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水个浒 > 第三十二章 先高衙内一步

第三十二章 先高衙内一步

“小何,你跑哪去了,这几天也没见你人影。”秦星浩招呼道。

何云启闻言撇了撇嘴,没有理他,径自往后院房中走去。

张三等人虽说来了有些日子,但是没见过此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秦星浩苦笑摇头,解释道:“一朋友”,而后起身追赶。

“小何,你这是弄啥哩,我喊你没听见?”

何云启推开房门,回过头来看他,懒懒说道:“我困了,有事明天说。”

秦星浩这才注意到他脸上的倦容和眼底的红丝,收敛玩笑之意,郑色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吃饭没有?我还以为你跑路了呢。”

何去启打个呵欠,没再回话,关上房门将秦星浩挡在外面。

我鸟你个仙人板板!

唉,这家伙怎么就这么欠揍,可是又没奈何,好气啊!

秦星浩拍拍脑袋,提示自己一定要冷静,不能被这货激起情绪,看在他憔悴的份上不跟他计较了。

第二天早上,以往的食客见今日的张氏蒸饼店换了招牌,都暗暗稀奇,议论纷纷。有人看到加盟的招牌露出期冀目光,又有些拿不准主意,只是先瞅个热闹,私下跟旁边的好友探讨。

秦星浩也笑着跟熟客打招呼,见无一人问加盟之事,也不着急,毕竟今日只是将消息先散播出去,也没想着头天就有人跟他洽谈。

临中午收完摊子,秦星浩到何云启房前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动静,轻推后里面门栓插着,便回前厅和张三几人匆忙吃了点饭,下午还有事情要去做。

打听得林冲丈的张教头的住处,秦星浩带着几个人匆忙赶了过去因这两天处理事多,暂时把林冲娘子的事情给搁置了,高衙内被自己锤了一顿,想来还应该在床上再躺上两日,希望自己不会来迟。

张教头家住在北城西门的万胜门,只是院子稍小了些,就两间房舍,想来定是给女儿贞娘做嫁妆费些财力,给女婿林冲买房所用。

秦星浩拜了门,进得屋内,本就与张贞娘见过几次面,故而也不算生分。

“张教头在上,小子秦星浩,因我林冲哥哥犯事临行前交待,要将嫂子看护周全。只因担心高衙内倚权使坏,特来将嫂子接到安全去处。”

张教头看了自己女儿一眼,紧锁眉头,轻抚白须,问道:“我将贞娘养在家中,这厮难道还敢进宅强抢不成?!”

秦星浩道:“教头不知,那高衙内被人称作花花太岁,倚仗高太尉权势是为非作歹,别说养在家中,就是走到大庭广众之下也敢强抢,这汴京城中谁敢阻拦?”

张教头道:“这可如何是好,老夫年迈,虽有此拳脚但也能抵年轻方刚的恶奴,如你所说的话,老汉可真难护我女儿周全了。”

“所以小子特着急赶来,就怕迟了一步留千古之憾,对不起我林冲哥哥啊!”又对张贞娘催促道:“嫂嫂,事不宜迟,怕有生变,你还是尽快拿个主意,高衙内倚仗权势淫垢人妻女,坏事做尽,汴京城中恶名狼籍,又将林教头设计陷害,他有何事做不出来?”

张贞娘闻言也慌了神,想起官人无妄之灾刺配沧州,临走还与自己休书一封,完全是被这高衙内所害,眼下自己身边只有爹爹给拿个主意,她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经得这般灾祸,一时芳心大乱,急得直抹眼泪。

秦星浩暗叹一声,按照水浒传原著走向,张贞娘被逼上吊自缢守节,张教头则是忧虑成疾,染病身亡。可是自己这只小蝴蝶扇动翅膀的到来,必须要将这几人的命运改变一下。

秦星浩不知道的是,张教头内心很纠结,迟迟没有点头,是因为了解自家女婿的性子,林冲只想在体制内混个好的出身,做个栋梁之才,若是在爱情婚姻中做出选择,他必是选择后者。这在宋朝的理念中,大丈夫何患无妻,将事业大于爱情,这点无可厚非。

从林冲临去沧州之际,非要写下休书就已经知晓女婿的心思,结婚三载没生过孩子,这也让林冲能有了借口休妻,毕竟在当时休妻有七出,首先就是无子。

在古人看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也是林冲陪贞娘去岳庙烧香求菩萨保佑能给林家生个一儿半子,延续香火。结果年灾月厄的遇到了高衙内非铁了心得到张贞娘。

而林冲也是知道因自己娘子恶了高太尉,幻想着自己终有一天还能回到京城,但因自家娘子自己免不得遭受迫害,说娘子在家,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逼迫这门亲事,于是只得当街写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两不相误,如此便去的安稳。

这是什么道理?娘子在家就去心不稳,怕高衙内逼迫,反而将贞娘休了高衙内就不逼迫这门亲事了?还说任从改嫁,这不就更给了高衙内肆无忌惮方便行事了吗?

女婿林冲自小就知进退,但隐忍的过分了。为此当日张教头携女儿回到家中,是又气又怜,郁闷的一天都没吃下饭。

张教头深知大义,一辈子都扛过来了,不想在晚年失节让别人看了笑话,只暗中发誓只要自己在,便将女儿养赡,待林冲回来还让他们做个恩爱夫妻。可是这个年轻后生今日莫明跑来说要将女儿接走,这到时候林冲回来,老夫放出去的话不是让人笑话吗?

罢了,面子不要了,人到这岁数了还讲这些虚的做啥,自己到时候若保不了女儿贞娘,百死也不足以对女夫女儿啊。

想通此节,张教头便点头说道:“如此便麻烦秦小哥,带贞娘前去躲避灾祸,万望护得我女儿周全。”又对贞娘道:“你去带锦儿收拾收拾,这就去躲上一躲吧。”

张贞娘对秦星浩盈盈一拜,就和锦儿一起去了厢房不多时便收拾好包裹行囊。

秦星浩接过行李,将二女安排到车马上,对张教头拜道:“在下定会护得嫂嫂安好,教头且放心,您老保重。”

张教头挥泪与女儿依依洒别。

秦星浩左思右想,还是不放心将张贞娘送到自己店里,就怕高衙内今后心血来潮到自己店中,于是询问张三等人可有好的去所。

张三回道:“我二舅家离此东行五里路,只有舅妈常年独自在家,若得娘子不弃,可与我舅妈作伴,相信她老人家也是极为高兴的。”

秦星浩问道:“你舅舅呢?”

张三叹了口气:“被人骗到山西大同府采盐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