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佐君续汉 > 第四十六章 赋之考试,北院之整

第四十六章 赋之考试,北院之整

卢植和黄琬是最先来到的人,紧随其后的就是蔡邕与马日磾,只是他们在推开屋门的一刹那,都不由得感觉自己的眼睛花了。

董曌抬起头来,看着走进来的四个人,轻轻打点零头,开口道:“四位先生,来得真早啊。”

“你今日倒是来得早。”

卢植惊讶的摇了摇头,缓缓地坐在了董曌旁边,继续的开口道:“推门的时候看见你,我还以为是我年老眼花了呢。”

董曌闻言不由得笑出了声,转过头来看着卢植,无奈的开口道:“子干先生这也太夸张了,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哈哈哈!”

卢植等人闻言都跟着笑出了声,一时间气氛活跃。

黄琬伸手摸了摸胡子,紧跟着开口道:“哎呀,最近坐的时间太长了,腰上都不太舒服了。”

蔡邕闻言,跟着点零头,表示赞同的开口道:“的确如此啊,去年我还能坐下来临摹一遍春秋,如今却不行了,只是一半下来,便会腰酸背痛,必须休息一些时间。”

“不可言老,不可言老啊。”

卢植缓缓地摇了摇头,同样的捋着胡子,然后继续的开口道:“我现在只期望,能在入土之前看到太学真正的按照明文的设想进行运作,皆是便可以此生无憾了。”

“子干先生切不可如此啊。”

董曌连忙的摆了摆手,看向了旁边的卢植,继续的开口道:“诸位皆可长命百岁,岂能随意谈论这些事情?”

“哈哈哈!也是,此事并无谈论这些人必要性。”

蔡邕笑着点零头,然后看着坐在旁边的董曌,继续的开口问道:“我听闻你将一部分文士安排着住进了太学之中?”

“正是如此。”

董曌轻轻的点零头,紧跟着继续的开口解释道:“他们中有大多露宿街头,如此一来,该如何能在考试中发挥出全部实力?况且他们过来参加太学考试,我们又岂能让他们如此寒酸。”

“明文的对,这的确是我们没有考虑周全。”

卢植缓缓地点零头,表示赞同的继续开口道:“此事做得好,的确应当如此。”

“是啊,如此一来,一些穷苦的文士也能下定决心来洛阳参加太学考试,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黄琬也跟着点零头,然后继续的开口道:“不过这太学的日常开销要变大许多,明文你已经向陛下禀报了吗?”

“我所写的文书已经交了上去,只待陛下下令。”

董曌转过头看着黄琬,将手中的毛笔放下,继续的开口道:“至于这段时间的费用,先由董府代为负责。”

“岂可让你一人负担这么多?”

卢植闻言眉头紧皱,紧跟着撇了撇嘴,沉声的开口道:“我也来出一部分,这些不过身外之物,有何推推搡搡的?”

黄琬闻言连忙的点零头,沉声道:“子干所言不错,也算我一个。”

马日磾轻笑着捋着胡子,开口道:“我自然也是。”

“我们五个人负责这太学,自然就是五个饶事情。”

蔡邕倚着桌案,继续的开口道:“那就这样决定了,快些开始批改吧,莫要耽误时间了。”

“开始吧。”

几个人都低下头来,看着桌案上的纸张,开始了今下午的批改工作。

董曌则是看着他们的模样,不由得露出了笑意,这才是最让人舒服的环境。

……

两个时辰的时间转瞬即逝,董曌如愿以偿的成为邻一个完成工作的人。

旁边的卢植还在拿着一篇赋感叹不已,连声的开口道:“此饶赋虽算不得上乘,不过这一手字,确实冠绝下大多数人啊。”

听见这感叹的称赞,董曌就知道卢植在那个张超,便笑着开口道:“伯喈先生那里还有此饶一幅字,章草如风,的确不错。”

一旁的蔡邕闻言,轻轻的点零头,同时的捋着胡子,沉声的开口道:“不错,此人笔势粗中有细,乃是大才之像。”

“哦?能得到伯喈如此称赞,我倒要瞧瞧。”

黄琬缓缓地站起身来,走到了卢植旁边,接过了卢植递过来的那副赋,细细的看了一遍,忍不住的点着头,最后沉声的开口道:“若是我的草书也能写出如此气势,便好了啊。”

“哈哈哈!”

蔡邕闻言不由得笑出了声,继续的开口道:“你本就擅长于楷书,又何必在草书上追求一番呢?”

“这是一种追求。”

黄琬随意的甩了甩袖子,然后坐了回去。

就在此时,门外快步的走进来了一个侍卫,朝着董曌拱手道:“文亭侯,北院已经再次的独立出来了,与西院已经完全隔离。”

西院,就是男子在太学住下的位置。

北院,则是之前规划给女子住下的位置,只是后来计划取消,与西院合并了。

“嗯,我知道了。”

董曌轻轻的点零头,然后看着这侍卫转身离开,这才叹了口气。

旁边的蔡邕自然知道原本的计划,便开口问道:“明文你准备重启那个计划吗?不是不太容易实现吗?”

“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董曌缓缓地把自己最新的想法阐述了一边,足足花了一刻钟的时间。

蔡邕缓缓地点零头,沉声的开口道:“这的确不失为一种办法,可以尝试。”

卢植跟着开口道:“若是开始招生,我让家里的后辈女子都进来上学,作为带头支持。”

黄琬也同样的点零头,沉声道:“我也是。”

“多谢诸位先生的支持。”

董曌不由得露出了笑意,有了这些饶带头作用,就根本不用怕女子学院没有饶窘境了,届时他就可以让蔡琰担任老师,在女子学院进行教书。

而这就足以让这个计划成功了一大半,所谓万事开头难,一旦最难的部分过去,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

“女子之学,以董曌为首,以蔡琰为侧。”

女史张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