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渺渺烟雨任平生 > 第十六章 认人 (补一)

第十六章 认人 (补一)

大儿媳妇是个明岩端庄的美人,一举一动皆是气派,当时抱着程別煜下了马车见了相迎的她便盈盈行礼,老夫人怔楞了一会便将她扶起,儿媳妇便冲着她叫娘。

还好在儿媳妇来之前,自家大儿子便修书一封言明情况,自己及时的将屋子收拾了出来,要不然这突然冒出来的大媳妇小孙子还真不好安排。

后成师傅便告诉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儿媳妇原是京城里四品官员的女儿,后来战事迭起,蹉跎了婚事,而之前废帝昏聩,而时任北地藩王的圣上揭竿而起,势头颇猛,其父见此情况,便趁乱在一个夜晚举家出逃,路上碰上了流匪,最后被自家大儿子所救。

儿媳妇的父亲报上身家,大儿子领了他去见了圣上,是想询问着金陵里如今的状况,但其父虽胆小怕事,倒也算是个有谋略的人,便留下任了幕僚。

而大儿媳妇却对大儿子一见倾心,倒也不似个文人姑娘似的,并不扭捏,时常跟着大儿进出,还换洗大儿衣物,但军中官兵素久了,她这么个清丽的姑娘每日带着丫鬟聘聘婷婷来到军官的营帐区域,一直出入他的营帐,还经常是在他不在的时候前来,这也不是个事,大儿子便安排跟着军中的良医正左右,那里有兵将把守,他也时常会去,倒也安全,不怕出什么事情。

时日久了,军队里风言风语似起,大儿子也寻过儿媳讲明,儿媳却道,“我知你如今并未婚配。我也敬你是个大英雄!如今这般,是我自愿,你不必着恼。”

随后大子打仗受了重伤,便是大儿媳妇在近前伺候着,那些与程老爷子同期的长辈见此情况,便撮合他俩在军中成了亲,随后战事颇起,他家大儿子倒忘了给她传个信。

老夫人叹气,只要人是个好的,别的又有什么呢?只盼着她大子三子能够快些回来罢了。

大周朝初立一年前,大儿铁马铮铮的回来了,身后未见三子,却见到其手中抱着的漆红木盒。老夫人沉默了,三儿子在最后几场战役中,奋勇杀敌,冲到前方,却被援军的暗箭射死了。

老夫人红了眼眶,“还有你能回来便好。”

如此是告一段落了吧!一家人迁徙回金陵城,一纸委任驻守北方,再没踏足过这里了。

新朝在计划中确立了,大儿子被圣上大手一挥派去北方边关攻打蛮外人,明明战役成功了,却又传来身死的消息。

自此原是一家六口,一夫妻四儿子的程府,变成了一个失去了三个儿子守着植物人的丈夫年岁幼小的儿子过日子的她,和变成了寡妇守着程別煜过日子的大儿媳妇相互扶持。

大儿媳妇是个烈性的,听到儿子身亡的消息,立即吐了一口血,随后却倔强着撑着身体,和她一起迎接圣上赐封国公的圣旨。

但到底身体本就有些不足,因着大儿子的事情又伤了身子,于是没几年便撒手西去了。

她们搬进了国公府里,连着她男人的幼弟一家子,一群人佯装着喜庆。

思绪转回,他男人的幼弟又哪里算的是佯装喜庆?在这偌大的国公府分着南北两片,她所在的北面院区,凋零不已,除了昏迷的被奉为国公的程老爷子,剩下的主子就只剩她和自己的四子和大孙子。

而幼弟那房生了两个儿子,儿子下面又有儿子,倒是日渐红火。

“儿子不想后嗣再步父亲大哥二哥三哥的后尘!”说着程四叔磕了一个响头,“求母亲——让儿子去考科举吧!”

“科举之路如此艰难,你真的想好了吗?”老夫人语气怅然。

“儿子定当!竭尽全力!”

外面阳光正盛,程別煜的脚步声还未走远,老夫人垂首望着眼前的佛经,希望四子做的选择是正确的吧。

这厢苏渺的乘坐的马车已经到了金陵苏府的门前,马车行至垂花门处,一行人下了马。苏渺甚是紧张,对于未来要度过一个多月的陌生宅院,苏渺只觉得自己进了这二门就像被无形的手掐着后脖颈,稍有不慎便成鱼肉。

暗中给自己打打气,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没什么可怕的!额,好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苏老夫人派了身边的一等大丫鬟来迎幺儿的亲眷,苏于修倒还好,毕竟出生后也是在这里好生生活过几年的,腰杆倍直,步伐稳健,倒是走到了大丫鬟前面。真正要见公婆的和氏也还好,苏渺不敢到处看宅院,一双眼睛只低垂着望着自家娘亲压着裙角的环佩,倒注意到和氏进宅院后倒换了一个行走姿势,更加大方稳重,只见她走路速度不慢,但裙角的却依旧稳如泰山,没有飞扬,那环佩也稳稳的压在上面没有乱晃。

苏渺啧啧称奇,也不知道娘亲的隐藏在层层叠叠衣裙下的小脚倒腾的有多快,思绪又放远了,想起来后世京剧里的丑角三花脸,蹲着行走,也是平稳的健步如飞。

苏渺又有些忧伤,笑人一时爽,一直笑人一直爽,笑完火葬场,要做一名合格的闺秀的话,这些规矩礼仪每一个是自己能放下的,不知道以后自己的孩子跟在自己身后行走的时候,会不会也会暗地里笑自己倒的飞快的小步伐。

比起别的城池,京城已然大了不少,耐不住常住的人更多,细细规划后,除了王府公爵府等稍微大些,像苏府这般如今只有苏大老爷任着京城里四品文官,分住的宅院已然算不得很小了,但苏府人口众多,一行人堪堪划分了宅院,每个人所得的住所算不得多大。

是以,苏渺的神思还没飞到多远,就已经被拽回来了,这是已经到了苏老夫人的院门了,眼尖的丫鬟赶着去通报一声。

领路的大丫鬟恭敬的退到了一旁,换嬷嬷来领。

苏渺亦步亦趋的跟在和氏后面,眼神坚定不漂不移,退在一旁刚才领路的丫鬟心里暗道:刚才一路前行,竟没注意到三姑娘如今这般稳重,倒不似以前的呆笨,瞧这姿势,气派多了。

母子三人进了老夫人的中堂,也就是客厅,掀了门帘就进一头发花白,慈祥的老太太,身上装饰简单,头上简单的梳了一个发髻,也未着过多头饰,只简单插了一个通透的玉钗,身着沉香色暗绣折枝花纹对襟袄子,下着同色棉裙,倒是肃静又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