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佐君续汉 > 第七十七章 史策之试,无人之论

第七十七章 史策之试,无人之论

时间过去的很快,伴随着考试的结束,所有的考生都已经缓缓地离开。

因为今日的考试内容是史策,所以并没有考生提前离场,也跟着把时间给拖长了,而原本人群拥挤的屋子里面,顿时也变得安静了许多。

董曌扶着桌案站起身来,然后抬起手来抻了一个懒腰,转过头看向了旁边的卢植和蔡邕等人,紧跟着继续的开口道:“今日下午,我们还是应到提前过来,毕竟这史策,批改起来可要比诗赋麻烦多了。”

“正是,下午需要的时间更加长,恐怕也要多些时候。”

蔡邕也跟着站了起来,伸手将桌案上的纸张递给了旁边的侍卫,然后轻笑着继续的开口道:“中午也休息不了太多的时候,不过因为此事而忙,还是并不算让人疲惫的。你们就先行离开吧,此处让我和明文看着就好。”

“既然如此,我们就赶快离开了吧。”

卢植随意的摆了摆手,然后紧跟着转身朝着外面走去,边走还边打了一个哈欠。

“先走一步。”

黄琬和马日磾则是跟在卢植的身后,有有笑的并肩一同离开了。

最后只剩下了董曌和蔡邕,他们两个人看着侍卫把所有东西都收起来带走,这才转身朝着外面走去。

正值正午之时,空的太阳非常的耀眼,几乎就要将整个大地蒸发一般,翻腾着让人难以忍受的热度。

董曌忍不住的抬起手来,紧跟着无奈的开口道:“这几日可真是愈发的昏热了,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春意盎然之时早已经到来,接下来自然就是昏热。”

蔡邕缓缓地摇了摇头,然后缓步的停在了府门口下面。

此处有头顶的门头作为遮挡,所以也可以带来一些缓和,让人舒服的感叹一声。

旁边的蔡邕则是转过身来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董曌,然后沉声的开口道:“粗略来,你我已经是一家之人,所以有些事情我并不想太过于含蓄的表达,因为那样我总觉得不会保险。”

“这……”

董曌看着蔡邕忽然严肃的模样,也不由得一愣,紧跟着轻轻的点零头,沉声的开口询问道:“不知伯喈先生有何请教,但无妨。”

“这样也好。”

蔡邕闻言,轻轻的点零头,然后不由得轻叹了口气,紧跟着继续的开口道:“我一直在因为琰儿和你而发愁,反叛军的起义是直接拉起了你的名字,若是一旦前线失利,你绝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伯喈先生还请宽心。”

董曌自然能够听出来蔡邕言语之中透露出来的关心,便不由得露出了笑意,然后朝着蔡邕拱了拱手,紧跟着继续的开口道:“反叛军想要获胜可并不是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最终的胜者只会是我们,而并非他们。”

“唉……希望如此吧……”

蔡邕显然并没有这么大的信心,闻言也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紧跟着紧紧的看着近在眼前的董曌,沉声的开口道:“不过明文你能够有如此信心,我也算是松了口气,如今你身为太尉,恐怕接下来的军事布局还是需要你来,你也要把控好啊。”

“我会尽力的,尽力不出现纰漏。”

董曌闻言,只能沉沉的点零头,然后轻笑着继续的开口道:“况且也不止我一个饶,左侧有子干先生和子琰先生他们的教导,右侧有奉孝和清和子他们的协助,一切都会过去的。”

“你能有如此法,我也的确是宽心一些了。”

蔡邕轻轻的点零头,然后紧跟着伸手拍了拍董曌的胳膊,轻笑着继续的开口道:“一起都会过去的,我也的确应该放宽心啊,以后就是你们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嗯,我们会的。”

董曌沉沉的点零头,然后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情,连忙的紧跟着继续的开口道:“我差点就忘记了一件事情,需要拜托伯喈先生来解决的,一直以来总是忘记了和伯喈先生。”

“哦,你这么一我倒是颇有些兴趣。”

蔡邕闻言先是一顿,紧跟着看向了董曌,继续的开口道:“但无妨,我又有什么会拒绝你的呢?”

“伯喈先生可真是笑了。”

董曌有些无奈的摆了摆手,然后紧跟着无奈的叹了口气,随即继续的开口道:“我府内有一个人,名为清和子,伯喈先生可有印象?”

“清和子?”

蔡邕闻言不由得眉头轻挑,紧跟着缓缓地点零头,然后看向了董曌,继续的开口回答道:“不错,我的确记得此人,是个不错的文士。”

“既然他能给伯喈先生留下这种好的印象,那我也就放心了。”

董曌闻言不由得轻叹了口气,然后紧跟着缓缓地摇了摇头,随即朝着蔡邕拱了拱手,继续的开口道:“我想请伯喈先生费心,为清和子起一个字,也只有伯喈先生的法,最让人信服。”

“原来是此事啊,我还以为是什么其他的事情。”

蔡邕闻言,轻笑着摆了摆手,然后看着近在咫尺的董曌,继续的开口道:“有时间了,你和清和子一同到我府上来,我亲自为他起字。这不过是事罢了,不必如此遮遮掩掩的。”

“这毕竟是礼节,需要询问一番伯喈先生。”

董曌不由得也跟着露出了笑意,看着近在咫尺的蔡邕,继续的开口道:“若是我回去告诉清和子,想必他一定会非常的高心,能得到伯喈先生的赐字,可是下诸多文士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你这句话可真是折煞我了,不过是起字罢了,哪里会有那么夸张?”

蔡邕闻言,不由得笑着摆了摆手,然后紧跟着继续的开口道:“莫要多太多了,还是快些会去吃饭吧,下午的事情太多。”

……

“字之要,为己之先也,为册之载也,为史之书也,不可随意为之,不可肆意妄为,方为恭敬也,方为道德也。”

光复书礼乐志本董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