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神笔从项羽始 > 第七十六章 雄阔海,秘道

第七十六章 雄阔海,秘道

言下之意,安仁似乎对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墨客很是轻视,觉得他们只会之乎者也,夸夸其谈。

对江湖上的那些豪侠之士,他亦觉得这类人,太过于桀骜不驯,应该是担心指使不动。

不过,丁昊倒并不这样认为。

昔日孟尝君,凭借鸡鸣狗盗之辈逃出生天,便足矣说明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身为上位者,哪一类人都不应该被忽视。

文人墨客并非全都百无一用,而江湖豪士,亦绝非全都是有奶便是娘的莽夫,其中义薄云天者,也大有人在。

丁昊略一斟酌,说道:“事急从权,以今时今日之势,朝堂之上能为我所用者,恐怕已经寥寥无几了!

朝堂之外这些人,试试又何妨?”

安仁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

于是,努力回想了一番之后,这才说道:“山西义津人王勇,饱学之士,当年受过殿下大恩。

另外,还有一紫面大汉,当年与宇文述的孙子交恶,殿下保了他一条命,当时他好像说过,欠殿下一条命。

此人给老奴的印象极深,老奴记得他应该是叫做雄阔海。”

听到这里,丁昊顿时是乐了。

这山西义津人王勇,他确实不知道究竟何方神圣。

可是这雄阔海,那可真是如雷贯耳啊!

说唐与隋唐演义中的,天下第四条好汉,雄阔海嘛!丁昊焉有不知之理?

就是有点儿拿不准,此雄阔海究竟是不是彼雄阔海。

不过,一想起安仁所说的紫面大汉,丁昊内心之中已经隐隐觉得九不离十了。

雄阔海有一个绰号,就叫做紫面天王。

名字雷同,连长相特征也相似?恐怕这就不是巧合了!

丁昊有点儿兴奋起来了,觉得这杨勇,也并非一无是处嘛!竟然还对天下第四条好汉有大恩!有点儿眼光!

便迫不及待的问道:“这两个人,如今可还能找到?”兴奋之余,丁昊并未忘记这最为重要的一点。

安仁想也未想道:“此二人现如今皆在大兴城内。

不瞒殿下,那王勇是前科的探花郎!

只是时运不济,好似家世也不清白,故而,当今圣上弃之不用,至今仍然盘桓在大兴城内苦苦寻找门路。

至于那雄阔海嘛!以卖弓为生,就寄住在西市,好找的很,一打听便知。”

“一文一武,真是天助我也!”丁昊心中大定,由衷感慨道。

之所以心中大定,是因为以这雄阔海的脾气秉性,当年的救命之恩,如今求到门上,定然会以死相报,绝无二话。

史载,雄阔海为人忠厚仗义,两臂万斤之力,曾双拳打死过两只猛虎。

加入义军之后,在扬州之战中,为救被困的众反王,义无反顾,力托千斤巨闸。

因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水米未进,终因体力不支被压死。

这简直就是,肯为大我,而牺牲小我的活LF嘛!

感慨完毕,丁昊复又面现难色。

沉吟片刻之后,不好意思道:“此二人还需安叔出面好言抚慰,毕竟仰仗之处良多!怠慢不得!”

岂料,安仁闻言之后,意味深长的一笑道:“为表诚意,还是殿下亲自出马为好!”

“亲自出马?”丁昊不解。

他如今可是被禁足之人!他倒是想亲自出马,可是他出的去吗?

别苑之外的守卫,除了有天子亲卫,还有太子杨广的心腹,他丁昊只怕是插翅难飞。

安仁笑而不语,就那样饶有兴致的看着丁昊狐疑。

足足过了半晌,见丁昊实在是绷不住了,才又开言道:“以前不告诉殿下,是怕殿下鲁莽行事,如今看来,殿下真的是幡然悔悟了,这个秘密,是时候该告诉殿下了!”

说罢,转身,不无得意的说道:“殿下,请随我来!”

丁昊满头雾水,不过他对这安仁真的是由衷的信任,故而,丝毫不疑有他,起身随行。

这偌大的东宫别苑之中,除了丁昊与安仁二人之外,就只有几名年老的仆妇。

杨勇极其宠溺的那个云昭训,以及几名妾室与儿女,这三年来,早就被杨广以各种理由,一次次分批弄到别处去了。

杨广深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狗ri的这是防微杜渐啊!

连个年轻点的丫鬟都不给杨勇留下,这是生生的,要将他哥给憋死的节奏啊!

不过你还别说,这招绝户计还挺毒的!

没见丁昊来之前,杨勇都被急上树了吗?都他么的快急成狗了!

若是留个女人在这别苑当中,杨勇保准不至于闲极无聊到,爬到树上去干嚎!

丁昊一边朝前走着,一边细细察看这东宫别苑。

经过这一通闲扯,天色已经不早了。

夜幕已经不知不觉的降临,天边一弯下弦残月,清冷清冷的挂在夜空。

月光如银般洒落,别院之中仿佛笼罩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如梦似幻,一切都令丁昊觉得有那么点儿不真实,可是明明又实实在在的发生着。

穿堂过院,丁昊一路行来,所见大小庭院规规矩矩,匠心独具。

虽无人气,但天家气象犹存。

终于,安仁在一处略显陈旧的小院内停下了脚步。

丁昊也紧跟着走了进来,游目四顾,但见此处青砖灰瓦,天井,长廊,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古朴。

站在小院之中,一股沧桑的感觉扑面而至。

“咝!这院子!似乎比周围的建筑要老一些!嗯,的确有年头了!”丁昊忍不住脱口而出。

“殿下,果然慧眼如炬!

这长青小筑,比大兴城可早多了!在北周朝就有了!”安仁接口道。

说着,他几步跨进光线昏暗的正堂,掏出火折子,点亮了铜树之上的灯盏。

然后,借着灯光,在堂前长案之后雕花的柱头上一阵摸索。

片刻之后,一阵刺耳的金石摩擦声响过。

一个黑幽幽的洞口,便出现在了堂前长案之下。

“殿下请看,这是一处密道,直通东宫西侧的永昌坊。

密道老奴亲身探查过,绝无问题,坊内有一座始建于北魏的大佛寺,出口就在大佛的莲台之下。

当年扩建大兴城,建造这座皇城之时,老奴由于是前朝宇文氏近臣,屡屡遭人猜忌,为了保命,故而将这一秘密保留至今。

天可怜见!不曾想,今日终于是派上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