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大唐之全能匠师 > 第五十三章 我有一计,可解君忧!

第五十三章 我有一计,可解君忧!

这样一来,显赫了几百年的太原王氏,算是永远不复存在了!

中书舍人将诏书拟好之后,交由李二写了一个“敕”字。

这样,就彻底宣判了太原王氏的死刑。

发完诏书,李二还没消气。

他气鼓鼓地踱了几圈,挥手道:“没事了,都退下吧,让朕一个人静一静。”

陆天趁机奏道:“臣还有一事禀报。”

李二看出陆天是想单独奏报此事,便说道:

“那陆天先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其他国公大臣们行了个礼,缓步退出了大殿。

“好了,现在你可以说了。”

“臣觉得此事还未完结。”陆天道。

李二怒气渐消,语气也缓和了下来,问道:“陆天,你这话是何意思?”

陆天肃然道:“在此案之中,大理寺少卿郑学远一直试图阻挠,并偏袒于王家,所以臣觉得荥阳郑家也掺和了此案。”

李二闻言,瞪大了眼睛看向陆天,惊讶地道:“你不会还想着将郑家一同铲除吧?”

“臣只是如实直言而已。”

李二叹了口气道:“陆天,你胃口不小啊!不过这几大世家门阀之间,相互联姻,利益牵连,朕何尝不知道呢!”

“只是,陆天啊,朕告诉你一个道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李二此刻浑然不像是一个君主的形象,倒像是一个推心置腹的老朋友一般徐徐道来。

“坐下慢慢说。”李二指了下椅子道。

陆天遵从地坐下,认真听着李二的肺腑之言。

李二继续缓缓地说道:

“一个世家发展了数百年,贡献的人才不少啊。比如他王家,原本有为数不少的族人在朝中和地方当官,这一下子将他们罢黜,就空出这许多的位置来。”

“假如将这么多世家门阀一起铲除的话,那么这朝堂和地方州县,都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啊!”

“你以为朕不想将这些世家一网打尽吗,可是哪来那么多人才填补他们留下来的漏洞呢?!”

说到最后,李二狠狠地砸了下桌子,试图用肌肤之痛来化解心中的郁结。

说到底,还是人才稀缺问题啊!

陆天反复琢磨着李二所说的话,沉思了片刻,眼睛慢慢发出光来,他朗声道:“臣有方案,可以解决人才问题!”

李二闻言,猛地抬起头看向陆天,声色激动地道:“陆爱卿,快请讲!”

陆天理了下思路,说道:“解决方案,简单的来说就是四个字:教育!科举!”

李二反复念叨着这俩字,教育?科举?

唐朝自建国来,也沿袭了隋朝遗留下来的科举制度,但是建国十余年来,只举行了三次而已。

而且由于寒门士子缺乏教育资源,很难竞争地过世家子弟,导致最后科举方式选出来的人才,大多仍然出自世家。

李二自然深知,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影响,民间的教育机构基本瓦解,这也使得寒门之子获得教育的难度大大增加。

此外,隋朝遗留下来的科举制度非常不完善,所考的科目内容粗陋不全不说。

考完后,到封官,还要经过一轮的铨选。

所谓铨选,考得无非是一些官吏的公文书写方面的内容。

寒士之子自然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内容。

这就导致铨选,仿佛成了专门为世家子弟专门开设的绿灯一样。

陆天这四个字就像是一道闪电一样,瞬间照亮了李二心中的盲区,为他开辟了一道崭新的大门!

“教育!科举!”

李二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抱起了陆天,“爱卿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陆天一脸懵逼地看着激动到流泪的李二,心里暗道:不至于到这个程度吧。

过了半晌,李二才冷静下来,整理了一下仪表后,正色地道:

“目前除了吐谷浑有点不老实外,四海还算得是太平无事,正好该着手于这两个方面了。”

陆天点了点头道:“正是,兴教育可以给广大寒士提供获取教育的途径,而科举,则为寒士们打通了升的渠道!”

说到此,陆天露齿笑了一下,继续说道:

“只要寒士能源源不断地产出人才,就可以打破世家对朝廷官员的垄断!到那时,所谓的世家门阀不就成了砧板的ròu,什么时候想切,就切!”

李二闻言又是一拍桌子,陆天见状连忙向旁边闪了下身子,可别又来个熊抱了。

李二看他躲闪的样子,想起刚才自己的举动,尴尬的摸了摸后脑勺。

随即又恢复正色道:“那就先让这些世家再蹦跶几天好了,当然前提是,他们别再给我惹事!否则,王家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

【求鲜花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