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下永明 > 第十一章 金陵帝王州

第十一章 金陵帝王州

第二日上午,随着马车继续行进,房屋店脯渐渐多起来,路上市镇星布,且凡有桥处便有集市,人烟密集,行人车马不绝于途,一派江南好风景。

晌午过后,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南京城下,只是一眼望去南京城的城楼并不高大雄伟,莫说与北京相比,就连镇江城外的城楼也不如,城楼左右的城墙短短一截包砖,后面都是土堤,李廷栋有点失望的道:“当年沈万三修的就是这城墙?”

传言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江南富商沈万三为了拍朱元璋的马屁,愿意出资修筑金陵三分之一的城墙,后来因惹恼了朱元璋被发配至云南,客死他乡。沈万三人虽然死了,可城墙还依旧保留着,但眼前的这些土疙瘩实在对不起沈万三那首富的名号啊。

吴为闻言解释道:“这是只是金陵外郭而已,除城门外只有土堤,外郭共一百二十里,筑土堤四十里,共有十门,金陵城还在前边。”

所谓三里为城,七里为郭,城墙是内城,城郭是外城,由于城郭周长太长,如果用砖石砌就则实在耗费太过巨大,纵使朱元璋有如此雄心可国力实在不堪驱使,只能修建简易的土墙。

李廷栋等人从东方而来从麒麟门入,虽名为麒麟门,但城楼并不算雄伟,城门里也只有几个兵丁模样的人把守,排查也不严厉,一行人无需等待,随着人流进入外郭。

进入外郭城之后沿着玄武大道一路往西,入眼处已经颇为繁华,车马如流,轿子马车外饰精美,有些轿子窗格甚至是象牙做成,出游的女子沿街大声说笑,与北方等地风格大异。

百姓衣着亦更加华贵,所见女子衣服争奇斗艳,短短一程,光红色就看到了四种,分为水红、金红、荔枝红、东方色,其他天蓝、玉色、浅蓝、鹅黄都十分鲜艳,显示出这个时代的染色技术已经有很高水平。不但色泽明艳,女子衣服款式也更多,不光有长衣,还有上衣下裳的男式服装,这些女装多为左衽,完全不同于北方。

这期中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满载着货物行色匆匆,此时的丝绸、茶叶、瓷器远销海外,中世纪的欧洲贵族以拥有一件来自中国的瓷器为荣,巨大的海外贸易给大明朝带来了无数的财富,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入中国。发达的市场经济带来的是思想的开放,思想的开放反过来也刺激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市场经济和思想开放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李廷栋看着眼前的这番繁华,对历史书上那句“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得以持续壮大”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所谓的资产主义萌芽说的不仅仅是这个时代发达的市场经济,说的也是这个时代的人民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广阔了。如果有人能好好呵护这棵小小萌芽,终有一日萌芽会长成参天巨树,可惜啊,如此人间天堂十年后将迎来满清的铁骑,小小萌芽也被扼杀在摇篮当中。

马车继续往西走,人流也越来越稠密,马车的速度也越来越慢,李廷栋一行人索性下了马车步行,吴为指着右手边说道:“那边就是玄武湖,因位于六朝宫城之北,故又称北湖,玄武湖畔遍植垂柳,天气好时便可看到那云烟晕染在垂柳之间,此乃金陵四十景当中的北湖烟柳,唐代诗人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说的就是此处。”

李廷栋顺着吴为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玄武湖畔的垂柳随风而荡,确实是颇有几分风韵,不过也有些纳闷,怎的吴为对这金陵如此熟悉,典故诗词随口就来。

“那左边的山呢,有什么讲究没有?”李廷栋指着左手边的远山问道。

“那山名叫紫金山,大明太祖皇帝的孝陵就在那里。”吴为回答道。

“哦,原来这就是紫金山啊。”李廷栋恍然大悟道,四百年后也有一代伟人长眠于此,与那朱元璋为伴,不过在四百年后的中国人记忆中,中山陵可比明孝陵著名的多了。

一行人边逛边走,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金陵城东的太平门,见到了这个曾经虎踞龙盘的金陵城。

“我操我操我操。”纵使四百年后的李廷栋见过无数的高楼大厦,可此时此地见到那金陵城的城楼和城墙依旧被震撼的无以复加,唯有三个我操方能表达此时的心情。

对修建这个城墙的沈万三感到不可思议,以个人的财富修建如此庞大的工程,不愧是天下首富。

“金陵城周约六十里,城垛一万七千个,城墙上窝铺两百多个,城墙宽两丈有余,设城门十三座,人称‘神策金仪风门,怀远清凉到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定太平。’成祖皇帝靖难之后将文武百官迁往北京,但南京依旧留了一套六部九卿,江南六品以下的官员可在金陵办理考核。”吴为看着满眼震惊的李廷栋说道。

