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下永明 > 第216章 放手一搏

第216章 放手一搏

李廷栋在赌,赌王允成心中尚存有些许良善,赌王允成不敢冒险一搏。

邓玘贪污军饷作战不力,再不是个东西,可皇帝杀得钦差杀得,就是王允成这个部将杀不得,杀了他就是犯上作乱,杀了他就是与整个官僚系统为敌。

造反是条不归路,王允成已经踏出了第一步,纵使朝廷迫于闯贼的压力,饶过了他这一回,可难保不会秋后算账。

李廷栋但凡有一丝办法,都不敢行此险招,但现实逼的他不得不行此下策,数万闯贼旦夕将至,一旦王允成手下这几万人倒戈,那李廷栋将迎来灭顶之灾,区区五千人根本不足以守住这信阳城。

李廷栋见王允成还刀入鞘,后背的冷汗稍歇,只要王允成答应了,其余士卒再闹也成不了气候,这事总算是挺过来了,接下来该好好谋划一下守城事宜了。

此时此刻,城外的铁牛等人正在焦急的等候,见李廷栋迟迟未出,铁牛恨不得立马就杀进城去把李廷栋给抢出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铁牛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万一李廷栋遭遇了不测,纵使自己拼了性命也得把李廷栋的尸体抢回颍州,不能让李廷栋死后还受到敌人的侮辱。

就在城外一干人等的不耐烦准备冲进信阳城内的时候,信阳城的大门被四五个军士打开,李廷栋领着王允成等人从信阳城内缓缓走出,铁牛见李廷栋安然无恙,喜不自禁赶紧走上前去说道:“大人,刚才差点吓死我了,你再不出来我就打算冲进去了。”

“哈哈,王将军是通情达理之人,不是乱臣贼子,你过虑了。”李廷栋见铁牛脸色紧张,知他是真正的关心自己,心中一暖安慰道。

“我就说嘛,哪有放着好好的官兵不当去当反贼的道理。”铁牛看到李廷栋出来也是咧开嘴笑个不停,一双大手不知所措的摸着自己的脑袋。

“好,让大家担心了,我给大家陪个不是了。”李廷栋拱手示意道。

王允成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心生感叹,邓玘治下以威,李廷栋治下以诚,最后邓玘身死名消,可李廷栋却能让士兵给他效死力,看他们刚才的模样,王允成丝毫不怀疑他们会冲进城内把李廷栋抢出去,王允成突然觉得自己的选择也许并没有那么糟。

“大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有什么话咱们到城内去说吧。”城外阴雨绵绵,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接了一干亲兵之后,王允成立即邀请他们进到城内。

“不忙,先去看看城内的兄弟们,让兄弟们把心放到肚子里面去。”李廷栋顾不得身上的潮湿,对着众人说道。

“好,那我给大人领路。”王允成见李廷栋如此有大将风度,心里顿时对李廷栋更是敬佩,事情虽小,可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秉性,李廷栋如此行事让王允成不得不佩服。

当即李廷栋在王允成的带领下,走访了信阳城内的各个据点,不过对于眼前的景象李廷栋深感痛心,与其说眼前是一支军队还不如说是叫花子,士兵们个个衣衫褴褛,披甲者不到十分之一,大多数人都是穿个破棉袄在雨中瑟瑟发抖,看到王允成的到来纷纷起身表达自己的敬意,看的出来王允成在这支军队中的威望很高。

李廷栋等人在王允成的带领下,巡视了一遍营地,回到签押房之后李廷栋等人个个沉默不语,看着那一个个衣衫褴褛的士兵,现实太残酷,此情此景远比窗外的天气更加让人低落。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的物资每个月都按时按量调拨,为什么士兵们还过得这么凄苦?”李廷栋当过一段时间的粮草转运使,对于粮草的调拨还是很清楚,平日里克扣军饷的确存在,可最近这些时日,为了保证剿匪的效果,朝廷对于各路大军的粮草都是足额发放,但眼前的景象让李廷栋不得不心存疑惑。

