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土匪二当家 > 第五章 清点赃物,土匪起家

第五章 清点赃物,土匪起家

既然准备要离开,那么从猛虎镖局得来的财宝和酒肉携带起来自然十分不便,李义安打算把他们全部换成硬通货和银票。

李义安把东西小部分小部分分给所有人,分散在周边州市的黑市里和小型市场,让赃物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换成方便携带的银票和现银。

在清点货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具箱子却是如何都不能够打开,刀砍棍砸都不能伤之分毫,李义安感觉这应该便是猛虎镖局此行所护送的主要目标,这个东西自然要保管好。

至于猛虎镖局一行人所携带的兵器李义安让人全都给扔到山洞里,刀剑太过于惹眼,不好处理,有了银子到边界不难搞到武器。

不到两天,所有财宝酒肉都被分散的流到市面上,换得超过两万两现银,这还是在所有好酒珠宝贱卖的情况下。

李义安从未见过如此多的财富,不过当银票握在手里以后,他感觉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一夜暴富的高兴,只有乏味。

李义安看着大家有条不紊的收拾着,突然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三天,其实说到底自己从返乡归途被绑到灭猛虎镖局,不过也才三天的时间,三天就足以让一个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有道是:‘士别三日,自当刮目相待’古人诚不欺我。”李义安自言自语道。

他有想过,其实自己现在就是干的杀人越货的勾当,尽管那是出于自保,但是的的确确是做了,做土匪真的能有未来吗?

李义安拍了拍头,清空思绪,有没有未来他不清楚,但他知道,如果不做,可能就活不下去。

如果非要做,那就做到最强,草寇起家,何尝不能问鼎天下,想到这里李义安又自嘲的笑了笑,问鼎天下?自己肯定是疯了。

李义安还不知道这天下已经快乱了,武王张道昌的死讯还被锁在宫廷,但风声雨声总是有机会走漏,武王自己可能都不清楚自己的死究竟意味着什么,能带来多大的风浪。

腥风血雨的味道似乎只有齐孟帘一个人闻到了。

齐孟帘一个人坐在屋子里,看着自己手中的青虹宝剑,若有所思。

村里的众人最近都发现了,齐孟帘这位大当家越来越少出来管理事物了,大家反而不由自主的听李义安的指令。

尽管他前不久还是一个陌生人,但每每看见李义安的那双眼睛,心中就会安定许多,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

李义安准备下山一趟,他没有跟任何人说,只是拿着银票走了,却没有人担心他跑掉,甚至没有人有这个想法有这个念头,齐孟帘没有,连李义安自己也没有。

前不久腥风血雨的峭壁山崖如今已经看不到半点痕迹,李义安走过的时候只感觉自己心境又上一层,已经能做到面不改色了。

一路走过来,每走一步李义安路便感觉自己心境更进一分,只觉得头脑清明。

李义安下山自然是准备去东州之法,如今的世道看似一片祥和但是他总觉得齐孟帘那句以后会死更多的人不是空穴来风,他的内心也是隐隐有些不安,这都是因为耳目闭塞,没有消息所致。

李义安去了春风阁,看着眼前的乌木阁楼,门匾三个龙飞凤舞的墨字——春风阁,他便知道自己来对地方了。

门前护卫见李义安器宇不凡,倒是不敢阻拦,所以李义安径直走上了二楼。

传言春风阁有九楼,楼层越高代表着能力越强,春风阁主要经营情报走私,当然你如果有着春风阁都不知道的事情,他们也是愿意花大代价买的。

总体来说相当于一个阉割版的民营猛虎镖局,春风阁不敢掺乎任何流血事件,但能经营数十年而不倒,说明也是另有背景。

李义安来的这个春风阁只有三楼,他所要的消息和办的事二楼足够了。

刚上二楼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位神情富态,举止大方的妇人。

“不知公子有何贵干呐?”那妇人开口道。

李义安笑道:“来春风阁难不成是吃酒寻欢的吗?”

“公子说笑了,坐下谈。”

李义安顺着那妇人的指引来到一处木桌前。

“承蒙大家抬举,这四方人都称我一声白姨,还不知道公子贵姓?”

李义安倒是不想得罪春风阁,所以如实报了家门

“李义安。”

“这便是咱们茂州文曲星李义安了吧?”白姨笑道。

李义安心里暗叹一声这春风阁果真手眼通天,自己中秀才不过几日,这便打听到了,这妇人记忆力倒是出乎惊人。

“文曲星真是折煞小生了,白姨连我这不出名的小秀才都记得,这份记忆力拿去科举,怕不得直接中了状元。”

那白姨闻言呵呵的笑个不停,显得很是受用。

“长话短说,我想知道东州的消息。”李义安摆着笑脸直接进入主题。

“不知公子要哪一种啊。”白姨笑容逐渐隐去,端起桌上的绿茶吹了吹热气。

“所有。”李义安平静道。

“一千两。”白姨放下茶盏,细语道。

“这是两千两,另外一千两给白姨买茶喝。”说罢李义安抽出两张一千两的银票,不动声色的递了过去。

“稍等片刻,一会会有人把近来所有关于东州消息的抄本给送来,公子喝杯茶吃点点心耐心等候一下。”白姨见状并不推脱,伸手接过银票,微笑着说道。

“多谢。”李义安点了点头开口道。

白姨款款欠身退了出去。

有了消息自己可以提前了解东州的情况,东州紧邻边界鱼龙混杂,谨慎点多了解一些情况,防止出差错。

至于如何前往东州,这非常简单,租几艘游船沿江南下,凭借秀才文碟自然是畅通无阻。

游船坚固一些,不求速度,船上会有老弱妇孺,免得晕船生病。

春风阁效率惊人,不到一刻钟便把文书送了过来,看上面墨迹刚干,便知道这不是之前准备好的。

拿了文书谢过白姨之后,李义安便离开了春风阁。

李义安又去码头租了十艘游船,付了定金,明日便走。

茂州本就是边界小城,离东州非常相近,坐船反而比马车更安全更快捷。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以后李义安重新回到山上,众人都已经收拾好了,他嘱咐众人明天一早便出发。

齐孟帘更像转了性子一般,不如之前那般刚烈,反而文静了许多,也很少和众人说话。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一行四十余人便下了山,前往码头。

刚坐上船的孩童们显得十分高兴,上蹦下跳的看着江里的大鱼一声声惊呼,反倒是大人们一个个沉默寡言,因为前往东州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乱世便是如此,人人皆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