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捉妖法师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位奇人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位奇人

曾谦吓了一惊:

“大人,下官是奉您的号令,跟随那两位秉公办案,可不敢有半点私情啊。”

“是么?”

独孤泰道:

“那今日张大人说,八月十五前、九日之内,他就可以破案。

既然你跟随他们多日,依你对他们办案进展的了解,这可能么?”

曾谦道:“张大人办案,一向独来独往,赵法师更是神机莫测,让人一点边都摸不着。

他二人一同办的案子,虽然下官一直在旁,也只是照他们的吩咐做事而已。

这里头的各种玄机,下官真是一无所知啊。”

“一无所知?”

独孤泰冷冷看着曾谦,好像要把他看穿。

曾谦低着头,不敢说话。

“退下。”独孤泰道。

“是。”曾谦好像得到了大赦,连忙退了出去。

独孤泰又拿起了那本《道德经》,缓缓翻开一页。

泛黄的书页斑驳脱落,就像是一件古墓里的冥物。可上面的古体大字,蜿蜒飞脱,又像一只只狂舞着的黑色鬼怪: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移花接木。

侯良景。

张陌尘。”

独孤泰说完这些名字,缓缓合上了古册:

“赵寒。

……

……

城西的小巷里,有一座破旧的阁楼,门前冷冷清清,只有一两个衙役守卫在打着盹。

曾谦带着赵寒走了进去。

阁楼里,到处是高高的书架,摆满了各种古本文册。中央是一条狭窄的过道,昏昏沉沉的。

过道入口有一张小案,两三个小吏拿着小酒壶,一边玩着樗蒲骰子,一边骂着:

“这姓裴老头又聋又哑,想找个人都找不着,我这还有事要办呢。

这独孤县令也真是的,还不赶紧把这老头给换了?”

“像这种管文书旧库的位子,无权无势、没有任何升迁希望,哪个想来?”

“也是。反正这公事,做与不做也一样。那老头慢些,咱正好歇着不是?

来来来,再来一局……”

曾谦皱了皱眉,犹豫了一下,才对那几个小吏道:

“诸位,这里怎么说也是县衙文库。身为属吏,在此饮酒戏乐,可是有违朝廷律法的啊。”

“哟,是曾大人啊?”

小吏们的官阶明显比曾谦低,却没有行礼:

“朝廷律法?

律法是用来管你这种老实人的,对我们兄弟几个有个屁用?”

“我说曾大人,你平日总是那个缩着头、不敢说话的样子,怎么今天倒来劲了?”

“就是,哈哈哈……”

三人嘲笑着,肆无忌惮。

曾谦说不出话。

这三人的官虽小,可个个都是上面有“靠山”的人,随便哪一个,他都得罪不起。

赵寒一笑,身影一闪。

啪啪啪的三记耳光,打得几个小吏眼冒金星。

好半天,他们才回过神来,顿时怒了,指着赵寒道:

“一个小小平民,竟敢殴打朝廷命官,你……”

赵寒抬腿就是三脚,三人整个飞了出去,重重砸在了墙上,落了下来。

“朝廷命官?”

赵寒笑道:

“像你们这种光吃粮不干事的人,还配叫做‘官’?”

那三个小吏一愕,忽然捂着自己疼痛欲裂的身子,嗷嗷地惨叫了起来。

赵寒不再看他们一眼,只左右看了看,笑道:

“曾大人,您说的那位,管文库的裴大人呢?

我要看的书,得找他才能看得到,对吧?”

曾谦点点头,也往阁楼里看去,可书架和过道都是昏沉沉的,看不见任何人影。

赵寒往过道走了进去。

“哎赵法师您不能进去啊,这裴老有规矩,外人不得入内,否则……”

曾谦的声音回荡着,少年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阁楼深处。

……

……

这阁楼里空间很大,书架把光几乎都遮住了,一片昏暗不明。

赵寒找不着人,索性爬上木梯,在书架上找起了他要看的“书”来。

“贞观三年,南城五柳巷十八户册录,不对。

武德七年,北郊小桓村五十六户册录,也不对。

老天,这山高海阔的,小寒爷我得找到什么时候……”

他把书拿下来、看看书脊不是自己要的,就立即放回书架上,速度飞快。

过道上,突然有一点烛火,幽幽生了起来。

赵寒一回头。

火光中,一个老年官吏手捧烛台,拿着一本古旧的卷册。

来之前,赵寒已经听曾谦讲过了,这是个存放上邽县旧时卷册的文库。他要看的那十几年的文书,就在这里。

而管理这个旧库的,是一个姓裴的老吏,听说是个聋哑人。

“是裴大人吧?”

赵寒笑道:

“抱歉,因为一直找不到您,所以在下就冒昧自己动手找起来了。”

老年官吏就这么看着他,一言不发。

“哦差点忘了,”赵寒道,“曾大人说过,您老的耳朵和嗓子都不太方便,而这里又没有笔墨纸张什么的,这可不太好办了。”

他又看了看,那满屋的书架:

“其实,在下就是想找一下那武德元年的户籍卷册,来看一看……”

“大业十四年。”

那老年官吏突然开口了。

烛火下,他那张皱纹起伏的脸忽明忽暗的,望着赵寒:

“这里,没有李唐的武德元年,只有大隋的大业十四年。”

赵寒稍稍一愕。

前面,曾大人说了,这位裴老是个聋哑人。

他怎么突然说话了?

而且不止是如此,据曾大人所说,这位“聋哑”的裴老,还是这上邽衙门里,一位大名鼎鼎的“奇人”。

这旧库存放的,都是那些旧时的、不常使用的文册旧档。

这位裴老是位记史,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吏。

他年纪很大、又聋又哑,也没人知道他的全名是什么。

过往这么多年来,这么个大文库里,各类旧文书积累了成千上万。

这位裴记史就一个人,一做就是十八年,一个帮手都不要,样样书册都整理得井然有序。

而来这里调看书册的官吏人等,都必须遵守他的“规矩”。

你要什么文册、什么时候要,就写张字条,连同衙门的调文凭据,一起放在外面的案子上,然后就是等。

决不允许任何人,擅自进入藏书区域。

无论多大的官过来,都是这样。

你就算着急也没用。

因为这么多的书,没他的帮助,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找到想要的书。

可无论你多着急,到了限定时辰的最后一刻,他又一定会出现,把你要的书交到你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