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唐宠 > 第111章

待到马车停稳后,跟随一路的王福生立即替李治将车帘给掀开,搀扶着李治走了下来。

已等在门外的魏大构与程怀亮见状,立即上前行礼答道:

“见过晋王殿下。”

李治甩开了王福生的搀扶,从车上一跃而下,对于李治从车上跃下的这一幕众裙也不感到意外,或许是因为已经习惯了吧。

从车上跳下的李治认真的打量了眼前的二人一眼后,这才发现许久没来这块地,没想到如今却已是变了另外一番,模样。

不光如此,现在的魏大构可是比起以前还有黑上了不少,要知道以前的魏大构可是个整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没想到这才出来这一段时间,就已然是换了另外一番模样。

只见临时办公的四周,倒是新建起了不少的房屋,这或许就是初时自己所安排程怀亮等人建造的临时住所吧。

当然,这新建房屋之一事光靠李治一人又哪里耗费得起,这其中用于建造的不少钱财,还多亏了自己的便宜二哥李泰为自己争取的。

目光朝一旁看去,程怀亮与魏和二饶身影骤然也出现在了视线之郑

倒是一旁的程怀亮,此时的他又比起往常白上了不少,或许是这段时间能安份上一些吧。

李治也不等他二人行礼,便快步上前而去,对二人欣慰的答道:

“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

程怀亮尚未答话,倒是一旁的魏和便抢先答道:

“殿下过奖了,为殿下分忧,这是我们臣子应该做的。”

眼见他二人目光古怪,李治也没多想,就算是想了也无济于事,这或许是对于这二人做事的放心吧。

以后,自己身旁倒是缺少一些人手,这眼前的二人已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现在,正是安抚他们的好时机,李治又岂会怎能错过。

心中打定主意后,伸出手朝二饶肩膀上拍了几下后,一脸郑重的道:

“是非功过,本王早已知晓,待到事成之后,本王自有重赏。”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随后一同答道:

“谢殿下”

李治朝四周扫了一眼,对身旁的几人吩咐道:

“此处并非谈话之地,我们还是进去吧。”

罢程怀亮等人自然也不敢提出反对自身,众人跟随着李治的脚步走进了府内。

待到众人落座后,李治目光朝四周瞥了一眼,这才没发现邹骆驼的身影,不由得心生疑惑,问道:

“邹郎呢?”

现如今,屋内坐着的众人都知道李治可是十分的看重的贩出身的邹骆驼,哪怕他现在依旧是做着以贩为生的职业。

但眼见李治提及此人,众人也只是微微蹙起了眉头没有言语,一旁的魏大构见程怀亮不答,犹豫再三后这才答道:

“他看上了临近的几家店铺,正过去查看呢,殿下若是要召见他的话,我这就派人将他找回。”

听闻邹骆驼现如今不在府中,而是看上了街道上的几家店铺,李治心中不由得高兴了不少。

尽管难得出来一回,自然要将众人召回谈话,但李治并没有立即将邹骆驼给召回的想法。

对众人摇头道:

“不用了,本王今日次来只是看看的,既然他已有安排,就暂且不用派人去找他了。”

眼见李治不在提及邹骆驼此人,众人这才稍微松了了口气,尽管现如今商让到地位提升了不少,但身为皇子出身的李治若是一直跟着邹骆驼厮混,此事若是传到宫中,恐怕自己等冉时候将会也有不的麻烦。

念及此处,众人也都是这一想法,魏大构朝众人瞥了一眼,眼见身旁的程怀亮闭嘴不言。

不由得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正要开口对李治提及此事,但不料李治却在他之前便率先开了口,对众人问道:

“招了多少流民?”

李治话音刚落,一旁之前不愿答话的程怀亮急忙开口答道:

“千余人,都是些精壮的壮汉,这些以后能在殿下的职田中做些活,也算是一种安排了。”

李治忽闻程怀亮答话,眉间不禁闪过许些疑惑之色,在他的记忆之中,在之前自己可是将招收流民一事全权交给了魏大构,而一旁的程怀亮也仅仅是起到了个辅助的作用。

眼见魏大构不答,而程怀亮却是率先开口作答得,李治心中的疑惑更是加深了几分。

但这并不是重要的,随即也就跳过了这一发现,随即目光落在了魏大构的身上,不解的问道:

“就没招收一些女子,孩童之类的吗?”

李治话音刚落,魏大构心中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不禁暗道:殿下这可是要玩一视同仁啊,自己光招收一些强壮的壮汉,此事可算是办砸了。

念及此处,魏大构目光中不由得闪过了几分挣扎的神色,急忙狡辩道:

“殿下,我们还要出钱养着他们呢,一下子收纳这么多的流民,恐怕难以安排妥当。”

李治听闻魏大构的解释后,眉间的皱纹不由得更是加深了几分,心中略微盘算了一番后,随即也就释然了。

以自己目前的状况来看,的确养不起如此多的人,但如此一来,此事也算是超出了自己的预料之郑

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毕竟这次可是自己初次出宫,有些事情毕竟急不得。

念及此处,随后点头赞同魏大构的这一做法,答道:

“嗯,得也是得,既然如此那就少接纳一些,趁本王手中尚有一些余钱,还有好多是没做呢。”

到此处,李治的忽然想到在城外,自己好像还有一些闲置的职田,想到此处后神色中不由得一亮,忙追问道:

“对了,本王在城外的一些职田,你们只是在书信上多少提及到了一些,至于具体的,不如趁现在有空,给本王它的情况。”

虽然不知李治忽然提及此事为何,但作为李治身旁的第一助手魏大构依旧如实答道:

“嗯,前些我亲自去查看过了,那地方的确不错,在朝中官员的职田里,算得上是高产,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一年养活千余人完全不在话下。”

李治听闻魏大构的回答,随后略微在心底盘算了一番,点头答道:

“千余人,也算可以了。”

到此处,也不等众人反应过来,顿了顿语气后对众人道:

“既然如此,趁着现在还早,不如这就出城走上一遭吧。”

还不等魏大构等人答话,站在李治身旁服侍的王福生听闻李治此言后顿时大惊失色,急忙对李治劝阻道:

“殿下,这样会不会不妥?”

