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公元自有长生道 > 第三十三章:并州酒楼众人相争五一榜

第三十三章:并州酒楼众人相争五一榜

两条小鱼急速的旋转在元白的丹田内部带起了一眼旋涡,小鱼的游速之快,竟只能看到有一抹白光和一抹黑光在相互追逐着。

忽的一下,灵气化作的清泉像是被定住了一般。

丹田的上空,小鱼掀起的涟漪带起的水珠尚漂浮在半空中,也停顿住不再下落,整个丹田内部的时间就像是被冻结了一样。

一只黑白相间的道鱼摇晃着尾巴在丹田的内部游动着,黑色的眼仁中间一点白色的瞳孔好奇的打量着丹田的内部,另一只眼睛则是相反的白色眼仁带着黑色的瞳孔。

道鱼不时的用尾巴将空中的水珠拍进清泉里面,在水面上带起一丝丝的涟漪。

而清泉的中央,则是一朵白色的含苞欲放的莲花树立在里面,

此时打坐的元白也将眼睛慢慢睁开,只见元白的眼睛内部的瞳孔竟然在他张开的那一瞬浮现成了太极的模样,但是很快就又消失不见了。

元白附身将掉落在一旁的神印捡起来擦拭了一下,宝物自晦,此刻的神印远没有昨日在茶馆时的华丽庄重,而是呈现出了一副脏灰的样子,浑身没有半点毫光显露出来。

随手将神印放到桌子上面,元白见元瑶和敖洪还在入定的状态,也就没有叫醒两人了,而是独自下了楼。

修炼了整整一夜,不知道为什么腹中尽然传来阵阵饥饿感,这可是奇事啊。

自从元白醒来以后,虽然还是保持着按时吃饭的习惯,但其实他早就到了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地步了,这饿肚子的感觉还是醒来第一次啊。

下楼以后随处找了一张空桌,然后点了几个招牌菜和一小坛大晋国名产,冠绝天下的汾酒。

虽然店里面的食客众多,但是店家的上菜速度还是很快的,不一会就把元白的菜给上齐了。

“客官,您的三十年陈酿,请慢用。”

小二将一小坛已经开封的汾酒端到元白的桌子上,坛口边上尚有未去除干净的封纸,一股纯正的酒香味就从坛子里面跑出来了。

酒液莹澈透明,坛子的内壁上还挂着刚摇出来的酒花,闻之清香馥郁。

元白小心翼翼的给自己倒了一杯,细细的抿了一口。

只感觉入口绵柔、甜润,醇厚,爽冽。

咽下去以后嘴里依旧余香不绝。

一口竟品出了如汾河水般的酣畅和痛快,却又绵长平静,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晋人就如同这汾酒般热情,却也安宁,爽快,却又厚道。

一小坛汾酒,三五碟热菜,不一会元白就给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忽然小二在大堂中央挂了一大张白纸上去,一个老顾客调笑道,“四儿,你们东家又来了啊。”

另一个常客也说道,“今日又有好戏可瞧了。”

小二应声答是,将白纸挂好,又在旁边的桌子上面放置了毫笔墨砚之后,就朝着周围的食客们躬身行了一礼。

“诸位老爷们,想必大家也听说过小店的规矩,不知道的呢小人就再说一遍,至于知道的各位老爷也就当听个乐呵了。”

“小店今日重开五一榜。

如有哪位老爷能在这张白纸上留下来的东西,无论是诗文奇经还是笔墨书画,只要能经得我家东家的同意,就能上得了五一榜。

诸位老爷若是有手痒的,就请上笔吧。”

说完,店小二就侍立在一旁磨墨,等着看有没有人上来泼墨。

倒也有一些早就知道店里规矩的人在小二说完话以后就起身站到白纸前面,捻起笔来挥毫濡墨起来。

元白耳朵一动,听见了旁边的交谈声,其中一个温和的声音在给另一个声音介绍着这个五一榜。

“这个五一榜是这家并州酒楼的东家设立的,在整个大川府也是名声赫赫,无数学子都以能够在五一榜上留名为傲。”

另一个声音疑惑的问道,“这酒楼的东家是谁啊,这么嚣张?”

温和的声音接着解释道,“这个酒楼的东家就是当初拒绝了陛下以高官相邀的狂士,谢知秋!”

温和的声音陷入一丝停顿,仿佛是在回忆着什么似的。

“你常年闭门苦读,不理会窗外事,不知道也很正常。”

“谢知秋当初初立五一榜的时候,就引得天下学子儒士相竞前来争榜,可是都无一人能够入得了那谢知秋的法眼。”

“这五一榜设立至今,上榜者不过区区数人,却都是天底下有数的大儒名士啊。”

“据说有那些没有上过五一榜,却得到了谢知秋一声赞赏的人,那都是稳稳的在京城六部九寺任职的人。”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来求榜,不是为了上榜,只是为了谢知秋的一句肯定罢了!”

听着耳畔的窃窃私语之声,元白好笑的摇了摇头,和小二又要了一坛汾酒,坐在一旁看起戏来。

就在众人相竞五一榜的时候,并州酒楼的门口。张景泰也穿着一身常服带着长史和司马走了进来。

他也是刚刚在处理公务的时候听人说谢知秋重开五一榜了,就带着属官前来参观,顺带放松一下。

进店一扫之后,却发现只剩下元白所坐的那桌尚有空位,其余的桌子都已坐的满满的了。

张景泰走到元白桌前,微微躬身拱手,“这位兄台,此处可有人坐?”

元白抬眼看了张景泰一眼。

早在张景泰进店的时候,元白就认出了张景泰的身份来了,毕竟那浩荡的浩然之气是没有办法掩盖的,而且此人身上还隐隐牵动着太原府的契机气运。

来人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此桌就我一人,你们若是不嫌弃,就坐下吧。”

见元白不反对,张景泰便和他的属官与元白坐到了一桌之上,一起看起了大堂内书生学子们各展其长处,只为博谢知秋的一个点头。

谢知秋重开五一榜之事被有心者迅速传遍太原府。

于是店外也不断的有人进来,书院学堂,文庙学府,太原府各处的文士们都齐齐赶往并州酒楼,有的年龄大者,来了以后自有学生让座,而普通学子就只能站立在那里看着。

眼看一幅幅的大作诞生,却没有一个能入得了谢知秋的法眼。

也就呼声最高的一名学子,在府试之上拿到了一甲的学子也只是让谢知秋点了点头,称赞了一声,都并未上得五一榜。

即使如此,那名学子依旧激动万分,就像是已经夺得殿试魁首,取得状元一般,可见谢知秋眼光之高。

大堂内人声鼎沸,议论者有,沉思者亦有,还有那仰头饮酒以期盼能获取灵感,取得好成绩的也有。

元白坐在大堂边缘静静地看着这群学子,不时的给自己斟上一杯酒细细的品着。

张景泰观察着对面的元白,见其气度不凡,一直在自斟自饮,即使是府试一甲的出手也没能引起元白的丝毫波动,要知道那位一甲的作品张景泰自己看到都想叫一声好。

于是张景泰便开口对元白说道,“兄台为何不上去一展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