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军事小说 > 大唐快递柜 > 第60章 绕指柔(求鲜花,月票)

第60章 绕指柔(求鲜花,月票)

一个光头黝黑的精瘦汉子被萧瑀叫了过来,听萧瑀说这个是国朝炼钢的大匠,叫于二雷。文化对于二雷很客气,可能这就是理工男的惺惺相惜吧。于二雷也是受宠若惊,这个四品下的大官还真是平易近人。不过一提到自己的专业,于二雷就是一副滔滔不绝的样子,明明平时说话都结巴的他说起炼钢来那是滔滔不绝。

“这个马蹄铁用的钢坯子可是精细了,得是精钢,里面的渣子一点都不能有,要不然锻打的时候容易碎裂。而且就算坯子好,锻打的时候也得注意,一锤一锤得用力均匀,得把钢板打平,而且还得把钢里面的黑灰打出来,一直打到两面精光才行。”

“听到了吧,文郎中,这个炼钢可不是动动嘴就行的。”萧瑀劝文化知难而退。

“萧尚书,这个马蹄铁的钢坯子倒不是很难办。”文化说道。

“文郎中有何妙计?”萧瑀奇怪地问。

“炒钢法就可以。”

“炒钢法是可以,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锅,马蹄铁的用量太大,一锅一锅地炒太费时了。”于二雷又解释道。

“那咱们可以提高炉温,然后再用我们官窑瓷器的鼓风机把风吹进去,这样就能练出精钢的坯子了。”于二雷说的精钢坯子其实就是低碳钢,钢里面碳的含量越低,这钢材的塑性就越好。不过钢水里的碳可不容易除去,现代都是用高炉温让钢水不停翻滚,然后配鼓风机把空气打进去,然后空气中的氧气就跟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飞走了。

过去的任免都是用炒钢法,用不太高的炉温把钢熔成粘稠状,然后像炒菜一样不停翻炒,这样也可以加快钢水里碳的气化。不过炒钢法一次产钢量太少,所以古代的低碳钢很少。

“鼓风机我们将作监已经有了,不过这个炉温可不是这么容易提起来的。”

“燃料需要改进,我们要用焦炭。”文化说道。

“焦炭是何物,我们现在都是石炭。”于二雷口中的石炭就是露天的烟煤,烟煤里杂质不少,所以燃烧后火焰温度不高。

“焦炭就是石炭做的,把石炭隔气加热,石炭里面的杂质就会排出,这样加热后的石炭就是焦炭,用它炼钢事半功倍。”

“这个方法我倒是不知道,不过可以试试。可是就算有了大量精钢,可是锻打依然费时啊!”

“如果钢坯子很软,咱们就可以不用锻打,找一个大的擀面杖直接把钢水擀成铁皮。”文化说的就是后世钢厂里必不可少的热轧机组。

“啊?”于二雷和萧瑀都是张大了嘴一副见鬼的样子。

“这钢水出锅之后趁着热力未散直接擀平,合情合理啊。”

“可是这么大的擀面杖怎么做啊,一般的钢可是不行啊。”

“就用铸造的精钢,只需要进行钝化处理即可。”

“什么是钝化处理啊?”于二雷都听傻了,这个文化还真有两把刷子。

“南梁炼丹道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做出一种叫绿矾油的东西,你们知道吧?”文化说的绿矾油就是稀硫酸。

“绿矾油我知道,旁边的少府监里就有。”

“绿矾油小火加热,等到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时就把它取出来浇在精钢表面,这样精钢的表面就会变得凹凸不平,但是从此精钢表面就不怕粘粘了。”文化想用稀硫酸做中高浓度的硫酸,绝对的浓硫酸肯定是做不出来,但是百分之四五十的就够了。

“文郎中这些方法老夫真是闻所未闻。”萧瑀不懂行,听的是一知半解的。

“事过之后就知道行不行了。”文化淡淡一笑。

接着文化又把其中的关键步骤告诉于二雷,于二雷听得很入神,都懂之后他就开始试验了。先做焦炭和绿矾油,然后在做大擀面杖和精钢,最后在擀铁水。

文化跟萧瑀除了炼钢房,陈叔达正在外面踮着脚等呢。陈叔达是标准的江南才子,这种污秽的地方打死他都不会进来,站在外面等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不过看到文化和萧瑀有说有笑地出来,陈叔达脸也是绽放了笑容,他赶紧迎去问怎么样。

“文郎中待在你手下真是明珠暗投,他应该来工部和将作监里。他要是来了工部我就把尚书的位置让出去。”萧瑀笑着打趣陈叔达。

“到底怎么样啊?”陈叔达着急地问。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了,马蹄铁的事有希望了。”

“这可太好了,等到马蹄铁制出来了,我肯定书给文郎中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