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串错历史场 > 第七章 右相面前迈左脚

第七章 右相面前迈左脚

第二日,一首洛京词凉州词,王翰,下文统称凉州词如破土春笋,一发不可收拾,一夜之间传遍未京,与之一同疯传的还有静夜思,知道这首诗的人如凤毛麟角,不用想就知是皇后的手笔。

未国刚赢一场大胜仗,举国欢庆之时,又出了一位能写千古名句的诗才,怎么叫人不欣喜?二十年前那场灾难,让未国的文坛元气大伤,战争毁灭的不仅仅是生命,城池,还有底蕴。数百年珍藏典籍被付之一炬,这是所有未国文人心中的痛,姜青两首诗,不可谓不及时,久旱逢甘雨,在未国的文人看来,这是文化的复苏,这种说法愈演愈烈,甚至渐渐盖过这场胜利的风头。

而此时,未国文人眼中的这位文化崛起表率,正在一个不知名的酒楼包厢里,一只脚搭在长条板凳上,和一个笑容“诚恳”的胖子大口喝着酒。

姜青端着酒杯,奇怪的问道:“胖子,你今天的倒酒速度好像有点快。”

胖子嘿嘿一笑,悄悄又给他满上一杯,“大人,一点都不快,我瞧大人还清醒着,等什么时候大人双脚都离了地,那就行了,大人再来一首诗,定博来酒中诗仙之名。”

说罢,胖子拍拍手,门外进来一个小二,小二手捧托盘,托盘之上,赫然是文房四宝。

胖子挺着肚子,拍了拍胸脯,“大人想作诗,尽管作,胖子一定给大人好好记下。”

姜青直勾勾的看着胖子,他想泼胖子一脸酒,“你真以为我是李白?”

胖子挠挠头,不解的问道:“李白是谁?”

姜青叹了口气,“你知道为何我的诗名传的如此之快?”

胖子豪饮一杯酒,气势磅礴的念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如此豪气干云的千古名句,大人诗名怎么能传不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道出多少游子思乡之情,大人真乃神人也。”

姜青凝视酒杯,“将欲废之,必故兴之。”

屋内突然安静下来,万籁无声。

姜青笑了笑,这才几天时间,他凭借着两首诗,名气大的甚至超过了这场胜战,且不说诗是抄来的,凉州词这首诗,算是借了未梁战役的一把火,才会引起这么大的波动。前方将士在战场浴血奋杀,你在窝里写两句诗,居然抢了首功,自己烧起来了,转头给对方撒了泡尿,这事谁能忍得了?。

姜青冷笑道:“你觉得未国文坛,现在谁最能说的上话?”

胖子想了想,神色变得紧张起来,小声的问道:“大人的意思是,右相在背后推波助澜?可是为什么?”

胖子有点想不明白,照理说,右相是文王派系,怎么会为姜青造势,难不成他脑子被门夹了。

姜青自嘲道:“这位素未谋面的右相聪明着呢,一是他想借机恶心朝中武将集团,最重要的是他看不起我,觉得我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

姜青也能明白,右相为何会这样想,凉州词或许还能勉强解释的通,可是静夜思,他一个宫殿都没出过几回的小屁孩,如何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胖子顺着他的话仔细想了想了,突然觉得脊柱发凉,额头冷汗涔涔,都顾不得擦,“大人,现在怎么办?”

姜青放下脚,站起身来,眼中燃起熊熊战火,老东西看不起我可以,可我大中华五千年的传承,不是你能藐视的!

姜青一拂袖,喊道:“胖子,拿纸笔来!”

“哈哈哈”坤宁宫里,皇后笑的毫无仪态,就差捂着肚子了,一旁的女官,也不明白为啥,就想跟着一起笑,一边笑一边还提醒着皇后要注意形象。

皇后抹了抹眼睛,摊开手中的帛纸,对着女官勾了勾手指,说道:“我吩咐你的事情,不用去做了。”

女官脸上疑惑,在右相的算计下,现在殿下的名声传播速度疾如雷电,皇后为这事想了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想出什么好法子,只是让她去控制控制坊间传闻,不曾想小小的一张纸,如何改变了皇后想法的。

