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明汉 > 第八十章 民心可用

第八十章 民心可用

“岂有此理!!!这南洋土著与弗朗机人居然敢做如此罔驳之事!鸿胪寺卿!为何四年前的奏疏只写了受害者数百人!”

看完奏疏的崇祯先是一阵咆哮,随后怒气冲冲的质问起了鸿胪寺卿。

数年前关于南洋之事,鸿胪寺交来的奏疏只记载了南洋诸民视汉民为仇寇,多有排挤,受伤者数百人。

而今天!这份奏疏却写了万历三十一年被土著杀害者数万,崇祯十二年杀害着数万,而今南洋又起排汉事宜,这次呢?又有多少人遭害?

“万岁!南洋汉民遭害一事、臣也听吾弟说过,今两广开关收取商税,若是南洋汉民遭害,那两广缴纳的赋税银钱必定会消减不少,臣以为可派福建总兵郑芝龙,两广总督薛仲南伐南洋不臣之师,让这些土著领教领教什么才是圣人王化!”

看到鸿胪寺卿被崇祯质问,作为事件幕后推手的薛濂没法不说话了,一来就将薛仲在信中的话重复了一遍。

“这…..如今中原、北地皆在用兵,若福建两广也起兵戈……”

听到薛濂的话,原本就有些患得患失的崇祯立马迟疑了。

毕竟现在北地兵马粮秣都靠南方数省,而薛仲的两广更是赋税重地,若是两广也动兵戈…..

“万岁!两广总督薛仲也曾说南洋之事影响赋税极重,若是拿下南洋之地,那两广每年税银还可翻倍,望陛下….”

说到这里,薛濂反而不往下细说了,大明这些年的税银不过三四百万两,若两广税银可翻倍,那每年便可纳银两百万两….

这么多响银可是每年都能收的,而且还不会激起民怨,一想到两百万两,崇祯顿时眼睛都快红了。

“大伴!起旨!着两广总督薛仲统辖福建总兵郑芝龙南下讨伐南洋不臣之师,南伐一切响银皆靠自筹!”

“万岁!是不是得宣内阁大臣,待大臣过目后再起旨?”

听到崇祯如此冲动,王承恩想的到时要周全许多,毕竟如果阁臣们都不了解情况就看到这份圣旨,那都不用想,直接驳回。

一旦被驳回,就算后面阁臣们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恐怕为了面子,东林党人也不会同意,估计到时候圣旨就成中旨了。

“万岁!此事不可急,待明日常朝再议反而会好!”

听到崇祯直接下旨,薛濂也前劝阻道,毕竟现在内阁还没有勋贵派的人,如果被驳回,那估计自家堂弟薛仲就要领中旨出兵了,这在大义就说不过去。

看见王承恩与薛濂都劝阻自己,崇祯在热血过后也恢复了常态:“那便明日朝会再议吧!”

第二日,就是否南伐的事情朝堂争论一片。

先是以陈演、周延儒为首的部分东林文官阻止南伐,理由也和万历三十一年的文臣一样,南洋汉民皆是商贾,为商贾发动国战实属不智。

然后这次陈演、周延儒却没有像数十年前制止神宗皇帝的那群文官一样成功。

因为东林江北派的内阁次辅吴牲站在了主站的勋贵派这边,连带着闽党、楚党都站在了主战派的队列。

崇祯十六年二月初五的这场常朝,就以薛濂、吴牲为主的主战派胜了。

很快!南伐军团的事就传遍了北直隶,继而向周边扩散开来,随南伐事宜一起的,还有南洋的数次大屠杀事实。

“砰!!!”

“岂有此理!搓尔小民居然也敢犯大明天威!”

江南!当南洋汉民的事传到这里时,这些忧国忧民的南方士子立马便举旗支持起了南伐的薛仲,只有少部分人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解决流寇和盘踞东北清虏。

“我听闻两广总督多有纳士之举,反正我春闺也无法考功名,既然如此,倒不如前往广州!”

“一同!”

“算我!”

