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无敌汉王 > 第八十四章 糖葫芦

第八十四章 糖葫芦

刘武还是不太相信刘丕会医术。

他还以为刘丕是方才听到缇萦的话,只是照搬出来而已。

所以就问出这个问题,看看这小子到底能不能给个解释出来。

对此,刘丕会怕吗?

他哈哈一笑,摇头道:“父王这是在考校儿臣么?所谓肝气郁结,便是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急躁易怒。”

说着他看向缇萦,笑着问道:“先生,丕说得可对?”

缇萦点了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

事实上刘丕这话一出,她内心最后存在的一丝不信,也就彻底烟消云散了。

因为刘丕这句话,已经将肝气郁结的原理总结了出来。

一个不会医术的人,是不可能总结得出来,由此看来,刘丕的确身怀医术,而且,医术造诣恐怕比自己还要高很多。

甚至,连自己的父亲,都未必能比得上。

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从哪里学来的这一身医术?

对此,她只能将刘丕归根到天才这两个字上面了,不但是天才,而且还是被上天眷顾,能被圣人托梦的天才。

这般人物,着实是了不得。

听到连淳于缇萦都认可了刘丕的话,李氏跟刘武顿时更加震惊了。

他们看着刘丕的眼神充满了惊讶。

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还真的懂医术?

以前的刘丕,是一个纨绔,到处闯祸,处处不让他们省心,他们都对刘丕已经死心了,丝毫不将希望寄托到他的身上。

但现在。

刘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也变得沉稳,变得孝顺,还会研造各种利国利民之物,连韩安国,张羽跟孙太傅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不但如此,这小子竟然还才高八斗。

在东簪楼发生的事情,他们自然也已经知道。

如今在整个梁国上下,谁不知道世子殿下作出了一首《咏梅》?

这般佳作,哪怕是一些老泰斗级别的文学人物都自愧不如,如今外面坊间的百姓,都在传世子殿下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呢。

现在竟然又会医术,这小子,到底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刘武的心情,也因此而好转了一点,但一想到薄太后过世,而自己没能见到最后一面,不禁又悲从中来,心情又变得郁郁起来了。

很快,刘丕跟缇萦出了寝殿。

“先生,开药方这件事情就拜托给您了,丕负责让父王的心情好转,并且做一些开胃食物,好让父王吃得下饭。”刘丕对缇萦拱了拱手,说道。

“好。”缇萦没有二话,直接应下。

但她心中很是好奇。

不知道这世子殿下,会用什么方法来开导大王的心情?还有开胃食物,又是什么呢?

其实缇萦跟刘丕都知道,刘武的病情算不上严重,至少对于他们而言是这样的。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刘武因为薄太后的去世,导致心情郁闷,吃不下饭,肝火郁结,只要让他的心情开朗起来,不再郁郁,并且正常吃饭,这病自然也就好了。

那么问题来了。

在这个缺乏食材调料的时代,用什么来制作开胃菜?

就这个问题,刘丕便想了好久。

这个时代的人,哪怕是这宫里,饮食大多数也是肉食居多,就算是喝粥,也是各种肉羹肉粥,这种食物平时吃没什么,但对病患来说,就不太适合了。

时蔬种类也少,调料种类就更少了,刘丕想要做一些开胃的食物,不是一般的容易。

起码他想要做一些辣味的东西,几乎难如登天,毕竟,这个时代是没有辣椒的,茱萸倒是有,但那种辣味,又不正宗,而且微乎其微,不在刘丕的考虑之中。

之所以做一些开胃食物,目的是为了刺激味蕾,以达到增加食欲等功用。

“做些什么好呢?”

刘丕此时已经来到了御膳房,正皱着眉头思考着,缇萦开了药方之后,也跟了过来。

她实在是非常好奇,刘丕到底要做什么。

御膳房的总管跟众多御厨等人已经被刘丕赶出去了,此时纷纷在门口探着脑袋,他们也好奇啊,世子殿下是要做什么呢?

忽然。

刘丕的眼角余光扫过墙角,一下子定住了。

在那里,有着一个麻袋,里面装着一些东西,让刘丕感到很是眼熟。

像是一些果实,红彤彤的。

刘丕快步走过去拿起来一个,顿时将这玩意儿给认出来了。

他脸色大喜,一下子就想到要做什么了。

因为他手中拿着的这枚果实,是山楂啊。

山楂是什么,他太清楚了,这玩意儿核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既可以当做水果来食用,又可以用来制药,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

上一世,在刘丕小的时候,家里还用山楂做过冰糖葫芦去街上卖呢,他以前消化不良,或者不想吃饭的时候,父母就会拿一串冰糖葫芦给他,吃完之后会起到增加食欲的效果。

他方才还在想着做什么,现在一看,冰糖葫芦,可不就是最好的选择么?

成本又低,又简单,又有效果。

“就它了……”

想到便干,刘丕用一个竹篮子从那一麻袋中取出了一些山楂,兴冲冲地跑到案桌上,开始将山楂进行清洗,去核。

御膳房里有现成的竹签,倒也不用刘丕再去捣鼓了,他将竹签,将山楂串了起来,放到一边。

“殿下,您这是……”缇萦一脸的诧异,她自然知道这是山楂,但是这种东西,她本人却是不喜欢吃的,因为味道苦涩,即便是寻常百姓家,也不喜欢这种东西。

“等等你就知道了。”刘丕笑了笑,卖了个关子。

接着,他找来了饧块,也就是糖块,这个时代的糖远远没有后世的那么精细,甜度也不够,所以刘丕使用的数量有些多。

他烧开了水,将饧块丢了进去,开始煮熬了起来。

这是一门技术活,需要把握火候,刘丕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先是大火,最后转小火,很快糖浆就变成了有些浓稠的样子。

刘丕立刻将火熄灭,将串好的山楂浸入糖浆之中,旋转,使糖浆充分包裹住山楂,最后放置到阴凉之处,等到冷却即可。

这便是糖葫芦了,虽然卖相远远比不上上一世吃过的那些,想来也没有上一世的那么甜,那么好吃,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个新鲜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