“大人有所不知,朝廷下拨了多少粮草我不知道,可我知道士卒们已经三个多月未领到军饷,至于粮草,以前是大家伙一起喝稀的,最近这些时日就连稀饭都保证不了,有时候只能一日两餐,底下的兄弟们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要不然也不会造邓帅的反,而且眼前最重要的还不是粮草而是……”王允城欲言又止。

“难不成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李廷栋一听有些奇了怪了。

“邓帅麾下有士卒三万,可这三万军队差不多有一半是临时征调的民夫,完全是充人数的,经过此次骚乱之后,这一半多民夫已经逃回去了,如今这信阳城内的部队其实只有一万三千余人。”王允成硬着头皮汇报道。

不得不说邓玘这个主帅会算账,对外宣传麾下有士卒三万,可实际上只养一万的兵,至于那两万人的军饷自然是进了他邓玘个人的腰包,若是碰上战事,邓玘大不了抓些民夫充数,毕竟民夫不用发军饷。

只是如此滥竽充数的军队如何能打得了硬仗,怪不得邓玘的部队碰上闯贼是一触即溃,如此军队还打个屁仗。

纵使李廷栋有心理准备,可也被邓玘的丧心病狂给震惊了,吃空饷是绝大多数明朝军头的惯用伎俩,说句实话,明朝的军神戚继光也干过这种烂事,因为按照明朝的俸禄,一个领兵大将莫说上下打点,迎来送往,就连自己的亲兵都没法养活,就算吃空饷是军中的潜规则,可万事都有一个底线,像邓玘这样肆无忌惮的还是比较少见,毕竟三万军队有一大半是虚报的人数,这也太骇人听闻了。

“我操,如此奸贼真是死不足惜。”李廷栋闻言破口大骂道。不过骂完之后骂完之后问题还得面对,李廷栋沉声问道:“那现在能拿刀弟兄有多少人?”

“我们这支部队对外号称是三万,其实真正能打的也就差不多五千人,这五千人都是邓帅从四川带出来的老兄弟,战斗力还可以,其余的人只能当杂兵使用,平时打打杂敲敲边鼓可以,真正要拼命的时候就得靠这五千老兄弟。”王允成如实回答道。

“五千人。”李廷栋暗自盘算,根据卢象升提供的军情,此次闯贼来犯的部队所部差不多五万人左右,刨去老弱,精兵应该在三万左右,以五千对三万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兵甲器械是否充足?”李廷栋思量许久之后问道。

“五千精兵的兵器甲具能保证,其余的人都只配了简单的长刀,如今最缺的就是箭矢和火药,这几日我清点了一下,箭矢不到三万支,若闯贼大举攻城,可能坚持不到两天。”王允成这几日正想和朝廷反目,对手底下的情况倒还清楚。5252xs

“还有就是营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满打满算也就够大军吃五天的。”王允成提醒道。

“信阳县的知县呢?”有困难找政府,既然到了信阳县,那粮草问题就得问信阳知县了。

“前几日军队发生骚乱,信阳知县已经带人逃出城去了,对外说是请大军前来平叛,其实是去避祸罢了。”王允成没好气的说道。

“好嘛,看来这下真的得靠我们自己了。”崇祯皇帝对于地方官丢城失地向来都是重罚,轻则丢官罢职,重则满门抄斩,这信阳知县贪生怕死,倒还真会找理由。

“既然如此,那这信阳城咱们就接管了,传令下去,信阳城进入紧急状态,信阳城只允许出不允许进,每天日落之后百姓不允许上街,信阳城内的粮食统一归大军调拨,你立即派人下去收集城内粮食,胆敢窝藏粮食者,以违抗军令论处,格杀勿论,另外再派出所有骑兵,向城外周外的百姓预警,命他们速速躲避,最后就是将所有夜不收都撒出去,随时注意闯军动向。”李廷栋对于守城有自己的一套心得,只不过是把当日在太和干过的事情再来一遍罢了。

