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从赘婿开始 > 第24章 阅卷风波

第24章 阅卷风波

韩家医馆,韩春方一脸严肃的坐在大堂中。

“今日笔试如何?”

几人垂手站在一旁,听到韩春方发问,谁也没有敢说话。徐明心里没底,题目他都答完了,对错就不知道了。韩朗和吴严是自家知自家事,进入下一场都有困难,别说考入太医署了。

“嗯?”

韩春方斜眼看向几人,沉声道:“怎么,都考的不好吗?”

感受到大堂气氛异常,韩雨晴道:“爹爹,韩朗他们答了一天都有点累了,还是先让他们休息吧。”

韩春方冷哼一声道:“我韩家医馆派出的人,如果连笔试都过不了,就别再踏入这个家门。”

韩朗知道近日圣人打压长安医界,韩春方受到牵连心情压抑,于是赔笑道:“爹爹放心,我不打小抄也能通过。”

吴严添油加醋道:“就是就是,我和韩朗不像某些人,只会偷奸耍滑,丢尽了韩家医馆的名声。”

“你说什么”,韩春方厉声道。

徐明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大声道:“岳丈大人,他们说的是我!”

韩雨晴并不完全清楚事情的经过,见韩春方情绪激动,忍不住劝解道:“爹爹息怒,先听徐明讲一下事情经过吧。”

徐明道:“今日验身,有人往我身上偷放了小抄,亏得金吾卫周朗将帮忙解围,不然我就被取消笔试资格了。”

韩春方皱了皱眉:“哪个周郎将?”

“周通”,徐明答道。

韩春方疑惑道:“你怎么会认识他?”

徐明笑道:“此事还要从我第一天到药府学习开始讲起,那日吴严无故殴打于我......”

吴严本已准备好看一场热闹,哪知徐明竟把祸水引向了自己,跳起来道:“你说什么,明明是你殴打我。”

韩朗忍不住赞同道:“确实,我那天一到药府就看见徐明在打吴严。”

韩春方不耐道:“行了,言归正传。”

徐明便将自己救了王力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复述了一遍,韩朗和吴严原本就没亲眼看见徐明救人,又听他提到诸多医学术语,忍不住哈欠连天。

“嗯,误食天仙子确实会致人昏迷,只是这换气之法为何闻所未闻”,韩春方摸了摸胡须,问道。

“这......比较不好解释”,徐明吞吐道。

大唐医师之间保密医术是常有之事,见徐明不愿意说,韩春方也没再勉强。他抬头看见韩雨晴若有所思的站在一旁,说道:“晴儿,你可会这换气之法。”

韩雨晴腾地羞红了脸,语无伦次道:“不、徐明他、我不会......”

韩春方见问不出结果,转头看向徐明道:“徐明判断准确,又有诊治经验,看来考入太医署没什么困难。”

他又看了看无精打采的韩朗和吴严,摇了摇头道:“别在这碍眼了,回房吧。”

太医署,一间大门紧闭的厅堂内,烛火通明。

几名医师坐在桌前,正各自阅着身前的考卷。

郭常揉了揉疼痛的肩膀,忍不住骂道:“周通匹夫,抓的我肩臂疼痛难忍。”

见无人理他,他抓起几张试卷,丢在旁边一人的桌上说道:“方大人,你能者多劳,把这几份卷子也阅了吧。”

方言没有答话,继续低头阅卷。

对面桌的太医令崔环,眯着眼看了看郭常道:“郭医丞,圣人下令明日务必张榜,你还是抓紧时间阅卷吧。”

郭常闻言,也不反驳,唉声叹气的阅了起来。

“狗屁不通,百病生于气也答不上来!”

“荒唐,诸髓者皆属于脑都不知道,还学什么医!”

“嘿嘿,这张好,就喜欢整张试卷只答了三四题的,省心省力。”

......

见他喋喋不休,崔环忍不住摇了摇头,心中想到:“郭常和方言虽都为太医署医丞,可性格截然不同,以后我若是离开太医署,恐怕两人难以搭档。”

正走神间,忽听方言道:“咦,此卷倒是答得清爽,只是这字也太潦草。”

旋即把试卷丢在一边,摇头道:“可惜了,字如其人,此人字迹连三岁孩童都不如,显是心浮气躁之辈,不适合行医问药。”

崔环见一向沉默寡言的方言说了这么多话,忍不住向他丢在地上的那张试卷看去,见那张试卷字体幼稚,让人提不起半点阅卷兴致。

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书法高峰高峰,有唐一代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法家,其中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所以士大夫阶层多以书法会友,追求潇洒俊逸的书法写作手法,字体幼稚最为让人不齿。

崔环刚欲赞同方言两句,就见郭常起身拾了起来,大声道:“不至于吧,我的字也写的不好,不一样当了太医丞。”

郭常本意是想找出这张试卷的几个亮点,故意和方言唱唱反调,可随意看了几眼,就发现这张试卷的异常之处。

“这几道难题竟然都答对了。”

“嗯,这是什么字。”

“噢、噢、噢,确实如此,真不错。”

崔环见他站在厅堂中央自言自语,以为他又投机耍滑,拖延时间,咳嗦一声道:“郭医丞,抓紧时间阅卷吧。”

郭常似乎没有听见,仍然仔细的看着那张试卷。

崔环恼羞成怒,站起身来大声道:“郭医丞,马上回到桌前阅卷。”

郭常吓了一跳,醒悟过来道:“崔大人,你看看这张试卷,竟然全部答对”,说罢,他将试卷递了过来。

崔环将信将疑的接过试卷,提高声音道:“怎么可能?”

片刻之后,崔环忍不住啧啧称奇。

“却是好卷。”

“郭大人,这几个字是?”

“心气始衰”,郭常扫了一眼道。

“那《素问部分就全答对了。”

“厉害,《医经方术策的几道题也全对。”

方言听见崔环惊呼,也站起身来凑了过来。

“《脉经全对!”

“《伤寒论全对!”

“《本草全对!”

崔环刚喊出:“《诸杂经方议全对”,就被方言纠正道:“崔医令,这里错了一题。”

崔环闻言,竟有一丝轻松道:“哦,我就说嘛,怎么会有人全部答对呢?”

郭常疑惑道:“不会吧,我刚才仔细看了,整张试卷没有错误。”

方言此刻也不沉默寡言了,反驳道:“这里不是晕了一片字,都不知道写的什么。”

郭常把试卷端到眼前道:“经方药味少而......少儿精,没错啊!”

崔环也凑过来仔细看了看,奇道:“号舍内没有漏雨啊,怎么会有水晕了字,难道是考生哭过?”

郭常道:“不会吧,好端端的哭什么。”

方言扫了一眼试卷道:“我看像口水。”

崔环眉头紧皱:“此人竟在号舍打瞌睡!”

方言点了点头道:“我看像。”

顿了一顿,他又说道:“此人藐视笔试,应判为不合格。”

郭常今天就是单纯的想和方言抬杠,正色道:“方大人不必如此不通人情,试卷答得好才是关键。”

方言哼了一声道:“品行端正方为医,此人做法有辱斯文。”

崔环见两人争论不休,叹气道:“此事还需石大人定夺,我等继续阅卷吧。”

太医署有两位太医令,除了崔环外尚医局奉御石礞还兼任太医令,但由于宫中医药事物繁忙,石礞一般不来太医署教学和办公,日常事物全由崔环负责。

郭常笑嘻嘻道:“二位大人先行阅卷,我去吩咐厨房做点宵夜。”

说罢,一溜烟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