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下永明 > 第五十三章 改革蓝图

第五十三章 改革蓝图

一番交谈下来,窗外已经开始擦黑了,李廷栋和吴为吃过晚饭后,独自一人回到书房,吴为关于一条鞭发的论断让李廷栋久久无法释怀,往日里手不释卷的兵书今天也没了心思。

四百年后的历史学界有一种说法,大明是穷死的,李廷栋当时看完不禁嗤之以鼻,对于这种所谓专家发出如此哗众取宠的论调自然也是不以为然,大明天子富有四海,倾全国之力奉养一人,岂会让大明活活给穷死?

可通过吴为今日的论断,这个说法倒还真有几分道理。皇帝富有四海不假,可如何将这四海之内的全部资源调动起来却是个难事,当年的万历皇帝遍撒税吏,强行对天下的矿产强行征税,银子不知征了多少,可这千古骂名确实留下了,大明的读书人是可着劲的埋汰这位大明天子。

如今的崇祯皇帝可是励志要学尧舜的圣君,学不了他爷爷的厚颜无耻,只能是坐守金山而眼睁睁的看着灾民无银可赈,军队无饷可发,要说起来这大明是穷死的倒还真有几分道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税收的本质乃是调节社会资源,不至于让一个社会的财富过度集中于某一小部分人手里,若财富的分布比例过度失衡,那就到了该重新洗牌的时候。

纵观华夏几千年,每一次的王朝更迭,都是一次财富的重新分配,很显然大明朝走到今日,也到了该重新洗牌的时候了。

每一次洗牌的过程带来的却是生灵涂炭,百姓十不存一,李廷栋没有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可太和城外灾民的惨状却让人不忍直视。

也许百年之后的史书上会留下一句“大旱,盗贼四起,人相食”,可这短短的九个字,对当下的百姓来说则是无尽的苦难。

李廷栋苦苦思索,能否制定出一套规则,让这个牌局永远的玩下去,不至于有人掀了牌桌。

李廷栋突然在脑中闪过了以前看过的一部神剧-《雍正王朝,后世的雍正皇帝为了增加朝廷的税收,搞出了一个“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的税收制度,这一税收制度可以说是很好的解决了困扰中国封建王朝数千年的土地兼并难题,李廷栋再结合二十世纪的税法。

将脑海中的想法一一列在纸上,不知不觉中已经写满了数张宣纸,有了这些想法之后,李廷栋开始去芜存菁,切除那些不适合当今现状的,留下那些切实可行的,最后组织语言写出了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古今税法考。

李廷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概念,虽然只是一篇万余字的文章可增删数次耗费了整晚的精力,当李廷栋改完最后一遍搁下手中的毛笔时发现天已经大亮,李廷栋摇了摇酸痛的脖子后开始整理书稿,可就在这个时候吴为推门进来了。

“大人,今日起这么早?”吴为看到李廷栋在屋内大吃一惊,以往都是自己早早起床,没想到今天李廷栋起这么早。

“早什么啊,我是一晚上没睡。”李廷栋苦笑道。

“哦,大人昨夜一直在书房?”昨晚吃完晚饭后吴为就回房歇息了,不知李廷栋为何熬夜一整晚。

“昨夜先生一番话语让我深有感触,心中有所悟,写下了这篇东西,你看看帮我参谋参谋。”李廷栋把手中的纸稿递了过去。

吴为接过稿子之后以为只是日常公文,可读过几行之后发现这文章的奥秘,这才认认真真的阅读起来,站在原地时而皱眉时而微笑时而焦虑时而欣喜,最后读完已经是满头大汗。

“这是我昨晚一整夜的成果,怎么样?”李廷栋非常想听听吴为的想法。

“大人想要听实话吗?”吴为一脸严肃的问道。

“当然。”李廷栋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那我就直说了,大人所列似乎是一个税收之法的提纲,内容稍显简陋但却内涵博大精深,可以说这个税法一旦实施,不但大明中兴有望还可千秋万载,但大人若是把这东西流传出去,恐怕死无葬身之地。”吴为杀气腾腾的说道。

“说说原因。”李廷栋知道吴为不是夸大其词的人,他说此话必有原因。

“你的摊丁入亩脱胎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规定所有的税粮和劳役都以税银上缴,大大简化了税收的收缴方式,但本质上并没有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而你的摊丁入亩之法则是税银的收缴只看土地不收人头税,而且土地越多,需缴纳税银的比例也越高。”

