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黄巾余部唤白波 > 第十六章 收民心

第十六章 收民心

杨奉看着昭姬惨白的面容,保护她的誓言尤然在耳,不禁吼道:“拿命来换。”手中梨花枪已然飞刺而出,二狗躲闪不及,一招毙命。

杨奉拍马,将蔡昭姬拉住抱上马背,同时说道:“此处恶民一个不留,杀!”

言毕,已经带着蔡昭姬去到一间小屋取暖,口中喃喃道:“让你受惊了。”

蔡昭姬只是下意识地摇摇头,就昏了过去。

窗外的叫喊声不绝于耳,毕竟是手无寸铁的流民,片刻功夫,屋外已经安静下来。

赵云走近,问道:“他们都投降了,还要杀吗?”

“一个不留。”杨奉冷声道,抱着蔡昭姬的手也重了几分。

蔡昭姬却似被弄疼了,杨奉又赶忙放松些,蔡昭姬才低声道:“他们都是手无寸铁之人,放过他们吧。”

杨奉刚要辩驳,看着蔡昭姬的眼睛,最终还是妥协了。“分开安置,待到明年开春,让他们自己开荒田,能活就活,不能活就滚。”

赵云向屋里看了一眼,不知想到些什么,转身离开。

“你们以后就在这里生活,与大家好好相处,不要再生事了。”赵云向众人高喊着。

却听到下面有人窃窃私语道:“一个黄巾贼真把自己当人物了,要不是你们到处烧杀,也轮不到我们流落至此。”

赵云闻言便升起一道无名之火,吼道:“黄巾也有例外,杨首领就是个好人,他方才听说了西河黄巾的恶行,正要点兵去告诫他们一番,不料你们先劫了他的妻子,这才成了现在这样,你们若是还有不好的想法,趁早离开!”

杨奉也推门而出说道:“我杨奉向大家保证,在我这里绝对不会让你们受苦,但如果有人搞窝里横,那抱歉,你就是我的敌人。”

“说得倒是不错,就怕做事恶心。”几个年轻人又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几根拐杖已经打到他们屁股上。

“阿翁,干嘛打我?”年轻人哭着问道。

老人怒道:“人家首领先是给我们粮食,又借我们房屋,你们不知感恩也就算了,还要诋毁人家,老夫就要教训你们这些不肖子孙!”

“他们可是黄巾贼,害我们四处奔逃的黄巾贼!”年轻人哭喊道。

老人看一眼杨奉说道:“我看得出,他们和其它黄巾贼不一样。”

杨奉自然也看到了这里的乱状,忙是走上前来,将老人扶起,说道:“老人家还愿意离乡的可是不多见了。”

“家里的孩子实在让人不放心,结果在身边看着,还弄出这些事来,真不知以后怎么办。”老人家也和杨奉攀谈起来。

“老人家看我怎样?如果信得过我,便把孩子放在我身边做个卫兵。”杨奉笑着说道,在他看来老人重视子孙,自然不会将后辈轻易送到自己身边。

“你们两个还不谢过杨首领?在军营里练练,好过在家吃闲饭。”老人家说着,便有了些许怒意。

“不急,让两个小子帮忙开了荒地,再来不迟。”杨奉说着,便要拉着老人离开。

周围人赶忙说道:“我家小子也跟在首领身边吧。”

杨奉赶忙摆手:“大家不要急,大家刚刚落脚,没有稳固。青壮都被带走,不利于大家生活,我不能害了大家。”

众人心中忽然升起一股暖流,也许杨奉确实和以往的黄巾军不太一样。

杨奉看着众人脸上皆有笑意,说道:“三弟四弟,过年的时候,把大家都聚到这个村子里,我们一起过个好年。正好我也有些话想和乡亲们说说。”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大家都回屋准备过年。

而杨奉看着蔡昭姬,说道:“这样你满意了吧,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明明被人弄成这样,还要帮他们。”

蔡昭姬摇摇头说道:“不是帮他们,是帮你,你若是被扣上胡乱杀伐的恶名,人家会怎么看你,谁还会要你?”

杨奉牵起蔡昭姬的手说道:“我可是你的人了,你可不能不要我。”

蔡昭姬只感觉一阵脸红,抽了手说道:“胡说。”

“好了,不说笑了,不是让你少抛头露面吗?如果让张大他们知道你在这里,你就危险了。”杨奉正色道。

“因为我知道你会来救我。而且一队流民,我以为是件善事就没想太多。”蔡昭姬说着,低下了头。

正巧明月拿着热汤进来,杨奉赶忙问道:“月儿,为什么不看好你家小姐?”

“”小姐让我煮些热汤送来,结果自己就偷跑出来了。月儿说着,便要落泪,她已经在外面知道了刚才的事情,知道杨奉定然会责问自己。

“白波谷虽然易守难攻,但难以与村庄形成联系,我会安排韩暹在近处重新建造营寨。到时候就方便了。”杨奉说着,“月儿,你照顾昭姬,我出去一趟。”

门外赵云拦住杨奉的去路问道:“她就是蔡昭姬?”

杨奉看着赵云,不由一愣,这两人还有什么联系?

“我曾经游于洛阳,见过这位姑娘,当时另有一才子在她身旁。”赵云小声说道。

杨奉闻言便知是蔡昭姬的初恋,其人甚至是蔡邕都知道,杨奉忽然想起蔡邕,忙说道:“速去把李乐找来。”

赵云看着杨奉着急的神色,说道:“那些都是陈年往事,我看蔡姑娘很看重你,你不必去找那才子的麻烦。”

“我随便写一首诗都比他强上百倍,你快去寻来李乐,我有要事交与他。”杨奉说着,推了推赵云。

“你若会写,便写一首来看。莫让我看轻你。”赵云说着,去寻李乐。

杨奉看着远去的赵云,微微摇头,这抄诗的勾当自己还真是做不出来。

过了片刻,李乐已经过来,杨奉忙说道:“抢亲那天我曾与蔡邕见过一面,现在他算我的岳父,你遣人去打探他的消息,一定要确保他的安全。”

李乐称诺离去。

赵云笑问道:“诗作得怎么样了?”

杨奉看看赵云说道:“须知佳句难寻,此刻不是作诗得时候。”

“怎么不是了,你看这圆日当空,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赵云忽然眉头一皱,说道:“看来确实不是说话的好时候。”

“搅了两位的雅兴,抱歉了。”随着屋后一堆人转出,杨奉脸色也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