应天府一处茶楼中,不断有士子为南伐之事振声,连带着许多无法考取功名的士子都决定南下。

不为官员,甘愿为吏,这样的事已经成为了常态。

江南各处都有着这样的一群人,就这样,从江南出发至广州的海船居然都排满了,一些坐不船的士子则是选择骑驴南下。

不提江南,当南洋事情散布在民间后,两广的民心也达到了鼎盛。

投军者每日数千,但由于三个军团已满,大多数投军者都只能以民夫的身份跟随南方军团前往南洋。

除开募兵处,韶州的官吏培训处也集齐了满满当当的各地士子。

由于消息传递速度的问题,两广和湖广、云贵的士子早早就报名入仕了,而闽浙和齐鲁等地的士子却还在路。

总督府内,负责韶州官吏培训的李朝年也在汇报工作。

“大人这一招简直是奇计啊,如今各地百姓皆支持我等南伐,如此我等就占了大义,而每日报名的士子也多有数十人,这样下去,待大军攻下弗朗机人的吕宋后,两广便可南渡数千官吏了!”

对于薛仲这一手,李朝年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以往都是北地百姓愤恨鞑子,南方百姓没有忧虑。

现在通过圣旨将南洋诸事散播与各地,整个大明都对南洋的各个小国愤恨不已。

觉得这些国家的罪行罄竹难书,识不知在南洋敢对汉民出手的只有菲律宾一岛罢了。

“哈哈!你这边赶快培训官吏,下个月我便要带军南下了,有民心助阵,最多五月,我必将菲律宾拿下!到时候你与薛方先将第一批流民运到南洋,派遣官员筑城开府,明年两广赋税想必便可翻数成。”

听到李朝年对自己的夸赞,虽然薛仲知道这是李朝年夸大其词,但薛仲还是很高兴,前有郑和七下西洋,后有薛仲经略南洋,当为美谈。

“大人放心!目前入册士子已有七百二十人,往后数月还会增加,而薛巡抚已经从北面的湖广与江西招收了不少逃荒的农户,待大人夺下南洋,便会有源源不断的百姓迁移南下。”

听到薛仲说流民和士子官吏的事,李朝年自然不敢怠慢。

他从当年的一海南卫同知做到如今的一府知府,虽然官阶没怎么变,但手中的权力却要大得多。

他当年还真是赌对了,薛仲果真是条过江龙,自己算搭龙鳞了。

“大人!”

就在薛仲和李朝年聊着的时候,负责南伐军团的李冲到了。

“坐吧!说说南伐军团的事!”

看到李冲走进书房,将南伐当成两广第一大事的薛仲立马便招呼起来了,而李冲也将南伐的事想了想。

“大人!郑家的水师船队已经在去琼州的航路了,两广水师目前也改装好了一百艘战船,”

“其中有三十艘是装了蒸汽机的船,载四万战兵南下绰绰有余,另外各地海商知道我们要讨伐南洋后也纷纷租借海船,”

说到这里,李冲不禁高兴的弯了弯嘴角,要知道百姓踊跃募捐可是极大的荣誉。

“呵呵,我们占据大义,这是应该的,运兵船招募的怎么样了?”

听到李冲的话,薛仲一边笑着回答,一边端起了桌的茶。

“单运兵船便征收了四百艘,除了五十艘要用于运粮外,其余船只我已经与薛巡抚交接,留作运送流民的船只,军械火药都已装船完毕,只等郑家水师一到,大军即刻便可起航!”

李冲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南伐军团的事,连带着一年的年会都没参加。

南洋的荷兰人、西班牙人都在海,海战一直都是两广的弱项,两广水师自改制以来还未经一战,李冲紧张不是没有原因的。

“嗯好!李朝年!等我们南伐后,你和薛方以及方和记得注意濠镜的弗朗机人!那些人虽也是弗朗机人,但其中分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注意他们,最好是让方和调三千火枪兵驻守濠镜,若是他们敢反,直接镇压,将濠镜的西班牙人驱逐扣押!”

说完了南伐的事,薛仲才想起来濠镜、也就是后世澳门的弗朗机人。

后世多把澳门的割据算到明朝头,实际明朝时的濠镜就相当于租房子罢了,开辟一处通商口岸,可以收纳赋税。

并且如果濠镜的弗朗机人做了什么违法的事,当地的县令完全可以扣押他们的总督。

早年就发生过县令打弗朗机总督屁股的笑谈。

而明朝灭亡后,面对清朝、濠镜的弗朗机人干脆不交赋税了,每年只贿赂官员,到后面直接把澳门霸占签订殖民条约了。

薛仲这次下南洋征伐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大明,濠镜的西班牙人自然也能知道,想必消息已经传回吕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