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佐君续汉 > 第十二章:天下文宗,绝世之士

第十二章:天下文宗,绝世之士

微风轻抚而过,带来了些许清凉,似乎是想要把沉睡已久的洛阳吹醒,可惜并没有什么作用。

董卓等人在身后百无聊赖的商谈着美人大计与府内的风水大业,远处的一众文官同样压低了声音嘀嘀咕咕,不时的朝着这边看过来。

董曌则是站在城墙边上,望着外面的风景而不禁有些发呆,偶然的低下头去,正巧与抬头的张辽四目相对。

此时的远处官道上缓缓地走来了一支车队,一众近百人的士卒将中间有些破旧的马车紧紧围绕,显然是董卓派去迎接的人,护送着目标归来了。

一旁的士卒连忙的转过身子,朝着董卓拱手说道:“太师,他们到了。”

“哦?”

董卓连忙的让旁边的李儒把他搀扶起来,快步的走到了董曌旁边,看着远处的车队,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说道:“终于是到了,我们下去迎接。”

周围的所有人闻言,尽数拱手说道:“喏。”

随即董卓带头,领着所有人朝下面走去,就连一向唱反调的卢植等人也一声不吭的跟在后面,一时间颇有盛世能臣汇聚的模样。

董曌则是并未动弹,看着其他人往下面走去,不由得轻叹了口气。

“公子。”

清和子缓步走到了董曌身旁,拱手说道:“公子不下去吗?”

“这地方视线好。”

董曌鼓起嘴将面前城垛上的灰尘吹去,然后直接趴在了上面,望向车队缓慢的走来,便不再说话。

他并不想给蔡邕的第一映像是董卓之子,所以还是决定在晚上文会之后,专门拜访蔡邕。

当然,这个地方也容易欣赏蔡琰的模样,不然若是站在面前还是大肆盯着别人看,恐怕登徒子的形象就要伴随他一生了。

不过站在后面的清和子显然不知道董曌的真实想法,他只觉得董曌越来越神秘,不由得盘算着今日回去要怎么描写自家公子的神秘气质。

“你再想些什么?”

董曌转过头来看着清和子一脸的奸笑,不由得眉头一皱,开口问道。

“没什么……”

清和子有些慌张,抬起头看着车队已经走近,连忙的指向外面说道:“公子,他们已经到了!”

董曌看着清和子的表情,不由得摇了摇头,还是转过身看向了城外。

城门大开,董卓为首的众人已经走出城去,在城门外等待着车队走来。

车队速度不快,却也一路晃到了跟前。他们在距离董卓等人百米的距离便停了下来,紧跟着从马车上走下来了一位发须有些花白的老者,身后紧跟着一位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女。

老者身上是有些寻常的麻布袍子,却难以掩盖其身上的书生气。

而少女身着白色长衫,略显朴素的衣裳在她身上却显得有一种静之美,长发有些随意的扎在身后,搀扶着老者朝着城门的方向走去。

董曌忍不住咽了口口水,他觉得他两世加起来,即便是算上这个身体曾经的十几年也才三十多年,这就是梦中情人的模样,虽然不至于美得倾国倾城,却让人心中难以抑制心跳。

一旁的清和子走到旁边,瞥了一眼下面的众人,然后仔细的观察着董曌的神色,随即饶有兴趣的开口说道:“公子是不是突然想解除与万年公主的婚约了?”

“是啊……”

董曌轻轻的叹了口气,随即转过身来背靠着城垛,面无表情。

与上面的气氛不同,城门外的众人则是少有的一派和谐。

蔡琰搀扶着蔡邕快步走到了董卓跟前,二人连忙的行礼道:“太师。”

董卓看着面前的二人,满意的点了点头,摆摆手说道:“文优。”

“喏。”

李儒从旁边侍女的手中接过了一块儿黄布,缓缓地展开,沉声说道:“陛下圣旨。”

话音落下,除了李儒和董卓之外的所有人都缓缓地跪倒在地上,默声低头。

李儒看着所有的人都已经跪下,这才继续的开口说道:“诏曰:大儒蔡伯喈,深谙经文,领天下文人之正,虽为戴罪之身,准以戴罪立功,封祭酒,以兹行也。”

“罪臣,接旨。”

蔡邕双手沉重的接下了这块儿黄布,然后才缓缓地站起身来,也让周围的众人尽数站了起来。

“伯喈先生,我可是待你许久了。”

董卓伸手拍了拍蔡邕的胳膊,沉声说道:“宴席已经备好,还请伯喈先生移步。”

蔡邕连忙的拱手道:“多谢太师。”

“伯喈先生不必与我客气。”

董卓侧过身子,迎着蔡邕二人走入城门,城内有早已备好的马车等待已久。

清和子跑过去看着那一众人已经上了马车,朝着太师府的方向而去,不由得转过头来看着董曌说道:“公子,他们要赶往太师府赴宴了。”

“让他们去吧。”

董曌不感兴趣的摆了摆手,然后转过身去继续的看向城外,张辽正在指挥士卒收工,期间再次的抬起头来与董曌对视了一眼。

董曌顺势抬起手来,朝着张辽的方向摆了摆手,后者在愣了几秒之后,朝着这边拱了拱手。

然后便见张辽快速的把周围的士卒吩咐了几句,然后骑着马回到了洛阳城内,不一会儿便迈着步子走了上来。

显然张辽不知道这个应该是赴宴的时刻,董曌还在这里欣赏风景,便拱手说道:“公子。”

董曌指向城外,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张从事,不知城外的难民何去何从?”

“公子不知?”

张辽显然也有些惊讶,开口说道:“李郎中令说是奉公子之计,在不远处的平山下设立难民亭,调取国库粮食进行赈灾。”

董曌闻言不由得眉头轻皱,自言自语道:“文优先生奉我之计,动作这么快的吗?”

张辽则是拱手沉声说道:“百姓与难民都在歌颂公子之计,某也要多谢公子。”

……

“公子之谋,在于民也,计予臣,不流权柄之术,此古书所谓圣人也。”

——《日月先生传公子书清和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