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土匪二当家 > 第四十八章 猛虎出动

第四十八章 猛虎出动

茂州

原先李义安、齐孟帘等人所居住的地方,站着十几道身穿便衣的身影。

便衣裹身,袖下却有着隐隐约约显现的黑色甲胄,腰间别三尺剑鞘,剑鞘赤色打底,一只吊睛白虎张着血盆大口刻画在剑鞘上。三尺剑是为短剑,宜藏身,宜刺杀。

便衣暗藏黑甲,三尺剑鞘画白虎,这些人的身份,不言而明。

夏国军部,猛虎镖局是也。

茂州风轻,缓缓吹起一行人的衣角,露出成块状的黑色软甲。

黑甲无名,就叫黑甲。

短剑黑甲,皆由夏国军部下辖督造局直接供给,无需报备,即取即用,这等荣光,源于张道昌对猛虎镖局的厚爱。

猛虎镖局作为军部下辖的组织,以往只对武王负责,但如今武王已死,接过担子的便是邓怡。

邓怡焦虑战事将起,有心压下茂州一事,命南魏猛虎镖局抽调人手北上,如今北齐方面,才是重中之重,真正关乎国运的兴衰。

此行,共计一十七人,人虽寡,却势大。猛虎镖局集结天下精锐,一人于百万军中,取上将军首级这种事情,在以往,或许是只存在演义小说里的情节,但夏历十三年却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夏历十三年,便是老阳城事发之后两年,武王上位的时机。也正是那一年,让天下人都见识到了猛虎镖局的恐怖之处。

张道昌坐上王位的第一件事,便是撕毁齐夏协定。齐夏协定乃文王朝时与齐国签署的求和协议,没有割地,没有赔款,但任谁都看得出来,是夏国屈服了。毕竟姓张的得到王位,也没几年,不敢妄生战事,只能卑躬求和。

这期间不过短短的两年,却积压着无数百姓的怒火,甚至不少前朝旧族,都做好了和北齐决一死战的准备,因为无论夏国还是前朝,北齐都是死敌。

夏历十三年,齐夏交战,齐国历来强盛,国富民强,士饱马腾,没有人看好夏国,但从两军对峙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世人小瞧了夏国,小瞧了夏国人。

以齐国之优势,尚且与夏国将士打的不分上下。战局胶着,齐国越陷越深,至于为何如此?无数兵家学者早已给出答案

夏人敢死,不畏死,两方的斗志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常言,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但夏国从一开始,气就没有衰过,彼竭我盈,故克之。

军士悍不畏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猛虎镖局在此次战役中,表现的太过于精彩夺目。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卒帅即百夫长。但逢战事,齐国百夫长必死,百夫长死则一卒兵士无首,无首则乱,加上气竭,齐国想不输都难。

战事进行到中期,齐军已有败迹显露,齐国朝廷已有退缩之意。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北齐上将军刘安远暴毙于军帐之中,其胸口插着一把三尺长剑,剑柄两字——猛虎。

齐军群龙无首,几十万大军溃散后撤几十里,空留下齐国疆土白白拱手让人。

自此,猛虎镖局名声大噪,硬逼得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情报暗杀组织的重要性。

夏国凭此战,一雪前耻,定鼎天下。

猛虎镖局百余人折戟于李义安之手,若非此天下大乱之机,无论是王公文武,都要放下争端,彻查到底。

一行人打量着已经荒废的房屋,心中只觉得荒唐无比,猛虎镖局百余精锐,死的无声无息,难不成是叫老天爷抓走了?

“这村中人应该是与那一百多个弟兄一起消失的。”

一人踹开破旧的木门,用目光扫了扫屋内。

“是被除草了吧?”另一人皱着眉头疑惑地说道。

除草便是猛虎镖局执行任务中,若是遇到能够致使情报泄露的不可控因素,就会痛下杀手,斩草除根。

“薛大人?”

那人看着为首的一人,站在那里发呆,似乎没有听进他们二人所说的话。

为首人名叫薛进,猛虎镖局南魏头领,此行北上的带头人。

“别说话,安静的吹会儿风。”

薛进杵在原地,眺望远方,感受着徐徐吹来的春风拂过脸庞。

众人见薛进的模样,不再言语,而是在村子里散开,各自搜索,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线索是不可能有的,事情已经过了将近半个月,白姨已经派人把这里摸了一遍,所有的物件都是摆设,专门用来给有心人看的。

有心人,指的自然是猛虎镖局。

众人摸查半天,果不其然,什么都没有发现。薛进转过身看着身后的身影,张大嘴巴打着哈欠,伸着懒腰

“硬茬子啊……”

“大人,那先北上,还是再去山下州城,查探一下?”

方才踹门那人上前一步,开口问道。

“查什么查?摆明了是高手,你能查出来什么东西?”

薛进挤了挤眼睛,嘴撇着,一副不耐烦的模样。

“先就这样吧,一百多个弟兄,可惜了。”

薛进揉了揉眼睛,叹了口气,淡淡地说道,语气里毫无可惜的意味。

“北上”

“是!”

众人应道。

————

州城,城南,茂州书院。

一位中年男子看着书院门前的文榜,上面密密麻麻填满了用朱砂墨水书写的名字。

放眼望去,为首者,赫然便是李义安三个大字,比之一旁的名字要大上许多,也要醒目许多。

州考由州城官府派人监考主持,考试之地,便是茂州书院。

如今放榜已有半月有余,李义安却是不知所踪,惹的中年男子有些焦急。

中年男子,便是把李义安从小抚养到大的陈先生,陈自梁。

陈自梁带着李义安居于茂州之东,平城。州城修往平城的道路绕过青山,青山也就是齐孟帘所在的那片群山,若是走官道,需要耗费不少时日。

李义安当时身上十两银子,还是陈自梁给的,早已花了个精光,便想着走山路回乡,会快捷一些,却是没想到遇见了齐孟帘。

陈自梁每日居于家中,心中掐算,觉得李义安早该考完回乡,却没想到每日苦等,半月有余,还是不见李义安的踪影,只好孤身前往茂州,寻找李义安的下落。

“这孩子,跑哪去了……”

陈自梁看着眼前李义安朱红色的名字,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