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巍峨大宋 > 第五十七章:朝堂风云(上)

第五十七章:朝堂风云(上)

汪勃到了绍兴府后。

为了避嫌,没有单独和赵璩见面,不过他的差事可是比较简单。

所有证据链条完整,牵扯的虽然多,但是头绪已经理清,顺藤摸瓜即可。

自然是没有什么难度。

巧姑一家命案也已经查清楚。

着实,真不是韦应人下的命令,而且当真不太清楚。

不过却是跟他有莫大关系,就是因为他在内兄陈方面前提了赵璩的行踪。

惹得陈方心中惧怕赵璩查到自己身上,这才通信山阴知县,让他帮着处理此事。

山阴知县是韦应人的族侄,同样是韦家人,而且和陈方一直交好,这样关系之下,他自然便帮着出了面,何况就是几个贫民,这等勾当他可干的不少。

……

一连五天时间,基本上绍兴府来了一次大整顿。

不过空出这么多位置,这才是各方势力要角逐的方向。

汪勃回到临安城交了皇命,就在第二天早朝,风云却是弥漫了整个朝堂。

而首先发力的,竟然是张浚,他举荐的绍兴知府乃是本要被贬谪去琼州的李光。

这让秦桧等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哪怕是你张浚保举胡铨都说的过去,可你保举李光到底是何意呢?

却说和国公张浚,虽然如今已式微,可还是兼任着检校少太傅,崇信军节度使,手上有些许权利,掌握着部分兵权,而且此人当真算是老臣,关系盘根错节,像是吴玠,赵开,胡铨等都是张浚提拔,也就是亲信极多。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秦桧把持朝政,却还有这个主战派张浚一席之地的根本原因。

张浚的上奏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绍兴知府,这个位置尤为重要,首先是地理位置,算是京畿门户,相当于后世天津,而且这时候的知府,除了治理地方政事之外,还掌控军政。

所以秦桧也好,赵玮也好,都盘磨了好几天。

就等汪勃回京复命了,尘埃落定后,推选自己人上位。

可却让张浚开了头。

秦桧倒是不怕,他对自己的势力有足够的信心,对于官家也有足够的信心,须知张浚也好,李光也罢,这些均是主战派,都不为官家所喜。

秦桧给何若使了眼神,何若立刻上前,开始阻击战。

赵官家高坐大殿之上,看着群臣剑拔弩张,唇枪舌战,微微有些皱眉。

不过倒是没有阻止,他知道前面这些,都是喽啰。

争执了许久,张浚竟然略占上风。

而秦桧也没有想到,主战派竟然这么疯狂。

之前那些已经没有气焰的,比如吏部侍郎这些官员,竟然争相上奏。

甚至那些保持中立的,以前早朝都是昏昏欲睡的官员,此刻都精神抖擞,站出来力挺张浚。

可这些中立混日子的官员,有些和张浚都联系不到一起,为何站出来力挺张浚?秦桧脑袋里电转。

不对,这里边除了张浚的人,李光的人,还有韩世忠的人。韩世忠不会也参与了吧?他不是不闻政事了么?

这时候,秦桧才猛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主战派的一次积压已久的反扑。

看样子要亲自下场了。

没等这些吏部侍郎说完,秦桧高声道:“臣秦桧启奏!”

赵官家面色微喜。

“秦爱卿且奏来!”

秦桧站到了大厅中央,躬身道:“启奏陛下,臣觉得和国公有徇私之嫌疑!”

说到徇私,这话别人可不敢说,毕竟徇私代表着结党,即便如今的张浚已经式微,可仍旧有很大的影响力。

“哦?秦爱卿何故这般说?”

“在场的各位大人都知道胡铨和李光是至交吧,而胡大人又是和国公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和国公保举李光,着实不由得让人联想!”

赵官家听完挑了挑眉。

理由是前强了一点。

“哼,秦相这说法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了吧!启奏陛下,请相信老臣为社稷举贤之心。”张浚愤然道。

“和国公是举贤吗?李光什么样的人暂且不说,就说官家已经下旨遣李光至琼州差事,尔竟然保举他做知绍兴府事,这不是让官家朝令夕改吗?尔是何居心?”秦桧厉声道。

“臣甚觉秦相言之有理!请陛下圣裁!”

“臣附议!”

一时间秦桧一系纷纷站出来,支持秦桧。

毕竟秦桧的势力,可不是被打压的已经喘不过气来的主战派可以相比较的。

“秦爱琴确实言之有理,和国公你说呢?”赵官家看着张浚说道。

赵官家肯定不希望李光上位,这代表着主战派的复苏,绍兴和议达成以来,赵官家才算过了几年安稳消停的日子。

张浚有些为难了。

若是就秦桧一系,虽然说自己这边实力有限,可还有机会的,现在官家站在秦桧那边去了,着实有些棘手。

他为何保举李光,当然是接到了赵璩的书信,以前只当赵璩是个少年郎,其实并不在意,但是这一次的手段,加上赵璩书这书信,以及对他接下来的形势的分析,字字在理,不由得不重视起来。

赵璩说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你和国公再不发声,那么主战派就会越来越式微,最终完全被驱赶出权力中枢。

其中还有对时局的各种分析,让张浚有些胆寒,而且张浚知道绝不是危言耸听。

赵鼎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赵鼎是自尽的,但是朝中谁都知道,这是秦桧的逼迫,如果赵鼎不死,恐怕危及的就不是他个人,而是他整个家族。

张浚试想了一下,自己如果到了赵鼎那个地步,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吗?

不好说。

但是千万不要有那么一天。

赵璩书信最后的建议,张浚也仔细想了,就如赵璩所说的,要么坐以待毙,要么背水一战。

思虑良久之后,张浚决定,背水一战。

这才有今天专门来上朝,上演这么一出。

结果就目前来看,败局已现了。

“和国公?”赵官家见张浚发呆,又道了一声。

张浚知道此刻只能拼了。

“陛下,臣绝无徇私之心,也不想陛下朝令夕改,然陛下乃中兴之主,李光有治世之才,希望陛下为了社稷,不拘小节,勿听谗言,重启李光!”

赵官家什么脸色不用说。

而秦桧脸色已经变成了猪肝色。

什么叫勿听谗言?你是说本相的话是谗言吗?张浚你好大的胆子!

“和国公简直一派胡言,自古以来,君无戏言,而如今和国公却说为了江山社稷,不拘小节?如果陛下失信于群臣,失信于天下,社稷安危谁顾?尔其心可诛!”秦桧站出来,冷声道。

“好啦,朕知道两位爱卿都是为了社稷,这件事,先暂缓,容朕想想!”

赵官家都这么说了,自然没有人敢进言了。

张浚心中叹了一口气。

还是败了!

就在这时,汪勃却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