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巍峨大宋 > 第二十一章:局势

第二十一章:局势

赵璩端坐在大殿正中,目光如刀。

侍其传四十多岁,在官场混迹十余年,游刃有余,而且深得官家器重,才坐上了如此紧要的位置。

按说也是大风大浪过来的,可此刻他见到赵璩的目光,心中却是有说不出的恐惧感,仿佛眼前的不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而是一头下山猛虎。

少许,赵璩才收回目光,随着赵璩收回目光,空气中的杀气瞬间潮退。

“今后还要多多仰仗侍知府!”赵璩悠悠道。

侍其传连忙跪下:“下官万不敢当,郡王殿下今后有何差遣,下官必当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嗯,知道了,去吧!”

赵璩起身步入后堂,只留下满头大汗的侍其传和案几上深深的手掌印。

赵璩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却不是自己想要的,特别是他之前曾对春桃许诺,定要将刺客全部抓获,让其伏法,可如今....

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

……

苏云卿还在书房候着,赵璩进来,情绪明显有些不高。

看到赵璩这模样,苏云卿知道赵璩已经解决了此事。

还是要上疏官家交差的。

赵璩让苏云卿代笔,这算是一种极大的信任,须知,哪怕是代笔,他的手笔也将出现在大宋天子面前,这算是极大的福分了。

赵璩自然是按照他对侍其传的说法上疏禀报,不过也加了几句,大致就是请官家身边应多增派护卫,以防带人冲撞圣驾。

上疏写完让宁喜递上去,而后赵璩就在书房和苏云卿吃茶。

“殿下切勿自恼,实际上以殿下的年纪,能有如此手段,足令那些自侍才华者汗颜了。”

“先生是宽我心了。”

赵璩旋即想到调查苏云卿的事情,道:“据闻,先生先后几次见过普安郡王?”

“在下有幸,确见过普安郡王几次!”

“本王这长兄,志向远大,就没有...?”赵璩问的比较含蓄,聪明人对话就是这样,讲究含而不露,半句足矣。

“普安郡王亦是有道明公,止云卿才疏学浅耳!”

赵璩笑了笑:“是与史学正政见向背吧?”

“不敢瞒殿下,确实与那厮不和,不过并非主因,天下人皆知普安郡王怀仁天下,殊不知殿下才是真正气度胸怀伟岸!”苏云卿此言倒是发自肺腑,当然语意也是点到即止。

赵璩笑着摇摇头,不过他知道苏云卿的意思,随着他对赵玮的调查了解,此人极有主见,不太愿意听取不同意见,唯独信任恩师史浩。

“那先生以为我与普安郡王,谁更有前途一些?呵呵,先生不必为难,此间就你我二人,但讲无妨!”

苏云卿沉默了片刻,表情有些凝重。

“其实殿下是处于极大劣势的,虽然最近殿下暂露头角,可相较普安郡王积攒的声望以及身后势力,还是差距甚远!”

苏云卿说的是大实话,现在赵玮不仅有皇后吴氏支持,还有权倾朝野的秦桧,另有吴璘节度使等武将支持,再加上民间也颇有威望,当然,不得不说也占了岁数大的关系,虽然他们二人最终继承权不分长幼,可长幼观念,是深入人心的。

“不过,这些势力也并不是绝对的,就说秦相,他先有恩于吴皇后,如今吴秦两家又是儿女亲家,吴皇后支持谁,秦相也必定支持谁!”苏云卿略有深意的看着赵璩。

赵璩知道苏云卿的意思,严格来说,吴皇后和他的关系应该是更近些,当初赵玮的养母是张贤妃,张贤妃病逝之后,才被吴皇后接应,所以赵璩才是吴皇后的养子。

而今赵璩完全可以利用这层关系,逐渐改善吴皇后对他的态度,转而让吴皇后支持他,有吴皇后支持他,一定是非常强大的臂助。

而且根据后世历史记载,秦桧和赵玮并没有多么好的关系,甚至有过许多摩擦,赵玮登基之后,立志北伐,首先就是替岳飞翻案。

这时苏云卿又加了一句:“据闻吴皇后兄长有一女,天姿国色,又十分贤惠。”

这意思就是说,赵璩现在已经成年,定要准备大婚了,要是娶了吴家人,立马会正经吴皇后对他的支持。

不过这一次赵璩却摇了摇头,对于爱情,他还是很崇敬的,不想做一些政治婚姻,虽然说可能以后难免,但是至少不愿意主动去寻找这种政治联姻。

“还有呢?”赵璩道。

“呵呵,咸安郡王不是欠殿下人情吗?”

赵璩笑了笑。

时局一下子,似乎就明朗了许多。

……

安顿好了苏云卿,就住在王府之内,这样也好随时商询,已是下午时候。

圣旨下来了。

果然对赵璩一顿褒奖,并且还给王府增派了二十名侍卫,赵璩上了谢表自不用说,这二十人以前都是谢青的手下,加上之前的二十多名侍卫,也算是一股小力量了。

但是赵璩确实有点头疼。

现在他的俸禄不过四百缗,缗就是串钱的线,可以穿一千铜钱,也就是一贯钱,四百贯当然也不算少,但是王府上下本来就六七十人,再加上现在新增加的二十侍卫,足有百人,除了宁喜和谢青领朝廷俸禄之外,其余人都要靠赵璩的俸禄养活。

着实开销不小。

本来开始帝后以及韦太后颇有赏赐,在加上敲了秦僖的竹杠,还算有些积蓄,但是后来大部分银钱全部支给了苏小婉,一则是赵璩的插眼计划,二则是需要苏小婉筹措商行,无不是花钱如流水的事情。

也就是说,现在的赵璩,很穷。

真想把二十名侍卫退回去,但是好歹也是精挑细选的禁卫,还有点舍不得。

罢了,只希望苏小婉赶紧筹建好商行,做出那些后世才出现的东西来敛财,不说眼下,以后的花销,也将会越来越大。

谢青带侍卫回府后,交给宁喜安顿,他则是来给赵璩复命,而最主要的是,赵璩要的东西,都做好了。

赵璩看着一把扇子和一柄软剑,耍了耍,颇为趁手,确实是好东西,钱果然没白花。

软剑不必说,扇子也不是一般的扇子,乃是精钢扇骨,油纸扇面,看起来是扇子,实则活脱脱一把兵器。

这是赵璩自己设计的,仿照的后世游戏里边的兵器君王扇,当然他不会这么称呼,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走,陪本王去德武殿耍耍!”赵璩像是得了宝贝的小孩子,一阵风的往德武殿跑,谢青紧跟其后。

不多时,两人就在德武殿开始较量了。

宁喜却来复命,赵璩心情颇好,拉着宁喜硬要比试,宁喜手底下是有真功夫的,正好赵璩早就跟谢青打腻了。

而宁喜自然死活不从,这种事情,比郡王厉害了不行,没有郡王厉害更不行。

典型的吃力不讨好,他这种心思活泛的人怎么可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