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地主爷 > 第七十六章先生要来了

第七十六章先生要来了

第七十六集先生要来了

收租第二天,

奴仆家生子们,昨天就交完了粟米,今天上午,轮到其他庄户了,

李钰经过一晚的休息,精神了好多,自己觉得,今天也没啥不适,坚持一天应该没事,

李钰还是倔犟的继续自己的思维,依然是四处乱跑,一会儿,和这几个人说说话,一会又去关心关心,另一堆老百姓,

柳万泉带着护卫,检查每一个庄户要交的粮食,是新粮,还是旧粮,成色如何,颗粒饱满不饱满,等等,一丝不苟,十分认真,

所有庄户都排着队,不紧不慢的前进着……

天终于黑了,李钰不禁感叹,今天总算坚持了又一个整天。

第三天,李钰基本是四个丫鬟搀扶着回去的。

第四天,李钰让仆役给弄了一个轿子,抬着进出,至于面子的事儿…,

有气无力的被众人抬到了榻上,李钰连说话的力气都没,嘴里念叨着,明天就彻底结束了,再坚持一下吧…这地主大老爷,也不好当啊!

最后一天了,李钰安安生生的坐在登记验收的桌椅前,不再到处乱跑,等到最后一户交了租,天还没有黑,

李钰长出一口气,终于结束了。明年这个差事,可得重新安排人,自己每天出来,漏个脸就行了,不必一天到晚呆在现场,

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李钰回了前头府里,今天收完了租,也算完成了一件大事儿,

准备明天,就让大家在家休一下,然后恢复厂里的一切工作,王可馨,司徒云砂,两人也是累的直接进了后院,

今晚李钰决定,喝点酒解解乏,三杯酒下肚,顿时就没了困意,又精神了起来,只是,酒水太淡,没什么劲头,

这一琢磨,李钰立马想到一个十分赚钱的事情,既然这酒太淡,何不自己制作些高度的白酒???

然后变卖,虽然不缺钱,可是谁会嫌钱多扎手?何况李钰巴不得成为这大唐的,大富大贵之人,

银子钱,当然是越多越好,终于想到了一个赚钱的好方法,李钰精神奕奕…

正在考虑如何将水酒蒸馏出高度白酒的事儿,进来一个丫鬟;“启禀家主,前院里,送进来一封信,说是蜀中送来的。”

李钰迷糊了,蜀中来信?难道蜀中还有亲戚不成?

疑惑的接过容娘递过来的信,随手撕开,取出信纸,却是蜀中的纸张,老李反复看了两遍,内容很简单,就几句话而已,上面写着,写信的人奔丧三年,已经期满结束,然后问自己学业,是否荒废,最后说这几个月就要出发,来继续教授自己读书。

晕死,竟然是曾经教授自己读书的先生?

李钰早就猜到,肯定是有老师的,不可能生下来就会读书,那王可馨,也只陪自己三年多,

那么,三年前,谁教导自己的?之所以不问这个,是李钰一直抵触此事,不禁头疼,这古时候的老师,可是非常古板的,

天知道会不会,来对自己的生活,指手划脚,李钰可是最不喜欢别人拘束自己的,这无拘无束的日子,正逍遥快活,忽然就来了个教导自己的师傅,

偏偏这里不是后世,这里的老师,可是父辈人物,打你,你都得受着,容娘看着郎君痛苦的表情,忍不住问道,;“郎君何事?可有不适之处?”

李钰哭丧着脸说道;“先生守孝三年结束,过几个月,就要从蜀中出发,回来了,且这次,是带了家眷,和几个师弟,一起到来,怕是不会回去了吧。”

李钰说完,双手抓着头,一脸无奈,现在只能希望这个老师不太古板了。

谁知道旁边的容娘,一听老师来了,高兴的不行;“太好了,先生终于要回来了,这一走就是三年多啊,这以后府里就热闹了。”

想了想又说,;“先生归来,是高兴事儿,为何郎君不喜?”

“喜?喜从何来?本郎君现在过的好好的,忽然老师要来,以后就多个人约束某家了,这如何能喜?”

“约束?不知郎君所言何意?若是担心先生约束,那大可不必,先生的教条,一向主张,郎君随心所欲,怎会约束郎君?”

“嗯?此话怎讲?”

李钰听说,居然还有内幕,不禁好奇了起来

“郎君忘记了,先生虽是大儒,却因和孙神仙,相交莫逆,从而,更爱道教经典,总是认为,人应该随心而动,依自然之力而然,呈现自己的心性,此亦称谓道法自然…

“等等,什么,神仙,哪里又出来个神仙,?”