“可以说如果此法实现得当将不用再担心土地兼并这一顽疾,不过这样一来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豪门大户将承受巨额的税银,他们必将对大人恨之入骨。”

“大明是朱家天子的大明,可也是千千万万士绅豪族的大明,大人你这是与千千万万个士绅豪族为敌,这些人必将对大人除之而后快。”

“第二点就是你说的火耗归公,火耗乃是官员们贪赃枉法的好手段,是天下官员心知肚明的陋规,不知有多少官员在这上面大发横财,大人提出火耗归公实则虽然由朝廷下发一部分的养廉银,可远远不及贪赃枉法所带来的收益,大人将成为官场的众矢之的。”

“豪门大户恨之入骨,大明官员对视你为背叛者,大人此法虽是大明朝的救命良方可也是大人的催命符,还望大人三思。”吴为沉重的说道。

“如今天下存亡危机之秋,朝廷为了内剿反贼外灭建奴,自崇祯元年开始征缴的三饷惹得天怒人怨,若细细研究之后会发现每亩不过增派十厘,根本不会对百姓造成如此之大的伤害,但实际上天下不少百姓为了这区区十厘的三饷而家破人亡,我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可昨夜先生的一番话语让我茅塞顿开,一条鞭法解了燃眉之急却治根不治本,天下膏腴之地尽归豪门大户,可以说朝廷养了宗室、士绅百年,宗室、士绅不思回报朝廷,却让普通百姓这让天底下的百姓如何能活命?”李廷栋何尝不知自己区区一个县令人微言轻,如果现在上书朝廷不但不能救国图存,反而惹来杀身之祸。

可眼下明朝内外交困,如果不能及时改革,别说自己一个小小县令就是张居正重生也无能为力。

“此法若是现在实行就好比春开秋菊、冬放桃李,成为不合节令的妖红,误国误己而已。但我有三个条件,若都能满足此法还有大行天下的希望。”吴为被李廷栋的一番话深深打动,说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哦,快说,是哪三个条件?”李廷栋急切的问道。

“第一是皇帝的支持,如今朱氏子孙遍布天下,光一个福王就有两万顷良田,其余诸王虽然没有如福王一般富贵,可这些天潢贵胄是当今最大的地主,此法若想大行天下,第一要过宗室这一关,宗室这一关必须依靠皇帝的支持,若当今皇帝承受不了宗室的压力此法必定胎死腹中。”

“除了皇帝的圣眷还要有无上的权力,当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内有大太监冯保支持,外有广大门生故吏为援,手握考核百官的权力这才把一条鞭法推行下去,大人此法比一条鞭法更加彻底,所遇到的阻力想必也远超一条鞭法,百官若是消极怠工此法也只是一个空架子毫无实际意义可言。”

“最后一点就是做好与天下士绅为敌的准备,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天下的士绅必定对大人恨之入骨,大人的老师、故旧、朋友包括大人自己都是士绅当中的一员,当这些人反对时你如何处置。”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之后被开馆戮尸,死后也没落个干净,更悲剧的是张居正身死政消,一条鞭法自张居正死后就名存实亡,大人必定要想好万全之策,以防天下士绅的反弹,否则必定最后落得个与张居正一样的结局。”

“若大人能做到以上三点,此法方有大行天下的一日。”吴为逐条分析,这三个条件拎出来任何一个都可以让人望而却步,但三个条件必须全部达成方才有成功的一日。

“*******,*******,我想把这句话也送给先生,此法之凶险我已经知晓,可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若一味害怕凶险而轻言放弃,岂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当然我不是说我一定能达成这三个条件,可现在有了目标,咱们就努力朝这个目标奔去,纵使失败也死而无憾。”李廷栋说道这里没有慷慨激昂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万死不辞的决心。

“好一句*******,*******,大人能有此等决心,怎么可能少得了我,纵使失败咱们黄泉路上也好有个伴,不叫那十殿阎罗小觑了我们。”吴为被李廷栋的勇气和决心所感染,动情的说道。

“好,此法咱们先让他在抽屉里安心的躺上几年,待来日达成你说的三个条件咱们再拿出来,还望先生不忘今日之言,待此法大行天下,定还这世间一个太平盛世。”李廷栋与吴为约定道。

“好,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吴为看着李廷栋那张年轻但充满激情的脸庞,激动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