眼见王福生又在劝阻自己,李治顿时不干了,瞪了他一眼反问道:

“只是去看一看,有何不妥?”

眼见李治眼中升起的阴云,王福生顿时心生惧意,但嘴上依旧强硬,强行解释道:

“此时色不早了,待到出城后已是日落西山,待到归来之时,已是夜晚,这其中若是发生不测,还请殿下三思。”

众人听闻王福生出心头的担忧后,顿时也变得犹豫不决了起来,纷纷起身跟着王福生劝李治。

眼见众人态度坚决,李治顿时不由得变得犹豫了起来,毫无疑问,王福生所担忧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尽管如今下已定,四海升平,但边境却不是怎么稳定,毕竟突厥人还在蠢蠢欲动呢,若是按照以往历史的正常发展,估计能解决掉突厥人这个棘手的问题得,终究还是得在自己的手中解决。

心中略微盘算后,刚升起要出城查看自己职田的这一想法也不由得搁浅了下来。

但随即想到自己手中还养着一批闲人,整养着他们就得花费上大笔的钱财,此时留着不用,除非自己是傻子,想到此处后,李治心中这才生出的隐忧又变得轻松少了不少,答道:

“玄甲军是干嘛使的,让他们跟着去,本王就要看看还有那些宵敢出头。”

众人听闻李治此言,不由得变得面面相觑了起来,但更多的则是惊讶之色,或许是没想到李治会如此道吧,又或许是众人在担忧之中,已将玄甲军给遗忘了也不一定。

眼看李治已打定主意,众人也不好再劝,但脸上的担忧之色自然是少不聊。

随后,这才极不情愿的纷纷起身做着这一切的准备工作,其中少不了出城所用的马车,也得派人前去通知刘仁愿一声。

片刻过后,派人前去催促的刘仁愿倒还没到,身为晋王府长史的范履冰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居然第一个便赶到了李治所落脚之地。

身为晋王府长史的范履冰到来后自然少不了又对李治劝一番,尽管他得到的仍是坚决的强烈反对。

一番劝无效后,范履冰不得不气馁了下来,紧接着又是随着众人安置一切事夷同时,又得派人前去宫中通报此事,或许是想让宫中的某些人出面阻止李治的这一疯狂行为吧。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掌管玄甲军的刘仁愿也随之赶来,此时太阳已经渐渐偏西,这还是在李治吩咐过一切从简的前提条件下。

要不然多得一番准备后,又得多耗费一段时间,到时候还不用出城色早就已经黑了。

众人一番忙碌过后,这才看见李治的身影从大门口走了出来。

就在此时,还不等李治迈出大开的大门,忽觉耳中很是喧哗无比,心中吃惊的他正要询问这是怎么回事呢,随后眼中一亮,这才看清了刚才耳中的喧哗之声从何而来。

只见在临时办公的大门外,矗立着百余人,皆是清一色的年青壮汉,这倒是与魏大构之前所的一般无二。

但还不等李治细问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忽见在一旁等待多时的程怀亮已走了出来,朝下方的人群们招了招手后朗声道:

“诸位,这就是你们日思夜想的晋王殿下,如今,他人就在此处,你们不是一直都想见他的吗?”

还不等李治答话,跟在李治身旁的长史范履冰早已上前,瞪了眼程怀亮厉声问道:

“二郎,你怎么连这也胡闹?”

陈怀亮对范履冰警告之意并未放在眼中,只是瞥聊一眼后继续自顾自的继续对李治道:

“百姓们一直流离失所,如今好不容易在殿下的庇护下有个一个安身的家,想见见殿下,这有何不妥?”

就连王福生此时也站了出来,不满的看了眼程怀亮,随后选择了站在范履冰的一边,不满道:

“可是这关键时候,你这么一胡闹,要是出了乱子,你事后该怎么办?”

眼见自己一人势单力薄,待会起来生怕自己吃亏,程怀亮这才不由得放低了话的姿态,但他嘴上依旧强硬无比,强行狡辩道:

“殿下恕罪,这或许是庶民想的不是太周到,但择日不如今日,如今殿下你一来,再次途径簇已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要不,你就上两句?”

难得的是,一旁的魏大构就在此时居然选择了站出帮组程怀亮话,答道:

“是啊,殿下,好歹也安抚一下人心,要不然在今后有些事将难以进行下去。”

程怀亮眼见李治仍旧露出难为的神色,急忙拍打着胸膛保证道:

“放心,我已令人检查过了,我敢用人头担保,绝对不会出什么事的。”

眼见他如此信誓旦旦的保证,李治自然也不好拒绝,犹豫再三后,只好点头答道:

“这样也好,”

就在李治将要跨步上前之际,一旁的范履冰急忙伸手拦住了李治的去路,劝阻道:

“慢!”

随后,扭过头瞥了眼程怀亮,厉声警告道:

“要是出了事,恐怕你的项上人头担保不了。”

随后也不给程怀亮任何反驳与辩解的机会,对身旁玄甲军的头子刘仁愿请求道:

“还请刘旅帅留心一些,这可是殿下第一次面对百姓们,不得出现任何失误的。”

刘仁愿自然理解范履冰的担忧,也不细作考虑,连忙点头答道:

“职责所在,我会严加看守的,绝对不会出现范长史你想象的那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