“郎君忘记了,孙神仙就是,哦,怪奴婢没说清,就是曾经给郎君看过病的孙思邈,孙先生。还在咱们府里,住过几次呢,

只要先生回归,孙神仙自然会再来府中,到时候,庄子里的百姓,恐怕就又有福了,有病的,都可以来找孙神仙。

以孙神仙的本事,自然手到病除。奴婢习惯了,跟着外头叫孙神仙,是以,一时间顺了口,就没改过来,倒是叫郎君不知其为何人。”

“我晕,怎么把药王孙思邈,招惹了出来,这道门的人,可是尽量少惹为妙,别露出了马脚,可如何收场?”

前世的李钰,可是清楚的知道,那些奇人异事,谁家埋葬老人,都要请那些风水奇人,寻找龙脉之地,埋葬到了风水宝地,自然飞黄腾达,埋葬的不对,就碰上杀人黄泉水,立主败亡。

对此李钰还很是研究过,一些功夫,比如那些口诀;四路黄泉能杀人,四路黄泉能救贫。

还有葬经里说过,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对应星辰变化,行气于地脉…若在其位,则鬼及富人,(死人造福活人)

还有什么:

辛入乾宫百万庄,

癸位艮上发文章,

乙向巽流清富贵,

丁坤本是万厮箱。

例如,辛入乾宫百万庄,说的是乙山辛向,坐东偏南,向西偏北,97.6~112.4度,此局,以五行对应五星,西,西北,中央,为旺方,若从辛宫来水,去乾宫而入,

就是辛入乾宫百万庄。这个庄是古代人用语,代表财富程度,古代人积累财富后,会置办下一个一个庄子,算是存,租给别人种地,收租,百万庄意思就是,很多…

再比如辛山乙向,坐西偏北,向东偏南,227.6~292.4度

此向若是来水,从右到左,水出艮寅,合,贵人禄马上御街,其后代子孙,必出一男,去往京城,显福禄,授贵气,至于官职恐怕会在正四品以上,

可丁财大旺,功名显赫,发福绵远,忠孝贤良,男女高寿。每房都发,并发秀女。

若是左水到右,水出巽巳,可发富贵,人丁大旺,福寿双全。

也合了那祖先留下的口诀,乙向巽流清富贵,

李钰只是记得前世的这些学问的皮毛,只是觉得祖先留下的学问,都是好的,

毕竟存在就是道理,像,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等,对人类生活都有一定的帮助,至于相信或者否决,都无所谓,你不信,太阳依旧东升西落,农民依然按照二十四节气,耕种收获,

相信与否决,并不影响,存在的道理,一年十二个月,该闰哪个月,还是按照祖先留下的学问,运行,

刚开始,李钰也不相信这些,后来经历多了,那些奇人里,还有些个真本事的,

到哪一家阴宅上一看,就知道这家人一切底子,不得不让李钰佩服,古代人的智慧,何况,还是些旁门左道的皮毛?

历史记载,这大唐可是有三个神奇的道家人物,袁天罡一个,李淳风一个,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孙思邈,

此人号称药王孙思邈,好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钰可是清楚,这道人的医术,虽然神通无比,却不是最厉害的,

一身医术真传,皆来自道门,深不可测,有说活了一百多岁的,有说两百岁的,不过听说这道士,八十多才结婚,还生了几个儿子,又把正妻熬死之后,才隐居了起来的,也正因为隐居,后世才不知道其真正的死亡日期。

李钰知道,此三人都是真正的道门正宗,可不是那些算命的,摆摊的,忽悠几个钱养家糊口,这三人,都是从在道门深山里长大,那孙思邈的医术,就是来自道门的真传,

古代医道不分,医术就是术数里的一支。可笑有些人,还整天张嘴闭嘴崇尚科学,杜绝迷信,却不知,这祖宗留下的学问,最是科学,

在没有任何科技的支持下,连天上的,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轨迹,都计算的出来,而且误差很小很小,这难道不是科学的?这难道不是一种学问?

且那大六壬之数也十分神通,《周易》是商朝之后的周朝所创作,而大六壬归类为上古体系中,要比《周易》更早。

《三字经》记载,易有三,连山易,归藏易,兼周易。乃是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周朝的《周易)

根据大六壬结构的原理,阐述了名字的由来。结构模式排出来,从1到12的顺宫,在第12宫中,数学原理可以解释清楚,有具体的公式排列,对应六壬的四课。

12个宫,按阴阳配对,一共有6对阴阳,所以取数为六。古人以十为进,为何不是十个宫,九个宫?

因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六阴六阳加起来就是12宫,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组合,当然无法繁衍生息,需要阴阳配合才是正宗。

地宫亥的位置,所藏的数字,就是玄机所在,又六壬口诀中,辛戌壬亥是其真,古人并没有撒谎,壬亥是其真,已经点破了六壬名字的由来。

黄道十二宫,28星宿,一直被用,流传,如果说迷信,为何所有人都用???

