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大唐:我能融合华夏英魂 > 第43章 凉州百姓眼中的许飞

第43章 凉州百姓眼中的许飞

许飞回到凉州的时候,等候他的人很多。

一路风尘仆仆,他不喜欢这种寒暄场面,果断挥手遣散了众人,与夫人李红叶前往太守府后院。

在铁鹰卫和军营,许飞的事迹开始传播,他们没有夸大事迹,仅是实话实说。

不久后,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凉州。

“哎,我们这个许大人,就是勇武啊!”

“那是自然,不勇武的话,怎么能抗住突厥的二十余万大军。”

“你们知道许大人为什么要去突厥吗?”

众多百姓摇了摇头。

“为什么啊?”

“他是为了酒业的事,听说成功开辟了突厥的市场,从今以后,凉州新酒又能扩大产量,估计又有几千个人有活干,有饭吃喽。”

“许大人真是活菩萨!”

“活菩萨?拜菩萨有什么用,我看不如拜许大人。”

旁边的妇女说道:“我就是去村口的祠堂拜了许大人,我家的儿子就获得了铁鹰卫的初选资格。”

“哎呀,真好,铁鹰卫,以后少不了富贵喽。”

周围的百姓们议论不绝。

许飞也没想到,自己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是在世的菩萨了。

人们把许飞摆在自家的祠堂里,村子的庙里,甚至是县里的神庙……

假如真能靠香火修炼的话,许飞怕是早就飞升了。

慢慢的,许飞的画像走了凉州百姓的大门。

按照原来的历史,门神是李世民做了噩梦,被手下的两位大将斩了,后来百姓便奉两位大将为门神。

然而,在凉州,一切都变了。

许飞成了门神。

来大唐一趟,混出个冠军侯,凉州太守,现在又多了一样——门神。

从凉州兴起的习俗正在蔓延,很多临近的州郡也在用许飞的像做门神。

…………

太守府,后院。

许飞洗了个澡,李红叶亦然。

她兑现了她的诺言,要成为许飞的女人。

许飞也兑现了他的诺言,让李红叶成为她的女人。

在强大体魄的支持下,许飞直到第二天清晨才睡觉,而李红叶连走路都变得费劲起来。

成长为男人是一种神奇的感觉。

许飞是第一次经历,很难忘,很令人陶醉。

李红叶表现的比许飞更开心,她大概没想到这位昔日的假想敌,竟然让她牵肠挂肚,茶饭不思。

许飞前往苏农部的那几天,李红叶每天提心吊胆的。

越是不想去想,越是忍不住去想。

二人没吃早饭,午饭吃的比较多。

许飞昨晚花了不少力气,得补回来,李红叶也颇为疲惫,吃了不少。

告别夫人,许飞须得处理凉州的政务。

召集全凉州有头有脸的商人和地主大户,许飞简单诉说了苏农部发生的事。

对于自己大开杀戒的事,他一笔带过了。

不过消息早就传播了整座凉州城,下方的商人和地主大户纷纷称赞许飞,简直要把他夸到天去。

许飞不喜欢听别人吹嘘,哪怕吹嘘的对象是自己。

他压下这股风气,继续议事。

“各位,凉州新酒的规模可以放心进行二次扩大。”

下方有人不放心道:“许大人,你这次在突厥埋下钉子,万一将来他们内部打起来了,商路断了,可怎么办?”

许飞笑了笑,“不用担心,我且问问你,战乱的时候,你怕粮食卖不出去吗?”

“自然是不怕的。”

“那就是了。”许飞拍着桌子道:“对突厥人而言,酒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虽然比粮食的重要性弱一点,但若始终没有烈酒御寒,他们也顶不住。”

必需品越是在战乱年代,越是畅销。

苏农部为了每年三十万两银子,也会拼了命的维持商路通畅。

许飞不担心,只要突厥乱了,他有信心让突厥付出数十倍于新酒的利润!

“各位,我许飞进来找大家来,想请大家帮个忙?”

熟悉的话语。

在座的各位听过很多次了,每一次许飞说这话,都需要商人和地主大户出钱出力。

不过,他们已经不像之前那般抗拒了。

因为他们知道,许飞是一个拥有无数奇思妙想的人,这样一个人,绝对能让大家都分到利益。

许飞在潜移默化间,获得了豪商和大户的信任。

这才是他的目的之一,长久的合作,长久的信任,长久的利益!

许飞见到众人的反应,欣慰的笑了,没白费功夫。

“诸位,我许飞准备在凉州修缮水利工程,让每一户人家都得到实惠!”

豪商和地主们也是见怪不怪了,他们都明白许飞是什么样的人。

这位太守大人,只要有机会和能力,一定会为凉州百姓考虑。

“大人,这件事有什么可观的利润呢?”

众人都翘首期盼。

许飞摊手道:“兴修水利,从来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们都是明白人,虽然利在千秋,但你们不想出钱,是不是?”

有商户开口道:“我们愿意捐一部分,完全是看您的面子。”

其他人也纷纷应和。

许飞摆手道:“一码归一码,修水利,不逼你们出钱,由朝廷出钱,修水利。但是你们不能捣乱,不能趁机抬高材料价格。”

众人松了口气,许飞第一次没有让商户和大户出钱。

自古以来,修水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一个强力的朝廷,一个较为有效、清廉的官僚系统。

元朝黄河泛滥,当朝宰相主张不要修黄河堤坝。

乍一看,这宰相也太混蛋了吧。

实际不然,朝廷最终决定修黄河堤坝,结果官银被层层盘剥,到了地方主官手里,只剩下皮毛了。

可朝廷的命令下达了,黄河堤坝怎么办?

抓农夫,逼破他们修堤坝。

也就因为这点,黄河流域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庄稼种不成,天天干苦力,最后有人扯旗呐喊,天下云集响应。

疆域辽阔的元帝国,在百姓的怒火中被焚烧成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