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黄巾余部唤白波 > 第四十六章 高顺归心

第四十六章 高顺归心

杨奉闻言大感不妙,若是高顺听到这个消息,只怕心中又会泛起涟漪,而且从朝廷官制,高顺在自己之上,若是自己拒绝此事,先前营造的良好形象荡然无存,一时间颇有些棘手。

再三思考之后,杨奉缓缓开口道:“此事待我问过高顺之后再给先生答复,不过我想以高顺的性格,他愿意为北部的百姓做事。”

张懿自然看到了杨奉的为难,但他只以为是杨奉的爱才之心,怕偏将军的职位将高顺耽误了,赶忙说道:“大人放心,只要我在任上,高将军的战功便不会少,扶摇而上,指日可待。”

杨奉看着张懿,心中颇有感慨,说道:“还是多为百姓做事,位高权重反而会束手束脚。”

张懿深以为然,对于杨奉又尊敬几分,说道:“下官受教了,我这就回刺史府安排这一季的春耕,为大军安置军粮。”

杨奉送走了张懿,敲打着桌面,心中不由想到,若是自己现在便与朝廷决裂便一直没有正式的官阶,而若是想得到官阶需要战功,等到收拾了卫家,便领军北上,建立军功,杨奉如是想着,陷入了甜美的幻想。

“主公,你怎么在这儿休息?”典韦将杨奉摇醒,已经是早上的事情。

杨奉摆摆手说道:“昨天和张刺史聊得太久,便睡着了。怎么样?王家人的反应如何?”

典韦笑道:“丁原老贼昨晚可是一刻没有休息,王家人知道真相的也是心如死灰。”

杨奉听了典韦的话,不由暗自感慨,安道全这特效药威力不错,但还是强忍着笑意,说道:“随我去王家看看,我也该好好恭喜王家的新家主了。”

却见典韦脸色一变,说道:“昨天夜里我们犯懒,将二人扔在咱们去的那间书房,别人倒是都离开了,但王石昨天早就晕了,我们也没注意他,今天早上下人进去收拾才看到奄奄一息的王石。”

杨奉一脸异色,咽了一口口水,问道:“此事还有别人知道吗?”

“所有人还在院子里,高顺让我询问主公如何处置?”典韦问道。

杨奉哪敢迟疑,带着典韦跑进院子,问道:“王石呢?”

“已经找医匠进去医治,很快就有消息。”高顺说着,满脸的尴尬。

杨奉看看众人表情都差不多,便吩咐道:“你们一定要将此事咽在肚子了,如果让外人知道,不用说我,王家主也不会放过你们!”

“谢谢主公。”屋内王石刚刚清醒,他脑子里不断翻腾着昨夜的惨状,心里想着无颜苟活,但又听到杨奉的话,心里一暖。

杨奉虽然感觉怪怪的,但还是赶忙问道:“王石,你感觉还好吗?”

王石只是大喊一声,便没有再说话。过了一会儿医匠走出来说道:“已经给病人上了药,以后每日一次,半月便好了。”

杨奉说道:“那便劳烦先生了,日后干脆便在王府住下,专门为王府上下诊治。”

那医匠自然明白杨奉的意思,说道:“医者仁心,这些事情我不会乱说,一切都看王先生的病情。”

杨奉送走了医匠,遣退了下人,问道:“丁原和老夫人呢?”

“张刺史今早过来说按主公的意思,已经把丁原押入大牢。老夫人也在书房里,不过拒绝医匠医治。”高顺说着,脸上有几分笑意。

杨奉看着,不由想到张懿提前与高顺接触,直接挖走高顺,不由问道:“张刺史是否已经告诉你,为你求官的事情?”

高顺微微点头,想着昨日张懿还不愿意见自己,今日却为自己求官,这一切都要感谢杨奉的安排。说道:“主公放心,我既然答应了跟随主公,便不会再离开。而且主公仁厚,不会放弃边关的百姓。主公也机敏,不会错失战机。将来必定平步青云。”

杨奉看高顺说着果决,也算是终于明白了这个大汉的心意,说道:“我们会一起杀到并北草原最深处。不过此刻我要彻底断了王家人的念想。”

杨奉说着,领着众人进入书房,看着不停颤抖的老夫人,杨奉选择漠然,也许在成功路上总会留下些不好的足迹,但既然踩下,便没有修改的机会。

冷声问道:“老夫人昨晚睡得还好吗?现在是不是有些后悔没有早些喝下我的酒?”

“现在又没有别人,何必如此矫揉造作,像个女子一般。”老夫人自知死期将至,言语也不再克制。

杨奉自然也收起怜悯之心,抽了高顺的刀,解决了老夫人,胸口同时闪过一道红光。

高顺不由好奇,问道:“主公方才那是?”

“主公的宝物,据说杀人时,便会放光,也是劝主公不可轻动刀兵。”典韦在一旁解释道。

杨奉表示很满意,说道:“将老夫人收拾了,对外便说,羞愤难当,自尽了。”

这一切自然有高顺去做,而此时的杨奉解决了所有的事情,自然要准备离开晋阳城。

“张刺史在吗?我找他有些事。”杨奉安定了王府,思索半天,还是决定与张懿道别。

“张刺史有事不在,先生若是有事,下午再来吧。”护卫拦住了杨奉。

倒也凑巧,张懿刚好将丁原送到狱中回来,远远看到杨奉,快步上前,问道:“大人来此可是有了别的计划?”

“本来只是来晋阳小住两日,不想惹出许多麻烦,今天终于算安顿了,我打算明日离开,今天就算是与张刺史告别了。”杨奉看着张懿这几天风尘仆仆,也是一刻不闲,对他颇有好感。

张懿看着杨奉,他很希望杨奉可以留下来,毕竟杨奉身边藏龙卧虎。张懿想着若是能借来一二也是不错,说道:“我手下有一幕僚颇有智谋,既然大人要走还望将他带上。”

杨奉怎会不明白张懿的意思,说道:“实是朝堂大乱初定,正是用人之时,待到朝中局内稳定,我就派人去并北。”

张懿深深一拜,说道:“既然如此,懿替边民谢过大人了。”

杨奉摆摆手说道:“都是大汉子民,我自然要代为照看。”

张懿抬眼看着杨奉,提出自己最后一问:“敢问大人是哪家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