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串错历史场 > 第十七章 带刺玫瑰

第十七章 带刺玫瑰

一场诗会,说办也就办了,要论大未哪些人最闲,当属这群舞文弄墨的才子们,兴许早上打个招呼,午间人能就到齐,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多。再有小成王做东,文王驾到,诗仙光临,这场诗会必定百花齐放。并不是每位才子都似小成王这样喜诗不喜人,文王和诗仙,随意攀上一个,那也是受用无穷。

这可苦了小成王,尽管他已经做了预估,但来人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无奈只能另租一辆花船,筛选的留下一群人,文王对此没什么意见,他恨不得小成王只留下两三个才高十斗的人,才高斗的在他眼前,也就一般般,翰林院一个抄书的,都比这群人强好几倍,除了个别几个人,他还真看不在眼里,大未的官要是让这群只会伤春悲秋,叹花残月的人来做,迟早走回二十年前的路。

诗会的时间定在申时末,大多数人在未时初的时候就早早到了,就连文王都早到了一个时辰,看不起归看不起,明面上还要尊重一下这群才子的,他们这些人最是团结,虽是闲人,却也不好惹。

现在还没到场的人,只剩下这位大未新晋升的诗仙了,素来眼高于顶的才子们却没有任何的不满,众人谈论的话题,都围绕着姜青,大多数人都是赞不绝口,也有几个文王手下再其中搅浑水,能留在这艘花船上的人,都不是傻子,自然不会被一两句话给糊弄住,但他们心里也有了底,此番,对于诗仙来说,只怕是宴无好宴。

对此姜青没有一点在意,说句不好听,别说就他们这群人,就是姜儒把七国的所有名士都找来,姜青也无所畏惧,论写诗,穿越过来的人,还没一个败过。

姜青独自一人走在街上,他本就没打算带上明月,之所以说要带侍女,除了迷惑姜儒外,更重要的是他想带张照君去,姜青走到十方街吴家酒楼,他站在门口,有点徘徊,才三天时间不到,自己就迫切的来找张照君,还要她陪自己参加诗会,在他看来这跟前世找女伴参加舞会性质差不多,总归有点不好开口。

并没有给他继续考虑的时间,店小二小跑出来,姜青一身华服,一看就是贵人,小二热情的说道:“大爷,你是吃饭还是住店,小店天字号房还有几间。”

姜青摆摆手,“我来找人。”

“找人呀”小二的热情稍微淡了些,却依旧笑脸相迎,“不知大爷找谁?”

“地字三号的姑娘,不知在不在店里?”

“大爷,来的正巧,这位姑娘刚刚回来,我去给大爷叫一下。”

姜青点点头,张照君一身白衣,墨色头发很随意的挽了一个家常髻,看到楼下的姜青后,她的俏脸上,浮现出两个笑涡儿。

姜青第一次看见她这样的打扮,一时间竟有点看呆了,以至于张照君走到他身边了还没发现。

“你,有什么事吗?”张照君看着出神的姜青,忍不住问道。

这时姜青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我想请照君你陪我一参加个诗会。”

“诗会?”张照君瞪大眼睛,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剑会她倒是参加了不少,诗会,听都没听过。她又想到了姜青送她的两句诗,眼神稍显落寞,他这样的人,参加诗会才是应该的。

“是路上有危险吗?”

张照君想了想,只能想到这一个理由。

姜青一愣,参加个诗会,又不是去打群架,能有什么危险,对于这群才子,靠一张嘴就够殴死他们来,他今夜要战十个!不,有多少打多少。

“没有,没有,只是想让你陪我一起参加。”

说出口后,姜青才发现自己好像有点露骨,跟表白似的。果然,张照君听完之后,脸上起了薄薄的红云,接着又低下了头,小声的说道,“我不会作诗。”

有戏,姜青连忙说道:“诗会什么的不重要。”

“嗯?”张照君疑惑的看着他。

“就是想和你一起去。”

张照君一愣,半晌才反应过来,怯怯的底下头,细若蚊吟的嗯了一声,立马又跑上楼去,速度之快,让姜青咂舌,不愧是练过轻功的人,等张照君没影了,他才反应过来,不是已经答应了吗?为什么又跑了。

姜青一个人在楼下等着,这一等就去过了小半个时辰,在小二的询问下,他不好意思的点了壶酒,现在酒都快喝完了,人还没下来,姜青不禁反思起来,难道是自己表达太直接,把张照君吓跑了?

