书点评……”

戴胄奇道,

“何物?”

李临微微侧身,没有正面回答,反而指向不远处靠在田埂之的一架直辕犁,笑问道,

“戴尚书可识得此物?”

戴胄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却还是颔首道,

“此乃直辕犁,以牛牵引用于翻土,乃是常用的农具之一,只是眼下正值秋收之期,用之不多,故而闲置……”

李临微微点头,又指向自己脚边的一架曲辕犁,笑问道,

“戴尚书且看,此物如何?”

戴胄定睛一看,那架曲辕犁与直辕犁大体相似,但仔细看来却又有多处不同。

他看了片刻,便蹲下身子将那一架曲辕犁扶了起来,当即身体一震,不可思议的看向李临,惊呼道,

“子义,此犁难道只用一头牛牵引便可使用?!”

要知道,目前大唐农户所用的直辕犁大多为是双辕,分别架在两头牛身保持平衡,这就需要犁辕很长。

但是戴胄手中这个曲辕犁,却是犁辕弯曲,并不冗长。

他的心里一冒出这个“单牛牵引”的想法便再难以自抑,甚至心跳都加速了三成!

大唐时代,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便是耕牛数量严重不足,没有这种大型牲畜牵引耕犁,翻土播种将会无比缓慢。

一旦李临设计的这种新式耕犁真的能够只用一头牛来牵引,便等于将整个大唐的生产力翻一番!

李临微笑道,

“除了只用一头牛牵引的好处之外,这种曲辕犁还有便于回转、操作灵活的特点,纵然是山间荒地,也能以之开垦……”

戴胄闻言,双眸瞬间圆瞪,身体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身为民部尚书,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当前大唐的农业生产情况。

截至去年为止,大唐登记在册的人口达到一千五百万,且几乎全年无人饿死,已经逼近盛世的门槛!

何为盛世?!

不是史书那些沉重的记载,也不是诗词中那些锦绣的华章,而是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人口!

无论是繁荣经济,还是开展战争,在这个没有热兵器出现的时代,人口代表着一切,只要人口数量足够,国朝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这便是大唐时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直接的表现!

而李临设计的这种曲辕犁一旦得到推广,大唐国土之中,那些山间荒地、丘陵野原、河谷浅滩,全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开发!

戴胄估计,以大唐现有的耕牛数量为算,最起码能够再开垦出两成的良田!

两成的良田便代表着两成的人口,也就是三百万人口!

按照大唐十比一的民兵比率,便是又多出了三十万军队!

这对于大唐来说,是何等重大的战略意义?!

这让戴胄如何能够不激动?!

不过他毕竟是六部尚书,朝堂大佬,心性自然远强于一般人等,深吸几口气之后便缓缓平复下了心情,摆弄了几下曲辕犁便重新看向李临,沉声道,

“兹事体大,子义且容老夫试一试!”

对于这种真正的战略级“武器”,戴胄实在不敢有丝毫大意。

但是李临对此却毫无惊讶之意,只是指了指戴胄的身后,笑道,

“李威已经借了一头耕牛过来,戴尚书请便……”

戴胄微微颔首,在李威的配合之下开始使用这架曲辕犁沿着田埂翻土。

二十余丈长的距离,戴胄不过片刻之间便耕了一个来回,重新回到李临身前。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松开手中的曲辕犁,一甩袍袖,竟然朝李临拱手、躬身拜下,行了大礼,

“子义此举功在千秋,利在万世!

戴胄代天下黎民,代大唐社稷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