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下永明 > 第十三章 游秦淮

第十三章 游秦淮

华灯初上,李廷栋那颗躁动的心就已按耐不住了,吃过晚饭之后,李廷栋整理了一下衣裳,顺带在铜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发型,感觉自我良好之后方才出门去也,临出门前还不忘把那本品花集录带上。

当然这种风流雅事独自一人未免太过单调,隔壁有个曾经的风流浪子,今日刚好拉着他一同前去。

“是大人啊?”屋内的吴为正准备点灯夜读,听到敲门声后打开门看见李廷栋站在屋外。

“先生,长夜漫漫,无心睡眠,请先生一起夜游秦淮河如何?”李廷栋诚心的邀请道。

“大人,自我励志随恩师求学之日起,我就再没有踏足这烟花之地了,还是你一个人去吧。”吴为略显为难的推辞道。

“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先生既然已经悟的大道,自然无须担心这红尘乱了你的道心了,先生莫要推辞了,带上那品花集录,随我去那脂粉堆里再走一遭。”李廷栋拉着吴为出了这房间。

在这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年代,日落之后李廷栋最大的乐趣就是挑灯夜读,可今日在金陵城内,李廷栋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才是明代夜生活了。

夕阳早去,皎月迟来,入夜的秦淮河方才显露那风情万种一面来,游客徜徉在灯火璀璨的街头,流光溢彩的街道上呈现出病态的繁荣。红彤彤的灯火将秦淮河映衬的明亮可人,这些大红灯笼大小不一,可都整齐的悬挂在岸边鳞次栉比的屋檐下,灯底的流苏在微风的轻抚下摇摆出婀娜的舞姿。

街上游客人头攒动,河中的画舫秩序井然,河中自发的分成左右两道,画舫往来互不干涉,所有的船头必挂有大红彩球和大红灯笼,一来图个喜庆二来也是提醒河中的船只,莫要冲撞。

不少公子哥坐在船头倚红揽翠,坐赏风月。

李廷栋沿着河岸漫步在这流光溢彩的图画中,沿途处处可见“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回廊挂落,雕刻精美。

恍然之中不知是自己身在这恍如画卷的秦淮河中,还是这风情万种的秦淮河入了自己梦中。

想着这秦淮河缓缓流淌了千年,有多少文人骚客的笔墨,就有多少薄命红颜的眼泪。李廷栋放慢自己的脚步,仔细聆听着这座千古名城发出的声音。

而一直跟在李廷栋身后的吴为看着眼前这熟悉的场景,脑海中尘封的记忆大门被打开,信步由缰的来到了十多年前曾经多少次踏足的地方。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好个雨眠居也。”李廷栋跟随着吴为的步伐来到了一栋临河的庭院前,最为关键的是庭院前面的牌匾上题有雨眠居三个大字,气势不凡一看就是名家手笔。

“我怎么到这来了?”吴为听到李廷栋的声音抬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到了那想来却一直不敢来的地方,当年自己就是在这个雨眠居与那红颜知己相识相恋然后再分别,一晃已经十年过去了,正所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逢即是缘分,既然先生带我来这,那就是有缘,咱们就进去瞧瞧?”李廷栋邀请道。

吴为想拒绝,可脑海里有个声音一直在说着:跟他进去瞧瞧吧,没关系的,不会那么凑巧的,都已经十年过去了,该放下了。

“那就进去瞧瞧吧。”吴为说完感觉自己放下了千斤重担,一身轻松。

守候在庭院前的小厮看到有客人光临,立即弯腰迎了上来,小厮在前面引路领着二人穿过大门进到院内。

院门不大,而越过院门之后是一块影壁,影壁上是一副花开富贵的浮雕,但饶过影壁之后,庭院豁然开朗,朱栏绮疏,雕梁画栋,窗格竹帘轻纱,屋前岸边植满花草,点缀奇石,淡雅而别有风味。

“果然别有洞天。”李廷栋看到这美景之后赞叹道。

“二位爷,里面请,若是听戏呢可往大厅里面去,好戏马上就要开始,若是想图个清净就可叫上几位姑娘单独给你弹几曲,你看你是?”小厮弯腰问道。

“先生,先去大厅听听戏如何?”李廷栋不会傻到真的领着吴为去醉花卧柳,能在大厅里听听戏也不错,说完把手里的两本品花集录递给了身旁的小厮。

那小厮见了如此物件脸上的笑容顿时不一样了,看来是给雨眠居捧场来了。

“我都可以。”吴为有些拘谨的说道。

此时的李廷栋还以为吴为是因为坏了规矩而神态不自然,心中虽有些歉意,可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来到正厅之后发现戏台上的好戏正准备开锣上演,李廷栋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好,既不影响看戏又能安安静静的说会话。

