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下永明 > 第七章 一切伟大的开始

第七章 一切伟大的开始

“受教就不敢当了,不过是山野村夫的一家之言,若是贤弟觉得有用,那就对世间的百姓多一点仁爱之心,让这天下的百姓生活好一点,也不枉今日相逢一场。”吴为见李廷栋气度不凡,当下委婉的劝说道。

“惭愧惭愧,吴兄的好意小弟一定谨记,实不相瞒,小弟今年侥幸得中之后外放至太和担任知县一职,不日就要离京赴任,如今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啊。”如今的李廷栋不过二十出头,却被授予知县一职,放在四百年后那就是就是让一个刚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去担任县高官兼县长,简直不可想象。虽然李廷栋心里有些想法,但还是没有底想听听别人的意见。

“看在今日这顿酒的份上,那我送你十二个字‘持身以正、秉心以公、行有所止’,县令乃是代天子守牧一方,与那平民老百姓面对面打交道,俯首之间皆是代表朝廷威仪,唯有持身以正才不会授人以柄,落人口实。”

“一县之内以县令为尊,生杀大权集于一身,权力容易让人迷失,唯有秉心以公,谋全局而不谋私利,方能震慑底下的宵小之辈,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就是行有所止,既然身为县令,必然要面对朝廷下派的各项赋税徭役,若一味的为提高政绩压榨治下百姓的民力,如同竭泽而渔必然是民怨沸天只会适得其反,但若是过于宽松,则治下百姓对朝廷对你则无敬畏之心,百姓易生倦怠之心。”

“行有所止是万事得有一个度,这个度最难把握也最考验人心,需要你慢慢去领悟。”吴为见李廷栋是真心请教,也就真心指点他一二。

“吴兄,今日这酒钱花的值啊,一字千金,一字千金啊。”李廷栋听完此番话语,心中困惑着实消散不少,对吴为这人是更加的好奇了。听此人话语,他不光饱读诗书,对《金瓶梅的理解更是超出了这个时代,而且他还对官场那一套东西也很是熟悉,实在是李廷栋在大明朝遇到的顶尖人物。

“不知吴兄可否告诉我家住何方,来日有空我好登门拜访。”李廷栋是真心想交这个朋友,故而试探着问道。

“江湖散淡之人,居无定所,李兄在太和担任知县,哪天我路过太和一定过来跟你讨一杯酒喝。”原来这吴为才华横溢,早年间也曾中过秀才,不过因为一些不可言说的原因无法在科举上再进一步,后来得遇名师为求心中大道,对科举一途更是绝了心思,半年前他觉得自己的学问实在毫无进展,恩师建议他走出书斋,到这红尘世界历练一番,说不定能解开心中疑惑,这才有了书店的相逢。

“那一言为定,不过以先生的才华如此蹉跎岂不太过可惜,我倒是有个小小的建议,不知吴兄愿意听否。”如此良才,可遇不可求,既然遇到了就不可错过,沉思片刻之后,李廷栋鼓起勇气问道。

“愿闻其详。”吴为不置可否的回道。

“我马上要去太和上任了,府中还缺少一个师爷,不知吴兄可否屈尊去试一试?”李廷栋诚恳的问道。

“哈哈哈,刚才那十二个字足以抵偿这顿酒钱,如今你还要将我这个人给诓了去,贤弟可是太贪心了啊。”吴为哈哈笑道。

“非我贪心,实在是仰慕吴兄心中所学,平日里想和吴兄多多请教。”李廷栋真心说道。

“据说那徐渭隐居在绍兴城内,而胡宗宪升任浙江巡抚主持剿除倭寇事宜,这胡宗宪久闻徐渭大名,想请那徐渭出山到自己的帐下担任幕僚一职,为自己的抗倭事宜出谋划策。可徐渭为人清高对于胡宗宪的数次相邀是置之不理,那胡宗宪非但不恼反而是多次登门拜访,徐渭被胡宗宪扰的烦了,就问了胡宗宪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其一是以文制武,外行指挥内行,临场指挥的将领要受到文官节制,所有军事行动都要征得文官许可,但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若无战场临机决断的权力,这仗如何能胜。其二是卫所疲惫,大明号称百万军队,却无一个可战之兵,军户沦为军头奴仆,军田沦为个人私产,无兵如何能胜,其三是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是白花花的银子,可户部没有一两银子是用来抗倭的,无钱如何能胜。”