王允成冲锋陷阵是把好手,可一个好的将军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统帅,以前邓玘在军中时,所有的一切都由邓玘说了算,王允成只需按命令执行就可以了,可如今轮到要他做决定时,王允成反倒有点不知所措。如今李廷栋的到来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李廷栋每说一条命令,王允成就立即安排手底下的一个人去执行,两个人虽然是临时凑在一起,可配合的还算默契。

“大人,还有什么吩咐没有?”王允成见李廷栋命令发布的差不多了,小心问道。可以说李廷栋刚才的一番命令已经在王允成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廷栋虽是书生可却是知兵之人。

“在城楼上多备一些滚石檑木吧。”李廷栋最后补充道。

“信阳地处江南,城内石料较少,要想备足滚石檑木,恐怕有点难度。”王允成为难的说道。

“那就拆房子,就从这县衙开始,县衙拆完了就拆靠近城墙的民房。”拆除民房,百姓们肯定怨声载道,可战争期间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为了尽量减少百姓们的怨气,李廷栋只得吩咐从这县衙开始拆起。

“属下遵命。”王允成没想到一身书生气的李廷栋有如此气魄,行了一个军礼之后就要出去安排人准备。

“等等。”李廷栋见王允成就要出门,立即把他叫住。

“大人还有什么要吩咐的?”王允成回头问道。

“给我们准备十几套干爽一点的衣服,另外还给我备好笔墨。”李廷栋现在身上穿的衣服还湿漉漉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李廷栋可不想拖着病体上战场。

“好了,我这就派人送过来。”王允成答应后赶紧安排去了。

不一会儿,王允成就派人送来十几套新的军服,虽然做工粗糙,可胜在干燥,李廷栋一行人赶紧将湿漉漉的衣服换了下来。

“大人,这个王将军既然敢犯上作乱,那就是心存二心,靠他守城能不能守得住哦?”屋内就剩下李廷栋和他的亲兵,铁牛不无担心的提醒道。

“哦,这是你自己想的?”李廷栋对铁牛的话语甚感意外,铁牛一直以来给人都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印象,没想到这个时候会说出这么一番话语。

“是我自己瞎想的。”铁牛脸色微赧,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很有进步啊,你说的没错,万一这信阳城守不住我罪责难逃,可眼下我们能依靠的就只有王允成和他手里的军队,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李廷栋无奈的说道。

“大人把自己的荣辱押在这王允成的人品上,是不是太冒险了?”铁牛关心的问道。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王允成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这些士兵,我就信他一回又何妨,他既然没有辜负这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想来也不会辜负我,况且眼下我没得选择,饶过这王允成,我们手里就多了一支军队,若王允成倒戈,那就让闯贼平添了几万军队,一来一回之间,这差距可就大了。”李廷栋对王允成毫无戒心是不可能的,他王允成杀了邓玘自立,难保不会杀了他李廷栋投靠闯军,但李廷栋眼下已经别无选择,为了保住信阳城,李廷栋只能放手一搏,暂时相信王允成一回。

“不过你说的话也不无道理,这段时间你尽量跟在他身边,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立即向我汇报。”李廷栋想了片刻之后说道。

“好,我记下了。”铁牛点头应承道。

李廷栋在说完把准备好的纸张铺好,略加酝酿之后就开始提笔,虽然卢象升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可此次事关重大,特别是发生骚乱之后,李廷栋非但没有把剥夺王允成的军权,反而把整个信阳的防务交给王允成处理,这一切李廷栋都得向洪卢象升如实汇报。

当然心中李廷栋如实记录了邓玘的死因,毕竟邓玘虽非王允成亲手杀死,可毕竟还是因他而亡,李廷栋还不知道卢象升的脾气秉性,如此专断极易引起主帅不满,故而李廷栋不得不期中缘由详述清楚。

李廷栋停停写写,耗时半个时辰才把文书写好,写好之后,李廷栋把信封好交给了自己的一个亲兵,并反复叮嘱道:“务必把此信亲自交到卢大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