“二位客官可是要喝点什么?”小厮问道。

李廷栋想着自己第一回来,正打算让小厮推荐几样,没想到一旁的吴为直接说道:“来一壶桃花酿,再来几样你们店里面特制的干果蜜饯,然后来半只盐水鸭,鸭子要片好端上来。”

“得了,客官你可真是行家。”小二一听这是老顾客啊,可脑海里回想着自己对这人没有印象啊。

一旁的李廷栋差点忘了,身旁的吴为可是当年风流人物啊,应付这场面绝对是小意思。

片刻之间,戏台之下已经是座无虚席,三声锣响之后好戏正式开演,今日上演的曲目正是千古名曲《西厢记。

李廷栋四百年后曾在网上看过复活之后的昆曲视频,当时就对那宛转悠扬的昆曲赞叹不已,可当他身临其境来到这个昆曲最辉煌的时代,却发现自己如同那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般粗鄙不堪。

虽是小小戏台,可是布局之精美服饰之华丽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更为关键的是婉转悠扬的水磨腔让人心中产生撩人的春意和动人情思,让人不知不觉之中就陷入到这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当中。

“小姐小姐多丰采

君瑞君瑞济川才

一双才貌世无赛

堪爱爱他们两意和谐

一个半推半就

一个又惊又爱

一个娇羞满面

一个春意满怀

好似襄王神女会阳台……”

戏台之上的俏红娘娇俏可人,那小演员看样子年纪不算大,倒把红娘的那股子机灵劲和热心肠给演的惟妙惟肖,李廷栋听了不禁暗自叫了一声好。

原来在这个没有电视和网络的年代,大明的读书人是这样过夜生活的,不得不说这夜生活质量可比几百年后守着电视强多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现场直播啊。

“这小红娘的唱功如那黄鹂初啼,白云出岫,确实是个唱戏的好苗子。”吴为是这方面的行家,一听就听出来这个小娘子的不凡之处。

“好景好戏自然要配好酒,来,干一杯。”李廷栋端起清香扑鼻的桃花酿和吴为说道。

“今日能听到这小红娘的唱功,也算不虚此行了。”吴为赞叹道。

如此良辰美景,有美酒,还有美人,自然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人三杯两杯换盏,一壶桃花酿很快见了底,李廷栋也有了三分醉意。

李廷栋与吴为两人正品酒看戏不亦乐乎,可忽然之间一人跄踉的倒在自己的桌前,嘴里不停的叫骂道:“什么内阁首辅,什么温体仁,他这是报复,赤裸裸的报复,可我复社的子弟又岂是他温体仁能赶尽杀绝的,他日定将他逐出朝堂,还我大明一片朗朗乾坤。”

“不好意思,我这位朋友喝醉了,实在抱歉。”这位醉汉身旁的一位公子赶紧向李廷栋二人赔礼道歉。

李廷栋好好的兴致被这醉汉给打扰了,心里着实不乐意,正想呵斥几句,可抬头一看那位向自己道歉的公子,顿时被这公子的颜值给惊艳到了。

身着锦袍,脚踏薄靴,长生玉立,说不出的潇洒大方,面如冠玉,眉眼如画,脸上那股勃发的英气让人好生仰慕。

“算了,大家都是读书人,想必这位兄台也有伤心事。”李廷栋见这位公子是真心道歉,也就不再计较,而且听这醉汉的言语,定是此次科举不如意,怪那主考官温体仁有眼无珠,遗落了自己的这位大才。

“读书人?读过几本书就敢自称读书人,笑话,简直是笑话。”没想到那醉汉非但没有领情,反倒出言讥讽道。

“那想必兄台必定是读书人了,不过阁下的表现可是给读书人三个字抹黑啊。”李廷栋没想到自己的大度换来的是对方的嘲讽,心中有些生气了,故而不客气的说道。

“我给读书人抹黑?我复社子弟于己兴复古学,砥砺品行,于国上安社稷,下安黎民,如何能辱没读书人三个字?”醉汉慷慨激昂的说道。

“可笑可笑,既然是读书人,想必知道这礼义廉耻四个字,你无端打扰我看戏是为无礼,枉顾你身旁这位好意是为无义,大庭广众之下酗酒闹事是为无廉,科举落第不知发奋苦读,只知一味借酒消愁是为无耻,连这最基本的礼义廉耻都不知道还说不是给读书人抹黑?”李廷栋见这醉汉丝毫没有歉意,不禁嗤笑道。

“你?放肆大胆。”那醉汉被李廷栋如此一激,脸皮发紧,指着李廷栋骂道。

“一言不合就口暴粗言,简直是斯文扫地。”本来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没想到遇到如此糟心的事,李廷栋心情大坏,就想拉着吴为离去。

“今日如若不说清楚,休想走出这雨眠居。”那醉汉将李廷栋桌上的碗碟扫落在地,拦住李廷栋骂道。

如此一闹腾,台上的戏是演不下去了,雨眠居的众人赶紧前来劝说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