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下永明 > 第六十二章 新兵入营

第六十二章 新兵入营

“你这汉子怎么不讲理啊,速速离去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郑汉明虽然惜他是条汉子,可毕竟军务在身,如今他扰乱秩序口气也就强硬起来。

“是你们不讲理,就是怕俺吃的多,不给俺吃肉。”那巨汉不顾侍卫的推搡,站在原地吼道。

“好,讲理是吧,打赢了我就让你吃肉,否则给我滚蛋。”郑汉明的火气也上来了,起身来到空地之上。

那巨汉大踏步来到空地上站定,郑汉明见他高大威猛实在不容小觑,撩起衣角塞到革带之中,松了松筋骨后双脚一用力。

说时迟,那时快,双拳瞬间出现在巨汉的面前,巨汉伸出胳膊阻挡,但这只是郑汉明的虚招沾身便走,巨汉被激怒了,抢上前来就要拦腰抱住郑汉明。

郑汉明等的就是这个时候,趁他中门大开一记飞脚踢起,正中巨汉下腹,巨汉顾不得腹部吃痛,双手按住郑汉明左脚便要蹲下,郑汉明顺势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巨汉额角上。

巨汉直感觉一阵天旋地转,但他甩了甩脑袋后又稳住重心站在原地虎视眈眈的看着郑汉明,不得不说这抗击打能力还真不是盖得。

郑汉明看到巨汉还能站立大为吃惊,对于自己刚才那一脚的力度心里是有数的,普通人挨了一下莫说站立,能不昏迷就已经不错了,不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好应付。

那巨汉几时吃过这样的大亏,瞅准郑汉明站立的位置,撒开双臂直奔郑汉明而来,郑汉明心里暗喝一声来得好,一矮头从巨汉左腋下穿过,巨汉性起,急转身又来拿郑汉明,郑汉明一个转身又从右腋穿过,巨汉转身终是不便,三换换得脚步乱了,郑汉明却抢将入去。

用右手扭住巨汉,探左手插入巨汉交裆,用肩胛顶住他胸脯,一用力把巨汉顶翻在地,抬起拳头作势就要往巨汉脸上招呼。

李廷栋在一旁对于两人的打斗看的一清二楚,军队之中以强者为尊,正好借这个机会让郑汉明立威,但看到此时李廷栋不禁起了惜才之心。

郑汉明的武艺李廷栋是知道的,普通人在他手下走不了一招,巨汉能坚持到这个时候也算难得,如果此人作为普通的士兵当然不合格,可要他去斩将夺旗当是一把好手,想到此处大声喝道:“且慢动手”

郑汉明听的李廷栋喝声,收住拳头站起身来,那巨汉犹不服气,爬起来恶狠狠的瞪着郑汉明。

“你这个兵我收下了,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李廷栋对那巨汉说道。

“俺叫王铁牛,今年十。”这巨汉瓮声瓮气的说道。

“好,吃肉去吧。”李廷栋把腰牌和银子递到铁牛手里。

这王铁牛一把接过银子看也不看就直接揣到怀里,对李廷栋自是千恩万谢,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直让地面的泥土都凹进去一块,可对郑汉明就没这么客气了,对于刚才的比试这王铁牛输的可是真不服气,恨不得再来一次。

郑汉明对这个浑人是又好气候好笑,李廷栋走到郑汉明面前拍了拍他肩膀说道:“不要和他一般见识,好好训练也是一员猛将。”

郑汉明晒然一笑,自己和这浑人计较干嘛,犯不着啊,招来的人越厉害对自己不是越有利嘛。

“看什么看?有能耐在我手底下走过三招,直接录取。”郑汉明对着人群大声吼道。

人群中不少人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刚才那巨汉在他手底下过了三招就躺地上,自己上去还不够塞牙缝,不过这样一来郑汉明在这批士兵中的威信算是立起来了,军队之中强者为尊,郑汉明有这个本事让人佩服。