“问完这三个问题,徐渭对胡宗宪说,如果你能回答出这三个问题,那我随时到你府上报道。这三个问题,胡宗宪苦思半个月,方才向徐渭给出了一个满意的答复。”吴为没有当面拒绝李廷栋,而是讲了一段陈年往事。

“看来胡宗宪是回答出了这三个问题了,要不然这江南第一才子也不会有这百年的安宁,那吴兄是也要问我三个问题吗?”李廷栋听完吴为的话语之后,立即明白自己应该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徐渭才高我十倍,我岂敢和他比肩呢,我就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思索了很多年,也困扰了我许多年,纵观我华夏历史,自始皇帝统一天下起,咱们这华夏大地一直是一乱一治,一治一乱,秦失其鹿而汉得之,汉之后是三国纷争,晋统一三国之后又是五胡乱华,隋唐一统之后又是五代十国,之后更是宋辽金元轮番上演,好在我太祖皇帝英明神武,一统华夏。”

“可如今又是此番情景,所谓乱世人不如盛世犬,战乱一起百姓十不存一,我就想问一句如何能让我华夏大地永享太平,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其实经过刚才的一番交谈,吴为对李廷栋已经是非常感兴趣,不过感兴趣和到他身旁任职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故而吴为提出这个问题想听听李廷栋会如何回答。

李廷栋听到这个问题之后顿时陷入沉思,这个问题不光困扰了吴为也困扰了无数的帝王将相,立国之初,哪位皇帝不想自己的江山永固,一世二世乃至万世而为君,可实际上却事与愿违。

华夏大地上强如盛唐也是三百年左右,到了本朝朱元璋手里,朱元璋把所有的子民编成户籍,农户永远是种田的,军户永远是打仗的,可这才过了两百多年,明朝的户籍制度彻底宣告失败,百姓流离失所揭竿而起的不胜枚举。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算人品爆发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可不过是为朱家的天下续命而已,这九州山河依旧是一人的私物,换汤不换药罢了。

这个世界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可华夏大地上的天朝上国依旧是闭眼看世界,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变化。纵使李廷栋有天纵之才,灭了东北的满清旗,可三百年后的日本人呢?国联军呢?航海技术的大发展让这个世界上的国家不可能孤立起来独立发展。

麦哲伦已经完成了环球旅行,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大陆,欧洲大陆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世界另一端的西班牙、葡萄牙已经开始了大国崛起的道路,整个世界将迎来古今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和发展成为了新世界的主题,天下大道,顺之者昌,逆之则亡。

大航海时代已经到来,若是这个国家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轮回式发展,那等待这个国家等待这些人民的依旧是百年的屈辱。老天爷让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否是让自己这只小蝴蝶的翅膀扇动一下这个东方大国前进的巨轮呢?

李廷栋想了很多,也想了很久,理了理自己的思绪说道:“我曾在梦中梦到过一未来之国,此国开放、包容、文明且法制,人虽有士农工商之分,却无高低贵贱之别,更没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把所有的人民控制在一个狭窄的区域内,人才是流通的,是自由的。”

“士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参加统一而公平的考试进入这个国家的官员序列,官员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做的不对的百姓可以弹劾他甚至罢免他,官员们有羞耻之心更有畏惧之心。”

“农民通过自己的幸苦劳动可以养活一家老小,除了朝廷的赋税之外还有一定的余粮,遇到灾年也不至于饿肚子,朝廷能拿出一部分粮食救济灾民,不会出现易子而食,卖儿卖女等人间惨状。”

“还有一部分人脱离了土地的束缚走向城市、走向工厂,这些人通过自己每日的幸苦劳作可以拿到一定的报酬,并不会因为失去土地而失去一切,工人按劳分配,干的多而获得的报酬就多。”

“商人们以诚信为本,通过合理合法的经营而获得财富,失去诚信的商人不光受到道德的约束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市场是开放且公平的,不会有欺行霸市、垄断高价等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发生,商人们获得巨额的财富之后,不光只知道贪图享乐,腐化奢靡,而是掏出部分的钱财回报这个社会。”

“这个国家的最高标准是法律,所有人遵循且维护这些法律,任何未经法律批准而实行的政策都是违法的。不同的种族,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信仰,都可以在这个国家找到一个容身之所,因为这个国家是包容的,聪明人通过正常的渠道提升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因为这个国家是睿智的,聪明的人理应受到更多的奖赏。”

“所有人爱戴这个国家,拥护这个国家,可以为他奋斗也可以为他牺牲,我想这个未来之国应该可以实现吴兄的永享太平之理想,吴兄你觉得呢?”李廷栋脑海中开始还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可是越说道后面越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