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明汉 > 第一章 海南卫指挥使

第一章 海南卫指挥使

崇祯十四年一月,这一年明朝全民指望的松山之战战败,松山被围,次年洪承畴、祖大寿降清,曹変蛟,王廷成皆死,山海关外除之后的吴三桂,再无其他抵抗力量。这一年李自成攻破洛阳,一锅“福禄汤”狠狠打了大明的脸,但这即将发生的一切都与此刻即将抵达琼州府的薛仲一行人都已经没有关系了。

“大人,马就要到琼州府了,咱们是现在琼州休息一夜还是直接前往卫指挥所?”

前往卫所的道路,随着南下人马逐渐逼近琼州府城,前方家丁里的管家薛方立马放慢了马速,在马蹄的踩踏声中,直到身下的坐骑与马车车厢并行才开口询问道。

“直接前往卫指挥府,途中不要停留,晚再好好休息。”听到管家薛方的询问,作为这次南下的主角,薛仲直接掀开了车帘回道。

“是”

回完了话的薛方并没有立刻离去,而且在薛仲将车帘放下之后才将马速提起,策马回到前方家丁之中。

当薛方的马蹄声渐传渐远,马车内的薛仲也是思绪混乱。

本来自己生活在美好的二十一世纪,就在自己刚刚从军工厂辞职,准备拿着二十多万的存款回到老家过美好生活的时候,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了将近四百年,来到了1640年的明朝,刚知道这个消息时薛仲简直以为在做梦,1640年?这是什么时代?这可是人不如狗,遍地白骨的时代,按照时间推算,还有五年明朝就会结束两百多年的国祚。

为了理清思绪,薛仲在床整整躺了半个月才将府中的关系理清,理清思绪后,薛仲这才发现其实这个世界自己的家底并不差,自己的堂兄是此时五军都督府中的中军都督阳武侯薛濂。

而作为薛濂从小最喜欢的堂弟,外加早些年家中长辈依仗着阳武侯府的威势置办了不少家业,薛仲此时就是后世的官二代加富二代。

可以说薛仲现在是开局就是王炸,只要不浪,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前死是死不了的。

至于前身昏迷的原因薛仲也经过与管家薛方的日常对话中旁敲侧击了解了。

薛仲的母亲在薛仲幼时便去世了,而薛仲的父亲也在前身昏迷的前几天去世了,正因为薛仲的父亲去世,这才导致原本的薛仲晕倒,让自己这个冒牌货位了。

接受现实的薛仲在观察了薛府运作一段时间后也开始理清思绪开始筹划起了接下来的打算,并且在后续的日子里做出一些安排。

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薛仲过得是既煎熬又快乐,明面薛仲在京城贩卖家产,暗地里则让薛方这位老管家通过阳武侯府的势力在京城招募了一些会制作火铳和火炮的一些世袭工匠,并且招募了一百人教授他们断文识字,用来做保护自己的武装力量。

说实在的,要不是明末的工匠生活质量太差,每年的俸禄不够养家,估计薛仲连人都招不到。

就这样,在薛仲的胡乱折腾下,他的好堂兄,阳武侯薛濂出现了。

暴怒的薛濂直接在书房之内对他一顿训斥,而薛仲也趁机提出想出京为官的想法,本来作为中军都督的薛濂是想让薛仲出任一些油水大又清闲的官职,但薛仲却表明了自己想去南方担任一个卫所官,毕竟在他看来,土木堡之后勋贵式微,如果自己想出任一些实权较大的官职,指不定要遭到弹劾,事情多半会凉。

可薛仲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好堂哥在一番考较后,直接任命他成为了海南卫的卫指挥使,这一番操作下来,薛濂直接让薛仲这个白丁成为了琼州府的土霸王。

其实这也是薛仲没搞清楚薛濂的权力才会提出这么低的要求,五军都督府府本来就管制卫所,加后期营兵制突起,卫所制败坏,一个卫指挥使早就无足轻重了,更何况这个卫所是海南卫,那地方地广人稀,早些年都是流放犯人犯官的地方,别说文官集团,就连武官都瞧不那里,做官就是为了捞油水的,能做到卫指挥使的人,谁会愿意去那种穷乡僻壤?

