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巍峨大宋 > 第十四章:韦太后

第十四章:韦太后

还有韩世忠。

韩世忠昨晚也送上了请柬,说是解禁之日,过府一叙。

对于韩世忠,赵璩一直很喜欢。

或许提到南宋名将,大家都会说百战百胜的岳飞,岳飞着实骁勇善战,但是韩世忠黄天荡一战,才是奠定南宋基础的重大战役。

千阻击十万,何等的气魄!

他夫人梁红玉,擂鼓战金山,何等的英姿!

也是经过了这一战,金人第一次感觉到宋人的强势,也是这一战,让宋人明白,金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这场战役的本身消灭了多少金军,实际上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让宋人重拾了信心。

当然,对此后世史学家争议不断,但是赵璩坚信黄天荡之战的意义,是值得被肯定的。

不过韦太后对于现在的赵璩来说,更加的重要。

用过早膳就出了王府,府外已有马车备着。

为什么是马车而不是轿子呢?这就是宋人的可爱之处,用后世的话说,他们还是比较信奉人道主义的,他们觉得让轿夫抬轿是一种不仁道的行为,封建时期,恐怕只有宋人会这般想。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轿子,毕竟马车没有轿子灵活轻便,但乘轿是皇帝的一种恩典,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坐轿子的,马车才是主要的代步工具。

这一次赵璩带着春桃以及谢青,谢青作为王府侍卫长,是要保驾左右的,春桃是韦太后很喜欢侍女,以后也就是他的孙媳妇,带上也是没问题的。

皇宫也在西湖边上,离恩平王府并不远。

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就到了宫门外。

古代的皇宫,管理制度是相当严格的,可不是说随便什么人,说进就能进,必须带着旨意才行。

即便是有旨意,进宫也要搜身检查,哪怕是恩平郡王也不例外。

至于侍卫,是不允许带进去的。

经历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折腾,才到了慈宁殿。

又差不多等了一盏茶的功夫,韦太后这才出来。

见到韦太后的一瞬间,赵璩有些失神,因为韦太后竟然神似自己上一世最爱的姥姥,特别是那种慈祥的劲,简直让赵璩心里有些发紧。

不觉间,眼眶都有些红了。

韦太后看到赵璩这番模样,心疼的要命,念叨着肯定受了不少委屈,毕竟有消瘦的身形,作证的。

赵璩也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

其实虽然韦太后还朝后,享受着富贵荣华,赵官家对她也是非常孝顺,可毕竟赵官家已经贵为皇帝,有忙不完的政务,而赵官家有没有其他子嗣,只有养子赵璩和赵玮二人罢了。

赵玮心机深沉,不得韦太后喜欢,所以她的亲情大多就寄托在了赵璩身上。

最为关键的是,实际上韦太后在北国十六年,生过孩子,虽然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再提,可毕竟是自己骨肉,哪有不思念的?

而赵璩却是像极了他那个儿子,这也是为何韦太后如此宠溺赵璩的一个原因。

所以这一对祖孙的亲情,是虚假中透发着真情,真情中又透着一股子虚假,不管如何,亲情总归是将整个慈宁殿包围了起来。

不多时,赵璩的养母吴皇后也来了,三人一起叙话。

吴皇后对于赵璩关怀备至,不过赵璩知道,这个养母,并不喜欢自己。

其实在古代宫廷当中,太后和皇子之间,是有一种利益交换的。

比如说当年的徽宗皇帝,就曾让权于太后,所以吴皇后也要为以后考虑,虽然皇室现在就这么点人,可他吴家却是大门大户,总要余荫家门的。

身处皇家,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就要有所权衡。

所以吴皇后就必须支持赵玮,并且要付诸于实际行动。

春桃是韦太后赐给赵璩做妾的,但是吴皇后却赐给赵璩几个女子做妻妾,而仅仅赐给赵璩一个太监宁喜。

一直到了下午,酉时前后,赵璩才得以离开皇宫。

出皇宫后,赵璩顺着西湖而回,半路上却一个人偷偷溜下马车,钻进一条深巷。

谢青和春桃当然知晓,这已是赵璩安排好的事情,春桃做在马车里边,帘子拉着,谢青驾着马车,继续朝着王府而去。

赵璩七拐拐,到了一院落外,这个院门上挂着一缕干艾草,赵璩看左右无人,轻轻敲了敲门。

进屋之后,里边有一男一女。

女子带着黑色斗篷,看不清面目,男子背上背着一把琴。

“拜见郡王殿下!”男女齐齐行礼。

“不必多礼!”

这时男子行到屋外,去做了警戒,而屋内的女子,却是脱下了斗篷,露出一张可爱精致的俏脸。

不是别人,正是一个月前离开王府的苏小婉。

至于那背着琴的男子,正是苏小婉的琴师高月。

高月是以前苏家官家的儿子,苏家遭难后,他就一直奔波寻找流落在外的苏小婉,找到之后,一直常伴左右,是个信得过的人。

至于苏小婉,当晚两次徘徊在赵璩寝殿之外,始终未进去,赵璩觉得苏小婉是可以信任的,这才在谢青的配合下,当晚神不知鬼不觉的和苏小婉密谈。

第二天苏小婉才离开王府。

而后苏小婉一直藏身于城外,等待陈福全带回来的十五个少年郎,这十五个少年郎是赵璩委托生父赵子彦帮着寻来的,手里握着他们的所有资料。

而苏小婉的任务就是,重新给这些人制造新的身份,培养他们的忠诚度,而后按照他们的能力,分配进体制,这将是赵璩的第一波嫡系。

“进展的如何了?”

“回殿下,这十五人身份已经安排妥当,其中五人适合入科举,六人适合从军,两人适合经商,两人适合处理收集情报!”

赵璩点了点头。

这算是他一场实验吧,开始想的是找一些少年郎从军,让他得到一些军队资源,这样也是一种自保的方式,但是后来改变主意,他准备每个领域都顾及到。

而当这个实验步入正轨后,他还准备安插第二批,第三批。

赵璩点了点头。

“不要舍不得花银子,有时候忠诚度和银子的关系也是很大的。”

苏小婉点了点头。

“下一步你就将这些人逐步安插出去,适合从政的就安排进太学院,如果有为难之处,可以求助于尹正,从军者,可安排去蜀中吴磷账下,剩余四人,你且留在身边培养。”

“遵命!”

“另外,商号之事,你也可以陆续着手筹办了,需要花费,我会命李管事支应。”

密谈结束,赵璩只身回王府而去。

没想到赵璩回到王府,却得知刚才发生了一件大事!