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无敌汉王 > 第十四章 更好的纸张

第十四章 更好的纸张

其实这些丝绸,在外面是买不到的。

因为在这个时候的丝绸产品,非常昂贵,只有皇帝还有王室贵族的人才能使用。

寻常百姓所穿用的,还是普通的棉绢麻衣等物。

看了一圈,却并没有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刘丕便打断了周少监喋喋不休的介绍,问道:“关于次茧,你们作何处理?”

周少监一愣。

他不明白刘丕为何会问起这个问题,不过还是回答道:“次茧难以抽离出丝线,所以一般用来制作成丝绵……”

刘丕点了点头,说道:“在哪里?”

“殿下请随我来。”

周少监说着,便走出了这间屋子,径直来到了后院。

刘丕来到这里,入眼就是几个巨大的水池子,里面盛满了水。

有数人手持大棒,在篾席上面用力敲打,刘丕定神一看,发现篾席上面有一些蚕茧,经过大棒的反复捶打,这些蚕茧便散开连成了一片。

这便是丝绵了。

丝绵的工序要比丝绸简单太多了,仅仅只是用水煮沸次茧,脱除了胶质,用手工将茧剥开,加以清洗,浸没于水中的篾席上反复捶打即可。

刘丕还发现,距离这些水池不远的一处,有不少篾席摆放着,上面凝结了一层白色的东西。

注意到刘丕的目光,周少监便解释道:“殿下,这便是次茧的处理方法了,我们称之为漂絮法,不过每次飘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薄片,这些东西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刘丕点了点头。

这个他自然知道,事实上他的了解,东汉的蔡伦也正是根据这样的办法来改进了造纸术,从此之后,以麻纤维为主的纸张代替了丝纤维的方絮。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这种丝纤维,但这种玩意的成本对于普通人来说太高了,至今还是被上层阶级所掌握和使用。

所以现在书写的东西,还是以竹简为主。

但竹简这玩意太重,不好携带,而且占据存放空间太大,往往一篇长文需要用到大量的竹简,很不方便。

事实上严格说起来丝纤维薄片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纸。

因为这玩意等干了之后,再从外观看,显得松弛,表面粗糙,厚薄相差悬殊,并且绝大多数纤维和纤维束都较长,说明它的切断程度较差,是由纤维自然堆积而成,没有经过打浆、剪切等造纸的基本操作过程,不能算真正的纸。

方才刘丕看竹简的时候,脑瓜子里灵光一闪,直接想到了纸。

但这个时代还没有那种适合用来书写的纸,既然如此,自己何不尝试将纸弄出来呢?

之前在看关于黄老思想的时候,拿着那些厚重的竹简,刘丕便是忽然想到了这一点,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跟王春来到了这里。

造纸术啊,要是可以的话,刘丕当然想发明出来。

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利器呀。

虽然关于造纸术的关键步骤刘丕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没关系呀,他在这个世界是一国王太子,只要他粗略记得大步骤,再根据这飘絮法进行改进,直接将这些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发明出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在刘丕记得的关键步骤当中,只要将竹子进行脱胶,分散成纤维状,再将其弄成纸浆,用篾席飘絮法打捞成薄片状的湿纸,再弄干就行了。

看到世子殿下出神的样子,周少监忍不住唤道:“殿下……殿下?”

刘丕回过神来,微微一笑,他指着那些竹席上面还未干的纤维薄片,问道:“周少监,在你看来,这丝绵干透之后用于书写,比之竹简,哪个更方便?”

周少监不知道世子殿下为何会这么问,闻言还是点头说道:“自然是这丝绵比竹简方便多了,只不过这东西太贵了,寻常人家根本买不起的。”

刘丕点了点头,说道:“那么,如果我有办法制造出比这种丝绵更好的纸张,并且量多价廉,周少监觉得如何?”

周少监怔住了。

旋即眼中涌现出了浓浓的震惊之色。

殿下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制造出比丝绵更好,并且量多价廉的纸?

他绞尽脑汁,却怎么也想不出来会是什么方法。

不过他却很清楚,一旦真正有这样的纸造出来代替了竹简、绢帛可用于书写,那产生的影响是巨大无比的。

到时候,世上所有文人雅客,但凡读书者都受其利,必然会名扬天下,甚至名留青史。

想到此处,周少监的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了起来。

他眼神灼灼地看着刘丕,连忙问道:“殿下果真有方法制造出那样的纸?”

他心中自然也是很怀疑的,毕竟刘丕一直以来的名声都是一个纨绔。

说白了就是一个废物。

这样的一个废物,直接过来跟他说可以弄出比丝绵薄片更好的纸,换做是谁都不太相信呀。

刘丕微微一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朝着外面走去。

见状,周少监连忙跟了上去。

虽然他心中抱着怀疑态度,毕竟世子殿下平日里就是一个只懂得吃喝玩乐的纨绔,但万一殿下真的懂得呢?

哪怕他只是参与制造的过程,这对于周少监来说,也绝对是一个百年一遇的机会啊。

“殿下……”周少监搓着手,刘丕的这番话,让他心痒难耐。

若是寻常人,他早就进行逼问了,但没办法,对方是世子殿下,他只能强忍着内心的好奇。

“具体方法到时候再说,你先派人去寻找一些竹子回来吧。”刘丕笑着说道。

“竹子?”周少监一愣。

他并不是庸才,否则也坐不到少监这个位置,但他依然是想不通竹子跟纸有什么关系。

“对,竹子,但不是一般的竹子,需要浸泡在水中超过百日的竹子。”刘丕点头说道。

刘丕记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这个时代没有化学物品来辅助,而用来造纸的竹子,需要将青壳脱掉,并且将竹子本身进行软化,就只能用浸泡在水里百日左右的竹子。

至于浸泡百日左右的竹子,刘丕一点都不担心找不到。

整个梁国这么大,有竹子的地方太多了。

要知道有很多百姓便是依靠编竹为生。

所以只要派人去找,这一点并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