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帝国之大明崛起 > 第九十章张彩出访3

第九十章张彩出访3

“没什么,菲利普先生,我可以回答你。你知道郑和吗?”

菲利普严肃地摇摇头,表示不知道。郑和七次下西洋,第一次是在永乐三年(1405年)。

“郑和是我大明百年前的官员,他曾经带领数百艘舰船庞大的舰队多次访问南洋、直到非洲东海岸。他走了那么多地方,手中握有世界第一强大的舰队,万名士兵。但是他没有征服占领一寸土地,他带给这些国家或者部落的是友谊、善意、文化、和互通有无的贸易。今天我们乘坐的福船比郑和的宝船小的太多,郑和的宝船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郑和宝船是一种大型海船,尺度大。有关郑和宝船尺度,在《明史·郑和传》中记载得很明白:造大舶,修四十四者六十二。在明代人编写的《国榷》中称宝船六十二艘,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在明末罗懋登所著《西洋记》中详细地记载了郑和船队中各种船型的尺度,其中,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今天我们使用的航海图就是当年郑和留下的。”

菲利普吃惊的张大嘴巴,一脸的不可思议。大明国有这么伟大吗?

明成祖朱棣耗资巨万打造了庞大的舰队,数百艘战船,万士兵远渡重洋,军事、经济、政治方面毫无成果,他为的是什么?仅仅是好玩吗?

后人有很多猜测,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应该是主要原因。朱棣的皇帝位子是抢来的,来路不正。正牌皇帝朱允炆没有死,下落不明,远走南洋的说法甚嚣尘,这可是朱棣的一块大心病。皇帝都讲究一个“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天朝的传国玉玺丢失于宋代靖康之乱,落入女真人祖先金国之手,此后就绝迹了。明朝的皇帝是天朝汉族皇帝中唯一没有玉玺的,已经是没有底气的白板皇帝了,朱棣岂能容忍朱允炆活在世?郑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是搜索、捉拿、或者杀掉朱允炆。至于其他的“扬我大明国威”只能是顺带办的事。

明成祖朱棣热衷于北伐,曾先后五次御驾亲征,直达漠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风传传国玉玺在瓦刺人(贝加尔湖附近的朦国人)的手中。由此可见朱棣为了证明自己正统、皇位合法,是多么下功夫。

不说菲利普吃惊,朱厚炜也吃惊!但是,话不能那么说。只能大义凛然的宣扬我大明的伟大,宽厚。

汪鋐继续说道:“我大明尊崇和为贵,平等待人。同时,我大明的国威是不容侵犯的,犯我者必诛之!”

菲利普一脸的疑惑,也不敢多说话,只是不断地点头称是。

1502年(弘治十三年)六月十六日,张彩率领的船队到达南洋马六甲城(满刺加首都)。

之前已经有人给满刺加苏丹报告了,所以到达港口之后,张彩并没有下船,实际,这么大的舰队来访,港口的官员早就看到了,已经飞速禀报了满刺加苏丹。

停在码头的大明舰队迎来的第一批客人不是满刺加人,而是当地的华人领袖。

大明的福船和战船停在马六甲的码头,自然会引起轰动。都还是没见过这么大的船。面飘扬着大明的日月旗,生活在大陆的大明子民未必认识大明的国旗,但是海外华人都是认识的。他们奔走相告,当地的华人很快就都知道了,于是三三两两的来到码头观看。后来越聚人越多,有人甚至喊起了口号:“大明万胜!”