六壬术起源很早,以占卜人事著称,其法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法确定,到了东汉已经盛行,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已有记载,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汉代以前。

《隋书·经籍志》载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唐《王建诗·贫居》云:“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占。”说明在唐代时已经很流行六壬术。

六壬源于古天文学,与历法相关。古代历法,多使用天干地支相配合,根据后世天文学知识,李钰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恒星组成,

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会保持不变,对地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的,而我们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

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北极星(即紫微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特定星宿,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影响,

所以古人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吉凶,而七政四余,和紫微斗数,就是延伸出来的古星命学。

夜观星象受时间,位置,气侯,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所以,人们试图寻找更为简便的方法,进行占卜,地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利用起来了。

根据历法知识,

月的划分,是根据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标准,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又加以闰月补其不足,

因此,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

如果这些不是学问,为何后世,还要使用一年十二个月计算方式?

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

丑宫有斗、牛二宿;

寅宫有尾、箕二宿;

卯宫有氐、房、心三宿;

辰宫有角、亢二宿;

巳宫有翼、轸二宿;

午宫有柳、星、张三宿;

未宫有井、鬼二宿;

申宫有觜、参二宿;

酉宫有胃、昴、毕三宿;

戌宫有奎、娄二宿;

亥宫有室、壁二宿。

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藏有二十八天干,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换一种方式解释,因为干支是用来计时的,我们可以把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

日月五星相当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时钟。

其中,太阳就是“年”指针,太阳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

月亮就是“月”指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二十四节气,是跟太阳过宫,有直接,而和月球运转,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就造成了历法上,月令,和节气,的时间差,因此,干支学的月令,是根据节气而定,即跟日躔过宫相一致。

再看两个最慢的指针,即太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行星,木星(岁星)和土星(镇星)交会的周期,

需要20年,即一个运;如果两星要在同一个宫位上(比如子宫)交会的话,则需要经过60年,即一元。

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宫位的周期,则需要大致180年,左右,即一个正元;也叫三元,

李钰记得前世里,先生们给富主找到一块大地,往往会说:此为三元不败之地,

说的就是地脉中,的地气,地脉走向,形状,也叫龙脉,龙气,一般都说,来龙如何,去龙如何,如何理气,如何选择用水之法,

所谓的来龙,就是看山川地貌,地对应天的形,从而折射反应出来的外观和局势,分析出地,下头的脉络走向,然后,用合适的下葬方式,和局面,来理这种表现出来的气,使其聚会在一起,经久不散,从而达到先人的后代子孙,能长久的对应天星五行的宇宙奥妙,

正所谓山管人丁,水为财,山高且大,自然布局合理,便会人丁兴旺,

水法合理,合局,则对应的局面就是财源滚滚,倘若不合局势,就会像月有阴晴圆缺一般,会出现对应的“亏”!

倘若山水,成势,再以四象相辅,后方玄武高大,前方朱雀展翅对应,左边青龙来的有力度,再回首相望,与右边的白虎砂有情有义,相抱合局,那就更好了,

明堂能容千军万马,后人方能呼风唤雨,去水口难行一叶扁舟,此为聚,若是去水口太大,则富贵钱财,消耗速度太快,不长久也…

若是青龙回首,白虎驯服,龙虎二砂,对望生情,则十分……

倘若对应了天上,日月星辰的布局,在三元,180年中,不会产生太大变化,

因此可以保证福主下去,后代子孙,能享受180年不败的局面!是以就叫三元不败之局。

势不可挡,只能顺势而为,借势而行,乘势而起,倘若与大自然抗衡,个人之力何其渺小也?

比如人也是生物动物的一种,若合自然大道,必白天(阳)活动,夜晚(阴)休息,倘若非要和自然抗衡,夜出,而,昼息,则颠倒阴阳,体内的小宇宙,必定紊乱,相对应,长久下去,免疫力抵抗力,也会下降,通俗的说,身体不好,不健康,久必损寿也。

如果把日月五星重合的位置,再具体化,由夹角30度的一个宫位变为夹角12.8度的一个星宿的宿位,则需要大致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个大元。

这些祖宗们的沉淀,和探索,李钰认为,不但科学,而且包涵天文学,数学,函数,等等,都是很深厚的学问,并非瞎说,乱说,

周武王时期,古人推断,上古时期,某天,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由此开始推进万年,也叫万年历,如果祖宗们的这些不叫学问,而是迷信,为何所有人都在使用?

不按照二十四节气,天下农民,又该何时耕种……?

李钰觉得,没人不论相信与否决,都会用上几次,比如出生之时,自己父母,会以出生的天干地支,来给孩子祈福,

结婚之时,会以双方的天干地支,来看是否是良配,或是寻找一个合适的吉日良辰,

即便再否决,也挡不住自己死后,子孙后代,以祖先传下来的这些学问,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住处,毕竟传统很久了,百姓讲究,活着住个好地方,死了也要住个好地方,结婚时候,为何双方要找个吉日良辰?为何不找个大凶吃人的日子去结婚?

所以李钰觉得,百分之九十多的百姓,相信与否决,一生里,难免总要用上几次的,

当然了,这都是李钰,自己在心里,胡思乱想,回忆祖先们的学问,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