张照君换了一身白裙,衣裙并不华丽,只有朵朵素花,格外的清醒脱俗,挽着流云髻,眉若轻烟,杏目流光,唇若点樱,像一朵缥缈的云,引人遐想,虽算不上倾国倾城,却也足够让酒楼里的痴汉们,放下手中的筷。

姜青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半个时辰等的实在是太值了。

照君被姜青直愣愣的眼神看的有点不自在,她平时就没怎么这样穿过衣服,唯一一次也是在做任务的时候,本就觉得变扭,“是否不太适合,我去换回来。”

姜青一脸痴汉相都来不及收敛,连忙摇头,谁会介意自己女伴太漂亮呀。

二人来到举办诗会的花船,船上的才子佳人们,早已望眼欲穿,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位大未新晋诗仙。

众人好不容易盼来了诗仙,一个个的却顾不得看他,实在是他身旁的张照君过于惹眼。

才子们露出羡慕的眼神,不愧是诗仙,出个门竟有如此佳人,此女美貌端是不输未京三大花魁,这样的没人,平日里他们连见上一面都难,仙乐坊的乐正琴一向和小成王相交甚好,一般小成王举办大型诗会,乐正琴都会到场,这位不必说。

“呦,这女子是谁呀?”佳人们看着身边眼珠发直的才子,不禁吃味起来,可张照君的相貌又不是她们能比拟的。

“没想到,本以为我们的诗仙大人是超凡脱俗之人,却不想也是个风流浪子,这可苦了公孙姑娘。”

被姑娘们这么一说,众人忽然想起今日船上还有另外一位不请自己来的,未京三大花魁之首,公孙韵锦,这一位向来对任何人都不假辞色,前不久却传出公孙姑娘看完《凉州词之后,说出嫁夫当如此的话来,未京城里六成的未婚男子哭干了眼泪,但内心却还有一丝期望,毕竟风月之地,传出来的话本就不可信,谁能想到平日千金难见的公孙姑娘,竟为诗仙不请自来,谁又能想到,姜青还带了一位容貌不输公孙韵锦的女子,今夜一场好戏是免不了。

小成王带头下船迎接,他春风拂面,大步走来。在姜青的记忆中,小成王对他一向是冷脸侧目,话都懒得说一句,什么时候像这样,脸上都笑开了花。

“青弟,为兄等你很久了。”小成王高兴的拍着姜青的肩膀,一幅兄弟情深的样子,至少一旁的张照君是信了。

人家一副热情的样子,姜青也不好意思冷着脸,打脸的情节还是留在后面,当前还是要先稳住局面。

小成王看向张照君,他的脸色变得古怪起来,他朝着姜青眨眨眼,“青弟今晚小心?”

姜青心生疑窦,照理说,小成王应该是姜儒的人,他怎么会提醒自己小心。其实姜青真误会小成王了,小成王一向只谈风雅,素来对朝政不关心,他跟姜儒也是点头之交,姜儒请他办诗会,他本就喜欢,也没有特别讨好的意思。他更不知道姜儒借他对付姜青,说起来他也是被利用的一个。

至于小成王让姜青小心,全是因为公孙韵锦,俗话说难消美人恩,何况还是个主动出击的美人,今晚这醋坛子恐怕要翻了。

二人在船外寒暄一阵,小成王不想姜儒在船内等太久,其实他更想看看公孙韵锦的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便与姜青一路谈笑把臂入船。

一进画船,红绒地毯踩在脚下,分外舒心,船内摆放了大约二十张案几,案上瓜果琳琅,桌的另一侧还放着文房四宝,文王自然坐在上首位置,于情于理,都应该是他。他的右手位是小成王,小成王的下位是乐正琴,姜儒左手位是留空着的,想来是留个姜青的。

