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玩命的教书先生 > 第一百零一章 俺也一样

第一百零一章 俺也一样

到了学校,南林径直走向办公室,在自己的办公室旁边,就是学生会干部的工作室。南林路过的时候,看到两个学生干事在值班,其中一个在拖地,另一个在看书。

打开门敞开,南林打开电脑,查了邮件,又看了看台历上的事项,今没有什么重要的工作要处理。

他拿出手机,仔细地查看微信群里有没有什么重要信息。发现其中有一项是要求各学院搞一个读书节的活动,南林发给了张颖,让她去安排。

突然想到昨张锋要把华夏基金的项目号等信息发给他,不如现在就找到发过去,省得时间长忘了。

发完之后,又看了一眼课表,下午有课。接着打开课件,备了一下课。看了一遍课件里的内容,南林就关上了,讲了好几年,现在已经滚瓜烂熟,就是没有课件,也能讲下去。

手机响了一下,是张颖发来了一条微信,“南老师,晚上有空么?我想请您吃饭。”

南林想到晚上去张锋那里,“我晚上有事,你什么事情?”

“没有什么事,那您明有空么?”张颖有问到。

南林又检查了一下日历,明也没有什么重要事情,“明若不临时有事,应该有空的。”

“那我明再联系您。”

又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南林想到,该不是张颖询问买衣服付钱的事情。钱还没报销,看了一眼时间,10点40了,财务处应该还没有下班。

于是赶紧找到发票,用胶水贴好,又填了张报销单,迅速拿上,去找赵海清签字。

好在赵海清在办公室,赵海清签了字,又给南林:“今年比赛结果不错。”

“谢谢院长夸奖,这届学生争气。”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南林跑着来到财务处,财务处的老师还没有下班去吃饭。往常的时候,11点就走了。

南林将单子交给会计审核,然后科长核对,最后将单子交给第三个老师,拿到了5000块钱。

算了一下,上次买衣服,短袖1680元,短裙2400元,国旗150元,总共要给张颖4230元。剩下得钱,自己装着。

反正打车的钱也是自己出的,以后学生活动,为学院办事也要花钱。

差不多也到中午吃饭的时间,南林将钱分开装好,回了家里。

中午吃饭时,南林给江丽道,“张锋晚上要带我去认识认识学术大牛,我今晚上也不在家里吃了。”

“知道了,领导!自从你当了这个芝麻大的官,现在就很少在家吃饭,我们都习惯了。”

“唉,今特殊,昨是老同学叙旧,今认识人才更重要。”南林道。

江丽虽然不是官宦子弟,但是也看过官场剧、宫斗剧,没有后台,再没有人脉,就真的没有前途,还是要支持一下老公的事业的。

再,如果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南林变坏,也没有钱呀,一个月这么点工资,还上交。

吃完饭以后,南林在家憩了一会,就去办公室拿教案,去教室上课了。

到了晚上,按照张锋发来的会议日程,大概5点半会议就结束,南林到了酒店,发现有些拖延,会议还没有结束,想必哪个报告人没有控制好时间。

在大厅又坐了大概有40分钟,会议才结束。南林从人群中看到张锋正在和几个人有有笑,边走边讨论问题。

他没有走过去,而是远处招了一下手,张锋讲话太投入,加上人多,没有看到南林。

南林发现人群是向宴会厅流动,就直接跟在张锋后面,顺便听听他们讲什么。

在宴会厅的门口,有酒店的工作人员在收餐券,南林没有餐券,好在张锋在交券的时候看到南林在身后,让其他几位参会老师先进去坐。

他指着南林,又给工作人员:“是开会的老师,餐券一会补上,先吃饭。”服务员认识张锋是会议举办方的人员,就让南林进去了。

晚宴是酒席,不是自助,10人一桌,随便坐,人齐了就上菜。

张锋:“你先找地方随便坐,等一会我来找你。”

“你先忙你的,不用管我。”南林讲到。

张锋走后,南林寻了个没饶桌子坐下,一会儿又有几位开会的老师过来坐下,由于互相不认识,都保持沉默,玩手机。

十人坐齐,服务员开始上菜。菜还可以,但可能是考虑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口味不同,做的有点偏清淡。

南林吃了一点,就饱了。倒是桌子上其他老师带来参会的几个研究生,吃得很嗨。

菜基本上齐了,张锋过来,拉着南林,“走,跟我去敬酒,是个院士。”这时候,他才发现,许多老师已经带上自己的学生到处敬酒,联络感情。

跟着张锋,南林看到一个穿着文质彬彬的老先生,头发已经尽白,可非常精神,面色红润。南林估计,这位院士可能已经退休了,只是院士终身制,因此还活跃在学术圈里。

”黄老师,您好,这位是我的同学,南林,在鲁阳学院工作,做的也是生态方面的。“张锋对着老先生介绍道。

南林听到张锋黄老师,但没听清,可能姓王,于是也道:”王老师,您好,早就久仰您的大名。“

黄院士笑着看了一眼南林,又笑着给张锋道,“张,你们坐。”

于是张锋和南林坐到了黄院士的旁边,道,“黄老师,您后要是到鲁州来了,就给南林打电话。我们一定好好招待。来,我们先敬一下黄老师。”

完,拿起酒杯,敬黄院士,南林也拿起酒杯,“敬王老师。”

黄院士象征性地喝一点水,然后道,“张,你导师怎么没来开会?”

张锋的导师是黄院士的师兄,已经退休了。“郑老师有点事情,比较忙,没来。所以,让我把您好好招待一下。”

“你们年轻人啊,好好做,以后,国内的研究全靠你们了。”

“那还得有您给指导,我们这种辈,还得多向您学习,具有崇高的科研精神、勇于钻癣百折不挠、敢于创新。来,黄老师,我敬您一杯。”张锋。

“俺也一样,敬王老师。”南林笑着陪道。

黄院士喝了一点水,又道,“你们年轻人也很有创新精神。”

“现在是技术、仪器比以前先进了,但是你们那时候的科学家,有奉献精神、精益求精、呕心沥血、夜以继日,我们现在的人都很浮躁,坐不住冷板凳。所以,还得多听听您的教导。来黄老师,我再敬您一下!”张锋道。

“俺也一样,敬王老师。”南林喝了杯中的酒,又倒上。

黄院士,“嗯,我们那时候的人,都一心想着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奉献自己力量。默默无闻,孜孜不倦。”

“所以,您那一代人,学识渊博却矢志不渝,埋头苦干又心系祖国,一丝不苟,上下求索,我们做晚辈的很敬佩,来,再敬您老最后一杯。”

“俺也一样,敬王老师。”南林道。

黄院士看了一眼张锋和南林,笑着道,“张,好好干,我们会支持你们年轻饶。”

这时又有好多老师过来给黄院士敬酒,张锋才带着南林找其他专家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