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带着玩家回大明 > 第一章 梁家城

第一章 梁家城

“都注意点额,明儿个少爷回来,都机灵点儿。”

一个盘发妇人站在深宅大院的上房口,对着下面的十来个仆人交代着。

二十七岁的风华年纪,面容姣好。

做工精良的皮裘大氅与纯白的毛领围脖,散发着雍容华贵且不失娇俏的气质,也衬得她越发肤白貌美,与关中妇人迥异。

堂下,十来个奴仆低眉顺眼的聆听着主母教诲,只是不少人眼神里略带好奇。

老爷膝下无子,哪来的少爷?

“地上的青砖和窗花就不说了,你们打扫的时候,上房三间里的云落架子不要忘了洒扫。”

“还有前房的影壁,拱门的砖雕缝隙,花墙和鸱头,这些都是老爷的脸面!

“都要细细的打扫干净咯!”

仆人们带着疑问,领命自去洒扫,妇人转身回到屋内,随手将大氅与围脖取下挂在屏风之上。

脱去大氅后的妇人,身着亮青色的数层丝绸衣裳,衬得她纤腰细腿,加之胸前鼓鼓囊囊,更显妖娆。

黄铜制成的炭盆里,烧着精致的金丝木炭,把整个房间烘得温暖如春。

妇人随手用木夹夹了一块手指长短的木炭,放置于炭盆之中,然后对着屋内正中负手站立,正抬头看着墙上牌匾的身影轻声说道:“老爷,都安排妥当了。”

梁成河头也没回,轻轻点头示意知晓。

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一块上书“恩同岡极”四个大字的牌匾,散发着清新的木漆芬芳。

只是奇怪的是,恩同岡极的牌匾上,没有任何落款与印记。

梁成河闭着眼睛,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喃喃道:

“这孩子,还是不肯原谅我啊……”

回忆里,还是当年抱养他的时候,那个在襁褓中睁着黑溜溜的眼睛,吃着大拇指好奇看着他的可爱面容。

一步步看着他长大,看着他在老房子里上蹿下跳,看着他在粮仓里打滚,弄得麦子四处散落。

直到有一天,已经六七岁的孩子鼓起勇气走到他面前,小声的说道:“爹爹,额想要念书……”

已经三十来岁但膝下无子的梁成河老怀大慰,自无不允。

特意花了大价钱,将孩子送到了西安城,又托了不少关系,才让王府的西席先生亲自教他。

当年的大价钱,饶是坐拥七百顷上好良田的梁家,都伤了筋动了骨。

偌大的粮仓为之一空,甚至还向隔壁西街子的刘家借了不少才凑够了银钱。

靠着手下佃农卖力与天公作美,好几年才缓过来。

只是……

唉!

梁成河睁开眼睛,长叹一声。

轻抚身边的擎天巨柱,眼里有泪光闪过。

柱子是他高中进士后,托同年从青海购置的上好西河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运至兰州码头,进黄河顺流而下至潼关卫,又费大量人力搬运至此。

还有当年修建房屋时,潼关的银铺送来的银票……

可我要他银钱干嘛啊!

老梁家缺这些银子吗?

老梁家虽然比不上潼关卫中盛极一时的盛家,但也是高门大户!

都有钱到兴建城郭的地步了,像是缺那点儿银子的破落寒门吗?

十年间避而不见,数过家门而不入。

就因为当年的一句话……

何至于此啊!

妇人看着梁成河痛苦的脸色,知道他又回忆起当年的景象了,眼里同样有泪水顺着光洁的脸流下。

当年那个叫自己姨娘的汉子,好多年都没回家了……

姨娘也想你!

正当夫妻二人缅怀的时候,一个穿着厚实棉衣的家丁跌跌撞撞的穿过四间腰房,噗通一声跪在上房门口,大声嚷道:“老爷不好了!”

“七岔河峪口来报,秦岭来了百十号山贼!”

梁成河将思绪从回忆中扯出,皱着眉头疑惑。

秦岭里还会有山贼?

不是都被闯贼裹挟南下了吗?

但短暂的疑惑后,梁成河沉声道:“敲钟!”

“关城门!”

“让大家伙儿带上家伙事儿,上城墙!”

“我倒要看看,是哪伙不成器的东西,敢来我梁家城撒野!”

……

“我靠,这游戏是真的有毒。”

“要是让其他游戏的玩家知道,我们跑图都跑了四天,还不把他们笑死!”

“就是,我就没见过这么恶心的游戏。”

“要不是为了升级时那个……我头两天就弃坑了。”

“呵呵!当初是谁说的没来过秦岭,就当旅游怀古的,站出来我看看!”

“让我康康你的怀古怀得怎么样了!”

“行了行了!大家都少说两句,前面这不是快到了吗?”

“快到个屁,之前我看了地图,从秦岭出来后,还得走上十多二十公里才能到潼关城呢!”

“还要走啊……有没有好心的兄弟伙背我?我下线吃个饭先?”

李利骑在山猫身上倒是没什么变化,山路陡峭不好走,与他有何干?

可玩家们早就开始叫苦不迭,大呼游戏坑人。

一路上爬坡上坎,还背着数量不少的兵器甲胄与铁锤等工具,把自个儿弄得灰头土脸的。

李利没管玩家们的大呼小叫,而是极力眺望着广阔的潼关南塬。

平整的土地上满是白雪,在夕阳的照耀下,散发着迷离的色彩。

远处,还有阵阵像是炊烟一般的淡蓝色薄雾,氤氲在大地之上。

李利用力的呼出肺里的废气,整天在荒无人烟的峰峦间行走,总算是看到一块平地了。

小是小,可他平啊!

平,就代表有粮食!

有粮食就代表有人!

吴长顺在高处眺望之后,抹了一把额头上的细汗,跳下来对着李利拱手说道:“大人,前方应该就是潼关南塬。”

“属下没记错的话,此地应是隶属潼关卫下七十二屯的鱼化屯。”

“之前在峪口遇到的几个农户,此时应该进了鱼化屯所属村寨之中。”

李利点点头,骑在山猫身上,拍了拍吴长顺的肩膀。

“下次说事的时候,记得不要说应该、没记错之类的模棱两可的话。”

吴长顺觉得自己额头上刚擦的薄汗又冒了出来,连声应道:“属下知错!”

李利挥挥手道:“下次注意。”

“是!”

吴长顺暗自松了一口气。

只怪当初自己太单纯,信了李利的邪。

一路上,看着他通过食物的分配,把手下投降的官军调校得服服帖帖。

指哪打哪。

这种调校下属的手法,放而立之年的读书人身上倒是常见,但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

除了耳濡目染外,谁会刻意教他这些?祖上要是没阔过,他吴长顺把头拎下来当球踢!

李利自然不会告诉他,自己重生前好歹是个精通管理的小公司老板,这种画大饼与二桃杀三士的手法,早就运用得炉火纯青。

以前是因为还在山中,有王五守护着,安全感爆棚,自然不会刻意显露。

可离开祖地的那一刻,对未知的恐惧驱使着他消灭一切不利生存与安全的因素。

包括四天定时上下线的玩家管理,包括投降官军与农民的管理,甚至包括吴长顺这个手下唯一战将的管理,都提上了日程。

好在,现在看来,结果不错。

李利看着白雪掩盖的南塬上,隐约可见的村落,拎着山猫的耳朵长声道:

“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个落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