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宋志 > 第46章 又见血书

第46章 又见血书

陈启年最近过得很不舒坦,吃饭不香,睡觉不香,就连平时最喜欢吃的旋炙猪皮肉吃着也不香了。

陈启年为的不是还没被击退的金人,也不是为了昨晚不能进房睡的事。

而是因为赵桓之前明明答应了让皇后朱琏出宫教授他们算术,结果一连等了几天却依旧没了下文。

此前为了能够说服赵桓同意皇后朱琏出宫,陈启年特地找白时中帮忙说话。经过这件事情一后,现在白时中见了他就躲,他如今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找赵桓说这件事情。

正当今日散朝之后,赵鼎突然走过来给他支了一个招。

于是,陈启年便立即到太学找到了李若水。

陈启年道明来意,接着又将从赵鼎那里得到的办法与李若水仔细商议了一番,于是二人都赞同了赵鼎的办法。

当日,二人特地字斟句酌地写了一份血书。

没错!

又是血书!

日次早朝之际,陈启年便捧出了这份血书,让内侍传于赵桓手中。

众人见陈启年竟然给赵桓上了一份血书,心中不由疑惑。猜测陈启年此番以血书上书所为何事,却没一人敢开口说话,纷纷将充满了疑惑神色的视线集中在了赵桓的手中。

见群臣都这么盯着自己看,赵桓倒显得不急了,便慢慢看起了这份血书。

这份血书的内容很简单,无非就是让赵桓同意皇后朱琏出宫教授算术,同时还十分婉转地提醒赵桓不可食言。

这些内容赵桓不知道吗?

当然知道!

而且这还是赵桓授意赵鼎去操办的。

见赵桓不曾开口,面上也看出什么表情,群臣感到不解的同时还有些莫名的慌乱。

要知道,此前刚不久的两份血书可是搅得东京城天翻地覆。

第一次便是李纲上血书,要求当时的宋徽宗赵佶禅位于赵桓。

第二次是陈东上血书,请求赵桓诛杀蔡京等人六贼。

哪一件是小事?

如今,又见陈启年上血书,群臣心里还真没有一点底。不知道,这一次的血书又会牵连到多少人。

陈启年见赵桓看了半天血书,却一直都没有表态。于是,原本一早准备好的一篇慷慨激昂的腹稿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述说。

似乎觉得就这么一直僵持下去不妥,于是李纲便率先出班对赵桓问道:“敢问陛下,陈员外郎上书所为何事?”

说着,也不等赵桓开口,便佯装愤怒地对陈启年质问道:“陈员外郎有事好说,怎能给陛下上此血书?”

众人一听李纲这话,都不忍翻了一个白眼。

这血书还是你李纲事先带得头,如今倒好意思去质问人家陈启年。

原本陈启年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现在见李纲这般质问自己,立马便激动了。

于是,只听陈启年说道:“圣人算术之法关乎社稷,臣恳求陛下允诺圣人教授算术一事。”

说着,陈启年伏地便拜。

皇后朱琏算术之法之奇妙,群臣近日多多多少都有耳闻。如今见陈启年上血书就是为了这件事,众人都不由松了一口气。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有些懊恼。

你说你这陈启年只不过是为了让皇后朱琏将那算术之法教授于人,用得着上血书这么夸张吗?

还真有!

赵桓当初在决定让朱琏给人教授算术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让堂堂一国之母去教授他人,这势必会遭到一帮文臣的反对。

然而,自己之所以会让朱琏代替自己去教授他人这算术之法本就有其它用意,所以为了让这件事情不会遭到文臣的反对,赵桓这才弯弯绕绕地想到这么多办法。

而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就只有一个,让一帮文臣自己向自己提出这个要求。

之前赵桓的确是当面答应了陈启年以及李若水这件事情,但是光凭他们两个人还不够。毕竟,这两个人如今的地位实在不高,一旦遭受到多人的反对,这件事情势必会夭折。

也正是因为这样,赵桓才特地授意赵鼎,让陈启年用这个方法将这个问题直接搬到朝堂上来议论。而且,距当初自己大殿之上发怒已经过了一段时间,此事也得到了充裕的时间来发酵。

所以,只有在这个时候当百官的面将这个问题定下来,那么就不会再出现更改的现象。

但是,现在赵桓能将此事答应下来吗?

当然不能!

所以,当陈启年将这话说完,赵桓便苦笑了一声,说道:“朕也知晓此法之玄妙,但是,让圣人出宫教授他人这算术之法,让皇家颜面何存?”

“让朕今后如何自处?让大宋又该如何自处?”

寻常百姓还讲究女子不可抛头露面,如今却让堂堂一国之母出去教授他人,这让皇帝怎么能够接受得了?

群臣都十分体谅赵桓此刻心中的苦,但是那些真正见识到皇后那惊人的算术之法,却不由有些犹豫。

尤其是一帮工部以及户部的官员,要知道皇后的算术之法还包含了便于统计之法,这对于他们的工作来说,帮助是何其之大。

所以,当赵桓话音落下之后,便有一些官员渐渐出班,与陈启年一并跪在了一起。

“臣恳请陛下,允诺陈员外郎之请!”

“臣恳请陛下,允诺陈员外郎之请!”

“臣恳请陛下,允诺陈员外郎之请……”

皇后朱琏掌握的算术以及统计之法好吗?

当然好!

这样能让自己的工作轻松不少,而且效率也更高一些。至于,丢脸,反正丢得只是赵桓你一人的脸而已。

同样想到了这一点的耿南仲也连忙出班,义正言辞地说道:“臣也恳请陛下,允诺陈员外郎之请!”

好家伙!

连耿南仲都选择在这个时候给赵桓添堵了。

原先一帮受到李邦彦等人蛊惑的人,此时也纷纷出班表示给赵桓添点堵。

而且,这本身就如陈启年所说,这本就是利于大宋。

有这么大一面旗子放着不扯,什么时候扯?

也正是因为认同了陈启年的说法,所以更多的官员此刻也纷纷表示支持陈启年。

除了像李纲以及赵鼎这样对赵桓死忠的官员表示反对此事而依旧站着不动,宫殿内几乎所有的人官员都下跪表示支持陈启年。

这让赵桓为计划得逞而感到高兴,但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在朝堂之上的绝对掌控力依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