接下来的募兵过程波澜不惊,三天之内李廷栋募齐了百壮丁,当然这百人李廷栋不打算全部留下,希望训练完毕后能留下五百人。

每一个士兵都是经过李廷栋亲自选拔,亲手把银子送到每个人的手上,可想而知,这支部队自诞生之日起深深的刻上了李廷栋的印记。

戚继光的练兵之法乃是十二人为一队每队设两伍,四队为一哨,四哨为一官,四官为一总,每级设队长、哨长、哨官和把总,一个把总下面基本上就是一个千人队。

伍作为最基本的战斗小组,如果每伍斩杀人数超过阵亡人数方才有的奖励,如果伤亡人数大于斩杀人数非但没有奖赏反而还要受罚。

另外为了防止士兵脱逃,每队只要出现逃兵一人全队受罚,所以每到一地驻扎,队与队之间、哨与哨之间、总与总之间不能混杂,务必做到井然有序。

最后就是上了战场如果队长阵亡,则全队受罚,哨长阵亡则全哨受罚,依次类推,此举乃是为了防止在战场之上将领阵亡而军队无人指挥出现大规模的逃亡。

戚继光非常注重基层将领的保护和选拔,所以他的军队极少出现临阵退缩而集体投降,只要基层官员没有阵亡那这只部队就还有战斗力。

戚继光的练兵之法虽好,可李廷栋也不能生搬硬套,战场不同自然排兵布阵也需调整,当年戚继光所练新兵主要为剿灭沿海倭寇,江南地区水网密布,适合打小规模遭遇战。

十二人一队的战斗小组可以在田野在展开,而如今李廷栋需要的是守城作战,城墙上不比田间地头,无法大规模展开队伍。

故而李廷栋按照当日尹梦鳌建议化繁为简,将十二人的战斗小组调整为三人一组,配狼筅手一名,刀盾手一名,长枪手一名。

三人为一组,三组为一队设队长一名,三队设哨设哨长一名,三哨为一旗设旗长一名,郑汉明统领所有旗长是为把总。

日落西山,鸡栖于埘,由于临近立冬天黑的早,不到酉时天已经黑了,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要太阳一落山就是睡觉的时间,喧嚣了一日的军营顿时安静下来,士兵们虽然都休息了,可李廷栋则没有这么轻松带着郑汉明进行巡营。

“汉明,士兵们的情绪怎么样?”李廷栋边走边问道。

“还行,按照大人的吩咐,全部打乱重新分配,士兵们还有点认生,不过情绪都还算稳定,没有出现逃兵的现象。”士兵刚入营的头几天非常重要,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周围全部是不认识的生人,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逃兵事件,好在如今招来的都是一些灾民,很多都是一些单身汉,倒也毫无牵挂。

“那就好,这房子刚建成,注意士兵们的保暖,否则风寒一旦传播开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到十日修成的营房只是用木料简单的搭了个架子,密封性肯定不过关,如今天气寒冷,如果发生大规模流感那这百多号人可短时间内操练不起来。

“先生不光送来了棉被还有大量的干稻草,我先在床上垫了一层干稻草,暂时还算暖和。”郑汉明虽是武人,可办事却还小心。

“以后晚上每哨设卫兵两人,通宵值守,以防敌军偷营。”李廷栋这个时候看到营内所有的士兵都在屋内睡觉,如果一旦敌人偷营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当然今日是入营的第一天,还没来得及顾上此事,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不早早把规矩立起来,后面想改正就难了。

“属下记住了,不过如今兵器甲具都还没到,后面的操练无法进行啊。”郑汉明提醒道。

“郑汉明,你认为一只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李廷栋没有回答郑汉明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将领身先士卒,军士奋勇杀敌。”郑汉明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你说的对也不对,只有将领身先士卒,军士才会奋勇杀敌,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一只军队最重要的是服从,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一只军队只需要有一个声音,只要战鼓一响,哪怕是阵前刀山火海也得给我冲,铜锣一敲,前面有金山银山也得给我撤回来,所以我们的训练就从服从开始。”李廷栋沉声说道。

戚家军为什么能南灭倭寇北拒鞑虏,靠的就是这个服从二字,戚继光的兵书上记载,只要主帅下了帅令,士卒皆令行禁止,军中无戏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服从二字从何练起?”郑汉明这个教头教武艺可以,但对兵法确实还有所欠缺。

“我打算头十天就训练这些士兵的服从,就从最基本的站队开始,要让每个士兵做到站如松,行如风,先把这些泥腿子脚上的泥洗干净再说。”李廷栋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后世的新兵营要进行枯燥的队列训练。

这就是要把一个普通人训练成一个士兵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只有通过反复的队列训练才能脱去农夫们的松散之气。

“大人,这队列之法还需大人多多指导。”郑汉明虽然对李廷栋所说的站队不甚理解,可李廷栋刚讲了服从二字,倒也不敢出言反驳。

“明日把人全部聚集在校场,我会亲自指导,而且我打算所有的队长、哨长、哨官、都从此次的训练中选拔,谁能训练的好我就提谁的官。”李廷栋说道。

“属下明白”

一个不到千人的营地本就不大,两人沿着兵营转了一圈也才不到半个小时,李廷栋见兵营内没有什么异样当下返回自己的大帐,李廷栋不习惯如此早睡,点起蜡烛拿起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仔细的阅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