久在海外,被人欺辱的事情时有发生,南洋的华侨处境不佳,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了。猛然间看到大明的舰队,真像见了亲爹娘一般,可算有了撑腰之人,那份激动是难于形容的。

作为本地华人领袖当然也就知道了大明舰队来访,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他马就派人拿着自己的名刺(名片)来到码头,找到大明的船队,递交了名刺,以求一见。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张彩早有准备,并且,对待海外华人的策略都是早就准备就绪的。以后对南洋的贸易大部分也要靠他们来做。所以,立即回话,答应对方的要求,说欢迎程先生(名刺的名字是程志明)到舰队造访。来人欢天喜地的去传话了。

时间不长,一顶晾轿(只有顶棚,四面敞开的轿子)就来到了码头,后面跟着一队人,抬着四个箱子,箱子绑着红绸子,显然是礼物。在查云克带来的熟悉南洋事务的通译王淼的引导下他们走燕京号的舷梯,张彩已经站在船舷边等候了。

“鄙人程志明,多有叨扰。”程志明30多岁年纪,高高的个子,皮肤白皙。在南洋之地,太阳毒辣,保持着白皙的皮肤也真不容易。看来也是养尊处优之人。大大的眼睛很精神,身着月白丝绸长袍,风流倜傥。

王淼忙引荐:“这就是张彩大人,大明吏部侍郎,出访葡萄牙代表团团长。请程先生前见礼。”

程志明一揖到底:“参见张大人”。

张彩笑着说道:“客气了,请到客厅叙话。”说着伸手一让。

程志明哪敢逾越,躬身道:“张大人先请!”

一溜四个箱子摆在了甲板,程家的下人们都恭恭敬敬的低头站在箱子旁边。

燕京号有专门的客厅。客厅在三层甲板,出门有一个露台能在面休闲。因为海颠簸所以椅子都固定在地板,客厅用的是沙发。

在程志明的眼里,这艘船的一切都透露着新奇,为了礼貌他没敢多说话。沙发坐着很舒服,但是程志明的心情是又高兴,又忐忑不安。高兴的是大明的强盛,不安的是自己毕竟是草民白身,在官衙的大堂还给自己设了座位,本想侧身坐半个屁股,以示小心、恭敬。但是这软座位太矮、太软,一下子实实在在的坐了进去,弄得很尴尬。

程志明首先说话了:“张大人,大明的船队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一路辛苦了!我仅代表本地华人前来以表敬意,这是礼单。不成敬意,还望大人笑纳。”

说着站起来,双手奉红纸写的折子。,

张彩打开看了一眼就吓了一跳,这南洋华人太有钱了!第一项就是白银两千两(相当于人民币一百万左右),整整一箱!这种孝敬是不能不收的,你要是不收,就倦了人家的面子,下面的事情就没法办了。再看下去,后面的就比较正常了,有缅甸的玉器、南洋的珊瑚、香料、燕窝、鱼翅、海参等,都是南洋的特产,也是大陆历来从这里进口的商品。

看着礼单,张彩心中暗想,幸亏带来了大批的礼物,否则岂不是白白的收这份大礼?

程志明的来意不用问也知道,他们第一关心的是大明朝廷能不能给他们撑腰。对于南洋华人屡屡被集体抢劫、屠杀,大明朝廷是知道的,但是基本不过问。现在大明的舰队来了,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他们自然就会首先想到自己的安全。其次嘛就是做生意了,朝廷的生意,当然是大笔的买卖,赚钱不说,和朝廷拉关系,有了后台,今后就有了更多的保障。

朱厚炜对南洋华人的态度是:毕竟同为华人,是同袍骨肉,力所能及之处定然帮忙,在商业贸易中首先会关照华人。对于南洋经常发生的屠杀、抢劫华人的恶*件是不能允许的。同时也应该知道,南洋的华人有他们自己的利益,当这些利益与我大明的国家利益冲突时,就不能被他们拉下水,这还是要提防的。

例如,他们要争取所在地的政治话语权,这就要区别对待了。朱厚炜定下的对外事务原则就是保护天朝的国家利益,那么什么情况会有损天朝利益呢?什么情况有利于天朝利益呢?答案很简单: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出现在天朝的周边,对天朝就不利,就有可能损害天朝的利益。相反的情况,天朝的周边都是软弱的政权对天朝就有利。所以就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才能决定是否支持。

当前的情况下,只要让他们看到天朝的强大,看到大明有能力控制南洋的局势,他们就有了依仗,也就安心了。顺理成章,做生意的事情也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