“沈万三自掏腰包为朝廷修了这城池,可最终落个发配云南的下场,可悲可叹啊。”李廷栋看着那历经三百年依旧挺立的城墙,在这个时代想要建立如此庞大的建筑,那花的银子是海了去了,沈万三看来是真心想向朱元璋讨个好。

“他想以万贯家财买个平安富贵,真是小看了太祖皇帝。”吴为摇头说道。

“所谓法制,不光是说一个人可以干什么,更是说一个人可以不干什么。”李廷栋对于朱元璋这种卸磨杀驴的做法自然是大不赞同,但如此大庭广众之下不能说的太露骨,只能委婉的说道。

“大人至理名言,受教了。”吴为初始不觉的此话有何意味,可细细琢磨之后方才体会到了此话的真正含义,不禁大为赞同。

“好了,咱们就不在这里长吁短叹了,咱们排队进城吧。”李廷栋看着眼前那长长的队伍说道。

欲进金陵城,必须缴纳一定的头口钱,俗称买路钱,如果你带了货物,还需给你的货物缴纳一定的税钱,由于往来的商人居多,故而在城门前排队进城是常有的事。

“公子,我看你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所谓佳人配才子,想必公子也是为这金陵城的花魁大赛而来吧,我这里有今年最新的品花录,绝对行情价,要不要来一本?”就在李廷栋随着队伍缓慢前进的时候,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小厮,凑到李廷栋跟前推销货品起来。

“什么花魁大赛?什么品花录?”李廷栋如那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那小厮闻言眼睛里闪过一阵狂喜,心里暗自感叹这单生意有戏。

通过这小厮的一番解释,李廷栋终于明白了这人嘴里所说的花魁大赛和品花录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不知是十年还是年前,金陵城的秦淮河上兴起了一个所谓的花魁大赛,开始是几个纨绔子弟为了捧自己的老相好所弄的一个噱头,没想到这个噱头变成了金陵城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盛会。由大明的文人墨客和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主导,金陵城的老百姓共同参与的一场盛会。

所谓花魁大赛,乃是从那万千秦淮河里的风尘女子当中选出一个头牌,作为一年一度的花魁。

具体操作的方法是,每到中秋节前的一个月,金陵城内便会发行一本所谓的品花录,把今年所有参选女子的画像结集出版,并有风流名家在画像旁边提诗作为简介。

然后再由这些小哥把品花录卖到金陵城的每一个角落,然后购买了这本品花录的游客便可凭此这本子到各大青楼消费。

哪家青楼收集的品花录越多,那这家的人气就越旺,当然这品花录也不便宜,一两银子一本。

中秋节前三天会选出金陵城中的十大名楼,然后在中秋节这一天,将是真正的花魁大赛,十大名楼将各自派出楼内最优秀的女子前去参赛,姿色,才艺,谈吐俱佳者当选为一年一度的花魁,至于评委嘛自然是由金陵城内的风流雅士所担任。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官府的影子,必须由官府保证此次活动是公平公正的展开,谨防有些青楼弄虚作假,知府大人也会在月十五那天出席这场盛会。

花魁大赛从开始到结束要持续整整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整个金陵城将沉浸在莫名的骚动当中,人们在茶余饭后议论着花魁大赛的选手,各大赌坊也开出盘口猜测花魁会花落谁家,是个真正的全民参与大会。

李廷栋一听顿时被这绝妙的创意惊呆了,这不就是四百年后的选美小姐大赛嘛,政府公信力背书,然后由民间力量组织的一场娱乐盛宴。

“给我一份。”李廷栋听完立马对那小哥说道。

“得了,你瞧好了,这可是正版,有花魁二字的印章。还有就是你去青楼听曲的时候,只需把第一页撕给店家,这本子你是可以留着的。”小哥翻到品花录的第一页对李廷栋介绍道。

“了解,了解。”李廷栋再一次佩服的五体投地,这尼玛的都想到了。

“公子,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是过瘾了,可你身旁的这位还光看着呢。”小哥看李廷栋如此兴奋,又继续推荐道。

“那再来一份,给吴先生也过过瘾。”李廷栋一听立即又叫小六子掏钱买了一本,不由分说的塞到吴为的怀里。

那小哥收了银子之后又去追逐下一个目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