他们四人的案几和其他人的略有不同,其余才子案桌稍长,刚好容得下两人,本就是风雅诗会,才子自然要配美人。

至于他们四人,身后都有一位侍女服侍。

小成王带着姜青进来,众才子佳人,纷纷起身,就连姜儒也站起身来,小成王不慌不忙的一一介绍。

直至公孙韵锦处,小成王并没有直接介绍,而是稍停留片刻,公孙韵锦一袭紫花轻纱,里面穿着一件淡黄长裙,长眉弱肩,身材窈窕,眼光如星子流转。她于张照君站在一起,宛如并蒂花开。

小成王不怀好意的介绍道:“这位是未京三大美人之一的公孙姑娘,她对青弟慕名许久,往日愚兄可请不来公孙姑娘,今日全仰仗青弟,才能与公孙姑娘在船内饮酒作诗。能得公孙姑娘的青睐,愚兄羡慕的很呐。”

公孙韵锦微微欠身,行了一礼,温柔的说道:“小女子见过青殿下,小王爷说笑了,奴家蒲柳之姿,哪有乐姐姐那般美艳动人。奴家为青殿下的才情所动,小王爷就不要打趣奴家了。”

姜青暗自点头,没想到这公孙韵锦不仅有一副好样貌,还有一副好口才,真是难得。只是接下来的话,让姜青觉得好口才,也不是那么好的事情。

公孙韵锦打量张照君之后,语气幽怨的说道:“小王爷打趣奴家不要紧,青殿下才比天高,爱慕殿下的大有人在,看不上奴家实属正常,小王爷切莫胡说,平白让这位姑娘生了什么误会,好叫人家伤心。”

“.…..”

公孙韵锦的话,简直杀人诛心,就冲着她这话,没误会也得起点什么误会,果然场中的各位才子,神色略有变化,小声的嘀咕起来。

“莫非公孙姑娘和青殿下之间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说未京才俊那么多,公孙姑娘怎么一个都看不上,原来是早就和青殿下暗通曲款。”

“可眼下这一幕,似乎是青殿下抛弃了公孙姑娘,公孙姑娘找上门了。”

众人看看公孙韵锦,再看看张照君,皆露出悲愤神情,这么好的姑娘,能拥有一个就不错了,姜青这个人渣竟然玩一个,抛弃一个,也不知道背地里还有多少,即便他是诗仙,为人也太可耻了一点。

姜青感受到周围一道道锋利的眼神,好像要活剐了他,他再看看美艳的公孙韵锦,又是一副别样的心情,带刺玫瑰。

对于众人的误解,姜青并没有急着做出解释,他转头看了一眼张照君,发现这姑娘神色如常,并没有不高兴,姜青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张照君心思单纯,她只当公孙韵锦的话是初见时的客套话。就好比来的路上,姜青对她说船上的人就认识两个,结果每个人与他交谈时,都如多年老友一般,所以对于公孙韵锦的话,她也没有多想。姜青也懒得去管别人,反正今晚又不是来交朋友的。

作为一个穿越大队中的一员,若不做个文抄公简直是愧对天地。不过姜青终究不同其他的人,他在大队里的身份应该属于中等偏上,虽然不如那些上来就是身披龙袍,国家还强盛的家伙。比如唐玄宗前期,朱祁镇,就算雍正爷那也是不错的,自己少嗑点丹药,多活几年不成问题。

但好歹也是皇子,不需要像那些寒门子弟一样,得靠着科举一步步改变人生,挨顿打,就混到正五品了。无端抄两首名家的诗,博一个好名声,那都是虚荣心作怪,自己活了两辈子,若是这点觉悟都没有,那岂不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本想平时的时候,跟身边的人扯扯西游记,说说红楼梦,也就到此为止了。上一次的凉州词实属意外姜青也没办法,都火起来了他不能跑到菜市口大声喊“诗不是自己写的”。

然而姜青今夜是要将诗当工具来用的。未国文人好诗,大大小小的诗会每年还不知道要举办多少,自己日后定没有闲情雅致去参加这些。既然来了,他也不是第一次抄诗了,避免以后有不必要的麻烦找上门,今晚一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