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颠乾 > 第四十四章太子的锅

第四十四章太子的锅

太子的锅

何康伯畏罪自杀,消息一传出来,引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这涉及的人不是什么小鱼小虾,而是一位侍郎。

由太子代父发布召谕,通告天下。里面历数了何康伯的众多罪状,当百姓看到之后,顿时引起了一股“骂何”之分。

这太子行事之果决,判决之不留情面,让无数臣子心底一寒。

甚至不少老臣子跑到了何康伯布政坊旧寨那儿哭诉,对着大门诉说着英帝的仁德和宽厚。

虽然没有提到太子任何一句不是,但这行为便能说明了一切。

如今太子代父亲政,臣子们看到这一幕,心头不免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太子自然是懒得管这些,他现在只希望把那所谓的刽子手给接回永安来。刽子手对他不重要,可那无声铃的下落对他却是极其的重要。

即便他不知道下落,也不许别人知道。

所以,除了张绍安之外,他又重新派了一群人前往平阳城。

若是发现利小刀想逃或者有人救援,那可以直接将其斩杀。

他的注意力没放在那些老臣身上,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却愕然的发现,整个朝堂显得死气沉沉。

不仅仅如此,不知道谁还将何康伯的往事给透露了出去,街道之上顿时出现了无数关于何康伯的纸张。上面写了何周氏一家的往事,同时上面的言辞还颇为的激烈。

太子得知此事,急忙差人去查。

可查来查去,这些纸张如同是从天而降一般,根本查不到任何的头绪。

此事越闹越大,甚至民间有人将太子说为了下一个“暴君”;而那些年迈的老臣,则更加的起劲的,说什么若是英帝尚在,肯定不会昭告天下,会给老臣们体面的安度晚年。

虽然百姓们并没有这么说,但这种口风却在大臣之间吹了起来。

一时间,“太子失德”传遍了朝堂,老臣人人自危。

“嘭”的一声,太子在东宫中将几个香炉给砸碎了,香灰落了一地。

一个太监急忙走了过来,将地上的残渣给收拾干净,这才说道:“主子,是不是谁又惹你不高兴了?”

这太监名字叫郝保,宫内的小太监们都叫他保公公,他是太子的大伴,自幼便陪伴着太子。

别看他现在没什么职位,可只要太子一旦登基,那他便是秉笔太监,权势大得很。

“这群老匹夫,黑的都能说成白得,死的都能说成活的。正事不干,一天搞这些事情,倒是有精力得很!”

这位保公公自然知道太子所言何事,如今这太子失德,传遍了宫里。

“去,给我派人守在何康伯的家门口,若是再有人去哭丧,见一个抓一个!不管他官职多大,都以同谋论处!”

保公公听到这话,顿时一愣,站在原地,抿着嘴。

“怎么?”太子皱起了眉。

保公公既然是太子大伴,比太子年长几岁,自由陪伴太子长大。对于宫内这些事儿,可是清楚得很。

这些人,可不管什么正义,真假。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儿,他们便能干。

“殿下,现在若是真的把他们抓起来,只怕这种声音会越来愈大。”

太子冷哼一声,看了他一眼,随后带着一丝怒意说道:“不然呢,我还能怎么办?”

“堵不如疏,奴才觉得他们说太子失德,那太子就做给世人看。只要世人觉得太子仁厚,那便没事了。”

“道理我都懂,可如今何康伯自杀身亡,我要怎么表现宽厚!”太子叹了一声,摇了摇头。

保公公微微一笑道:“这事儿,本就是何康伯卖国在先,这么处理没有错;据老奴所知,但凡出现了罪臣的地方,那地方的秀才名额便会在四年之内削减一半。那何康伯在刑部这些年,也算得上兢兢业业,殿下只需要数出他的几条功劳,随后把他故乡的秀才名额给恢复过来,百姓不但不会说殿下失德,还会说殿下功过分明!”

太子听到这话,眼睛一亮,便拍手大笑。

随即,就让保公公去处理此事了。

……

终日难得见光的佛堂中,一个年轻人站在了门口。

“义父。”

“头顶水蹲马步,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和我说。”老人手里把玩着一串佛珠,轻声说道。

那青年蹲了约有两个时辰,汗珠大滴大滴的往下落。

但他还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行了,我给你提一个醒。是不是一群老人,全都跑去何康伯的门口哭丧了。”

年轻人听到这话,便立马站了起来。

“义父,我正想和您说这事……”

“跪下!”他话还没有说完,便立马传来了一声怒喝,吓得他急忙跪在了地上。

“这些手段有用吗!愚蠢至极!好好在这儿跪着,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说!”

听到这话,那年轻人脸上带着不甘,但义父的话,他却不能不听。

……

一群人,从永安出发,朝着平阳城而去。

他们是刑部还有鸿胪寺的人,刑部的前来提取利小刀,鸿胪寺的人前来处理魏春申一事。

他们直接便去了绿柳山庄,可当他们到的时候,只见一群沈安正捂着手臂,看起来是收了伤。

领头的一人姓郎,在刑部乃是慎荀的心腹,其身份仅次于清吏司。其实,就算是清吏司和庞国宁,都会给他几分薄面。

“哎哟,沈大人怎么了?”

他看到沈安,便急忙问道。

“哎,都是我的错啊!”沈安一副悲戚神色,眉头之上凑成了一个“川”字。

“沈大人怎么了,尽管说!”

“实不相瞒,前天夜里,突然有人来救那利小刀,把他劫了去。”沈安脸上带着一丝愤怒。

朗大人看着沈安,听到这话,顿时一愣道:“怎么会呢?此地向来隐蔽,而且沈大人不是带着玄甲骑来了吗?”

沈安听到这话,转过了头,似乎是有些羞愧。

“这就是耐人寻味的地方,不瞒大人说,这地方能传出消息的,就我的几个心腹还有这玄甲骑的统领。”他这话,是凑向了朗大人的耳旁,说得极其小声。

朗大人听到这话,顿时想到了什么。

这无声铃的消息,人人都知道……

那这利小刀一案,岂不是太子的手笔……

他想到这个关节,便急忙问道:“那大人可派人去追?”

沈安看了一眼四周,小声的对着他说道:“对外自然派了,但其实……”

朗大人哪能不懂这话,急忙点头。

“不追好,不追好。你放心,沈大人,回永安的时候,咱两统一一下说辞。这未来的储君,咱惹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