皇后看出女官的疑虑,笑着说道:“我那儿子长大了,他的事已经不必我来操心了,你来看看他刚写的一首诗,陈光嵩要是看见了,保证能气吐血。”

女官踏前一步,伸长了脖子,早就耐不住心中的好奇。

“机关算尽太聪明,莫算了卿卿性命。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红楼梦,聪明累,描述二奶奶的诗。原诗:反算了卿卿性命

噗嗤,女官一时间也没憋住,笑道:“殿下的用词,太…”女官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能形容的词来,只能在心里暗叹,殿下以前真人不露相,原来是诗仙下凡。

皇后指着卿卿两字,啧啧道:“卿卿佳人!不知道我在这小子眼里是不是佳人。”

一旁的女官轻声笑了笑,这个话题她可不敢乱接,接的好不会有奖赏,接的不好脑子要搬家。

翌日一首聪明累也传遍大街小巷,寻常人也读不太懂,只是听了这首诗是殿下作出来的,便拍手叫好。泱泱大国,总有聪明人,这不听说翰林院有为姓甄的孔目大人,一语就道出了诗中含义,殿下乃人中君子,诗界天仙,即便遭某位小女子的算计,也一点不介意,反倒写一首妙诗劝诫别人,此乃圣人之举,我辈楷模。

每当别人问起这位小女子是谁,甄孔目总是露出一副鄙夷的神情,此等小女子,怎配提起姓名,诸兄休得再问!

众人转念一想,纷纷连道,是极,是极。

没过几日突然从翰林院传出,甄孔目被革职的消息,据说是因为甄孔目在工作期间打瞌睡,呼噜声都震耳欲聋,恰巧碰上右相来视察。

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听说甄孔目在右相的眼皮底子下,左脚先迈进班房,而被革职,后者只是小道消息,不可信。

至于皇子姜青,这几日在郁金宫里被赵贵妃宠上了天,宫女们看着赵贵妃,只觉得她右手拎着文曲星,左手捧着殿下,走起路来有点左倾。

不到一旬时间,未梁联手合击匈奴的消息已经传遍中原诸国,诸国也都一一回应,无非也就是些夸奖的词,深明大义啊,顾全大局之类,反正好话不要钱。

唯有临国赵国,说为了表示对未国的敬意,特向未国献上赵国国宝,徐白石老先生的临终之作,《天下,徐白石老先生,七国丹青第一人,此画是他历经十年,游遍七国,呕心沥血完成的终章之画,画毕,人也去了。

赵国的使团已经在路上了,想必几日之内就能抵达未京,皇后娘娘让姜青好好准备准备,并不是让他这个未国第一诗人迎接使团,而是让锦衣卫千户,带领着锦衣卫们把街道扫扫干净。

流云殿内,姜青正两只脚搭在桌上,嘴里还吃着明月刚剥的葡萄。

“咳咳”皇后轻咳一声。

吓的他差点从椅子上滚了下来,连带着葡萄籽一同咽了下去,他锤了锤胸口,笑着说道:“颦姐,您坐,我流云殿的下人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颦姐来了都不通报一声。”

皇后轻笑,“是我让她们别声张,若是她们规矩了,我又怎能瞧见你不规矩的样子。”

姜青尴尬的摸摸鼻子。

“行了,别在我这装无辜。”皇后挥挥手,示意女官带着宫女一起撤下去,待人撤干净了之后,皇后说道,“赵国使团的人已经到了未京,三日后,朝堂会举办迎接他们的宴会,使团住在鸿胪寺中。”

不等皇后说完,姜青小声的打断问,“颦姐,这次使团跟我没什么关系吧,我不是主要负责清理街道?”

皇后芊芊细手捏过一只葡萄,不急不缓的剥开,皮扔在了地上,然后将肉递给姜青,说道:“保护使团的是银甲卫,本宫帮你把皮剥好,至于你们锦衣卫是想吃葡萄肉,还是想扫地上的皮,看你了。”

姜青露出笑容,迅速的将皇后手中的葡萄拿了过来,一口塞进嘴里,乐呵呵道:“吃肉,吃肉。”

皇后轻点了点他的额头,随即起身离开,没走出几步,她背对姜青嘱咐道:“吃肉的时候别忘了吐核。”

话还没说完,只听姜青一阵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