南下之前薛仲还听说琼州府的知府都空闲了好几个月,到现在都没安排。

就这样,薛仲直接拿着告身带着变卖家产所得的十三万两从天津乘船,历经两月,终于在这日抵达了琼州。

不得不说薛濂对薛仲是真的好,出门前还从京营里挑了一百人给他做这次南下的护卫,有了这一百人,再加原来薛仲招的一那百家丁,两百人的样子货就这样凑齐了。

虽然这些人没经历过实战,但起码样子唬人,两百身着锁子甲的护卫,别说琼州,整个两广也没几家有这派头。

对于薛濂把自己安排到琼州,薛仲心里那是美滋滋的,先不提琼州天高皇帝远,一趟书信都得两三个月,单单是薛仲前世对琼州了解就让他激动不已,对于琼州、薛仲可谓是知根知底,要知道现在的琼州可是有着一个“大宝贝”。

这个大宝贝就是琼州昌化的石碌铁矿,在这个战乱的年代,铁可是重要物资,而铁矿则是重中之重,更别提像石碌铁矿这样含达三亿吨的露天富铁矿了,要知道石碌铁矿方表层还有着一层铜矿,并且这个铁矿直到18世纪才被人发现。

石碌铁矿现在根本就是个放在旷野的金鸡蛋,只要你捡到不说出去,基本就是你的了,地广人稀有地广人稀的好处,只要薛仲在这里站稳了脚,将琼州府的发展潜力弄起来,从两广招收兵员,凭借着石碌铁矿,薛仲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五万大军,到时候虽然不说能不能北干翻建奴,但最少能带着这五万人去澳洲、美洲弄个国王当当。

正当薛仲在为今后做打算时,海南卫指挥所也陆陆续续聚齐了一群当地的大人物。

指挥所内,当海南卫世袭的五位千户在接到两名指挥同知的消息后,直接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指挥府。

“李同知,不知道卫指挥使大人什么时候到?”

在苦等了一会之后一名年纪最大的千户终于按耐不住询问了起来,而随着这名千户的开口,堂内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坐在堂的指挥同知李朝年。

“我理解诸位的急切,我又何尝不是呢?但卫指挥使大人先前派来的人只说落日前会到,我们啊,也就只能等着了,不过诸位不用着急,想必落日前卫指挥使大人会到的。”

看着众人热切的目光,作为指挥同知的李朝年硬着头皮回答道,并在随后看向了另一位刚刚世袭的指挥同知刘尚,不过却直瞧见对方也是一脸尴尬。

话说起来,李朝年来海南卫也已经快十年了,从三十的而立之年到现在已经四十不惑,李朝年心里的那些争权夺利早就淡下来了。

在十余天前李朝年面的靠山就和李朝年说了,这次来的人和之前的那个卫指挥使可不是一个层次,听说是中军都督阳武侯的堂弟,真正的猛龙,指不定就是来镀镀金,过两年就晋升都指挥使了,这条大腿如果抱紧了李朝年估计自己最少能保子孙三代富贵。

当然,在得到消息的同时,李朝年也将这条消息分享给了另一位指挥同知还有下面的人,毕竟他可不想让这位京城里的贵人看到一个四分五裂的卫所,这样不是显得他和另一个指挥同知能力差嘛,谁会愿意用几个能力差的下属?

不得不说虽然大明经历了己已之变与其后的几次清军入关,但海南卫这些官员因为山高水远的,直到今日他们还觉得什么流寇啊,建奴啊,离他们还很遥远,在面对北方大明朝廷的指令时,这些琼州的卫所官员还不敢像大明北方的卫所一样阴奉阳违,要知道南人重血脉,对于大明、他们还是抱有期望的。

“听说北方的流寇闹得越来越凶了,搞得这年过的也不舒坦”

“可不是吗?我听说陛下在宫中都急白了头”

看到李朝年也不知道新任指挥使具体到卫的时间,为了打发时间,大堂内的卫所官员顿时聊开了,不过就在两名千户互相讨论北方流寇战事时,一旁座的指挥同知刘尚却直接打断了他们的讨论。

“好了,不要危言耸听了,前些年李自成还被孙将军打的哭爹喊娘的,咱大明的名将许不胜数,只不过都被建奴牵扯在关外了,等解决完建奴,大军一回师,那些跳梁小丑也蹦跶不了几天了,而且前段时间不是听说陛下准备集结九边强军给建奴一些教训吗,依我看前些年也就是咱没重视他们,估计此战过后咱大明也就没啥大事了,我们这些人就安安心心在这颐养天年就行了,那些大事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天塌下来还有高个的顶着呢”

看到卫里的二把手说话,千户们也开始将话题引向家常了,不是李千户家买了什么宅子就是张千户家又纳了一个小妾,瞧着这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大伙生活在太平盛世呢。

这也就是海南卫的官员乐观,并且消息闭塞,要是薛仲在这里听到刘尚的这些话,那估计脸得垮到死,他可是知道今年七月份洪承畴就率九边那些队友送人头了。

十三万九边人马听着唬人,实际里面也就曹变蛟、吴三桂那几支部队能打,偏偏最能打的曹变蛟人最少,而人最多的王朴质量又差到不行。

作为北伐主将、洪承畴直接被陈新甲还有朝中那些个文臣推着提前进军决战,搞到最后直接崩盘被围松山,而明年二月份更是被汉奸出卖,堂堂的蓟辽总督直接被俘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